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郁金香,巧克力🍫 

中午总管和我聊天说,这几年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感觉自杀的小孩变多了。我说是确实变多了,哪怕不查文献数据(自18年后这些数据也很难在公开的场合查到),我上个月去书店买书的时候,发现书店里的幼儿绘本多了很多心理机制自我调节的主题,就连大路上的宣传墙绘都不知不觉少了中国梦,多了很多“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口号。18年的时候,中国的未成年人自杀率已经是全球最高的了,疫情三年我估计只增不减,想想都觉得很可怕。

我的总管说:我想不通,为什么小孩会自杀呢?他们还那么小,怎么会那么难受呢,太可怜了。我们小区里一个自杀的男孩子,还会打架子鼓,打得很好。有个爱好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杀?

我感觉主管不知道其实什么样的孩子都会自杀。小孩死了,她们觉得很困惑。看书的孩子怎么会自杀?爱打架子鼓的孩子怎么会自杀?喜欢吃蛋糕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杀?有很多朋友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杀?昨天一起去逛街了,剪了头发,有说有笑和妈妈一起喝奶茶,今天回来,砰的一下,女儿就没了。为什么她会自杀?

她说:可能是他妈妈打骂他。那天也骂了他,然后下午趁她出门,小孩就从六楼跳下去,掉在三楼的露台上面。舅舅去他家拿东西,没人开门,打电话问妈妈,妈妈说小孩在家呀,舅舅说没人开门啊。三楼的邻居从玻璃看过去,看见了小孩,赶紧报警了。他们都想是他杀,是案件,肯定要报警的嘛
出了这个事以后,全小区的家长都很紧张,都和自己的小孩说读书读不好没有关系。人在就好了嘛。哎,我后面有一天下班回去,看见他们家把那个架子鼓拿出来了,放在小区楼下的回收站旁边,看了感觉真心酸。

我已经不是小学的我,也不是初中的我,大学早就毕业了。我早就不是一无所有,只能拿自己的死来回击什么的小孩了。但每次听到这类故事,听到孩子死后家长有多么懊悔、痛苦、明白他们余生都不会好过的那一段,我还是会脊椎上像触电一样一激灵,不受控制地感到非常,非常兴奋和痛快。

卡夫卡写《判决》,写到儿子投河自绝的那一段,说自己感到“射精般的快感”。小时候幻想自己的死能惩罚谁,有一种非常畅快的毒咒般的心情,恶意满满,幸福得几乎绝望。简直就像一直发不出声音,有一天突然能够站在世界中心放声大叫一样爽爆。
“我用我的死刑判处所有人的死刑。我像这个世界厌弃我一样厌弃它!”

才反应过来“美黑”和“美白”是可以放在一起的一对词组,都是美的选择之一,以前从未意识到这两个词在“同个时空”里。
“美黑”在印象里一直是“将大面积的肤色调黑”,只有当我需要用到“美黑”这个词来表达时才会想起这个词;而“美白”已经是深深根植于我的认知里,“出门需要涂抹防晒霜、这个护肤成分有美白效果”等,不需要我想到这个词,它就已经在各处包围我了,主流审美是钓在我头前方的饵,抬头可见。
但其实只要不刻意去“美白”,那岂不是就在自然“美黑”了吗,美美剩下美黑项目的曼尼💸
(看着手腕的手表痕迹发呆

放假了 感觉可以开始为毕业找工作焦虑了 来问问象友们 人文社科留学生毕业后有什么出路吗(专业是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想留在国外(最好是欧洲 不过能留下来就不错了轮不到我挑剔)也暂且不考虑转码一类的 还是想尽量往人文社科或者艺术/设计/创作方向的工种发展
(能帮忙转嘟的话就更好了 鞠躬 :ablobpats:

这个地方说来还是允许牲口叫救命的,不过范围只局限于你的牲棚。声音要是从自己的牲棚透出来了,那就是揪命了。

眼睛怔怔盯着发亮的屏幕,看着一点一点被擦净的血迹,不禁要抽泣起来,流泪为何。流泪为何,流泪为知更鸟被血淋淋抽拔掉的声带和尖喙。

无良小狗试图在人行道中间嘘嘘被小朋友赶跑了!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