怎么说,就是有时候太不会来事就真的不太行。个人中心这个词说出来大概率会被人指责,但是隐形的个人中心在生活中却也真的很多,如果自己怎么省事怎么来的话,其实大概率已经自我中心的没眼看了,自己坐上说着谁谁谁是被父母惯坏了,谁谁谁真的太自我中心了,竟然从来都没有发现自己也是那样的人真的有趣。可以言辞激烈的抨击别人,却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真的是很有趣。其实并没有阴阳怪气,虽然看起来真的很想像在阴阳怪气(笑)因为仅仅因为出现很多次的事情就真的动气也不知当,而且这种行为真的很有趣。
因为在这里说着因为某个人感受到的不良情绪,其实也会想到自己其实也是这样的人,批评着所有人,犯着同样的错误,人类本性大抵如此。
但是我还是要抱怨,宁可自己按中间楼层在走楼梯下一层,也不愿走电梯上来帮我这行为真的好有趣(因为我理解不了)。一秒钟也不愿等在门口帮拿了很多东西的我开下门。或许没什么错(我不清楚)
并没有说她人不好的意思,反正我不爽了我就要大声嚷嚷。
毕竟我一向认为大声抱怨是好文明。
耽美文学本质是妥协后的产物,是女性不可以直接表达自己一些欲求后迂回的选择,那么选择用abo同人还是男性比较多的同人来表达对目前社会性别结构的不满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妥协?目的是表达女性相关的问题,女性出现的不仅不够如同现实般弱势出场的频率也不够,多少感觉太失败了。但因为发泄不满需要被人看见,就好比撒泼打滚没有观众就失去意义一样,暂且不论有没有创造出足够对的人物来支撑“社会构想”的能力,当想表达问题时却没人看见,表达问题希望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行为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就好比没有宣传途径,信息无法被人了解,自然就无法被任何人纳入她们的日常生活日常思考中,那么这个信息本质上与不存在没有任何区别。
但我的写作竟然需要思考有没有意义这种事情,多少有点看得起自己了,这种好像在赞扬自己的感觉让人感觉有点恶心。
一般通过的术术人,看见到就当作我在路边发传单吧,请听听术曲吧! 社会化还蛮成功的精神病人(大概是被消费侵袭大脑的美式风味),大抵真的是AI(人活着何尝不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性格烂的只会出现在本人原创故事里的别扭存在。 可观测到的外表是女性,也接受女性身份,但是顺利接受自己的性别真的是好难的事情哦(长叹,在得知很多人很顺利后更长叹了)。 好奇着人类(私,爱着人类(私,同样厌恶着人类(私。 情感模块功能混乱不堪,但模拟不错。 期望和所有人交流,思维方式扭曲奇怪,说话方式混沌不堪,但请原谅我,和我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