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年前贵瓣叕来一波大清洗(很会挑时间),估计时间线上主动或被迫脱瓣的朋友又多了不少。彻底脱瓣虽好,不过如果偶尔还想看看个别关注的(还没炸号的)友邻,推荐大家使用简洁清爽、不用登录的RSS feeder :blobaww:

不过豆瓣原生的RSS相当不行,我使用的是RSS Feed Reader + rsshub。在Chrome安装注册RSS Feed Reader插件之后打开新页面,在地址栏收入如下地址:
rsshub.app/douban/people/{user_id}/status

{user_id}是豆瓣用户的账号,理论上是用户个人主页网址/people/后面的数字串;如果用户使用了自定义域名,则需要在新页面打开用户的头像,在网址icon/ul的数字之后既为账号。

输入网址后Feed Reader会自动弹窗询问是否subscribe此feed,点击订阅即可享用(也可在主页手动添加订阅)。

下图是我自己的豆瓣RSS feed效果:

别怪我说风凉话,西安一小伙子饿得不行跑出去买馒头被防疫人员拳打脚踢的新闻,当初保安能在地铁上扒光女性衣服,今天防疫人员就能扔了小伙子的馒头打他。

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女性、残障人士、儿童、老人、农民工、性少数群体……ta们遇到不公时你以为与自己无关,冷眼旁观或视而不见,其实这是在践踏人权。在一个人权可以被随意践踏的地方,没有任何人可以逃得过,只不过是时间迟早的区别。

有害时政信息,快死吧,别踏马开茶话会了。

最近关注了B站up【非洲飞哥】,他主要分享在非洲几内亚的日常生活,以及和小猴子、小肉肉、二哈、小翠等当地人的互动。
看评论、弹幕才知道,飞哥最开始发视频时,弹幕、评论里有不少种族歧视言论,近期这类声音才少见起来。
而我在评论和弹幕里看到的是,虽不乏批评声音或者某些高高在上的视角,但大部分中国观众纷纷赞美非洲人的美丽、身材,夸奖非洲一些人的好教养……
这倒是印证我的一个想法,有交流有沟通,才能一点点破除偏见和歧视。

这期视频很感动,飞哥的帮佣小翠有次说很喜欢方便面,可是没想到太贵了消费不起。于是有台湾女观众特意给飞哥打钱请小翠吃面。飞哥、弹幕、评论里也纷纷向台湾女网友表达谢意。
忽然感觉世界以奇妙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原本在政治上吵得水火不容的人,因为飞哥、非洲可爱的人们,聚在一起分享感动和喜悦,互相帮助……

截图是出钱请小翠吃方便面的台湾女士。

【我出钱让她想吃什么买什么,结果小翠太实诚,买菜只花了2万,孩子们会爱吃吗?-哔哩哔哩】 b23.tv/5AmvTax

这种分数筛选出来的实验班在同一个学校里还是升学机器罢了。

虽然我不是媒体人,但《立场》在我眼里是每一个媒体人最憧憬的梦想之地。
- 公正:他们会报道黄丝的负面新闻。
- 实事求是:他们会辟谣黄丝群体间流传的假新闻。他们不会夸大蓝丝、红媒的恶行。他们每件事都认真做足严谨的事实查核。
- 有责任:他们很清楚“第四权”的意义是什么,并严格地发挥第四权最重要的作用,合理监管监管者,提出正确的质疑。
- 勇气:在运动时期有极其优秀的一线直播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直播、被犯罪者殴打,直播的方式依然客观冷静,绝不参与示威行为。在国安法的压力下,依然勇于报道真相,不畏强权。
- 高质量:无论是文笔、直播,还是每次事实查核的精密、谨慎、完整程度,都是港台华语媒体中难得一见的优秀,是一股清流。
- 有趣味:在传达严肃社会议题的同时,总是不失幽默,有着优秀的美工团队,经常让人会心一笑。

《苹果》被迫关停,是让你知道政治光谱完全对立、表达方式极端、游走在底线的内容再也不能说了。
《立场》被查被控,再到将来可能被整改或被迫关停,是要让你知道以后没有灰色地带了:你们不准公正,不准实事求是,不准有责任,不准有勇气,不准做高质量内容,不准开玩笑。
这是将红线从“不准唱反调”瞬间拉到了“不许不唱赞歌”。连“假一国两制”都不陪你演了。
这个“假一国两制”的存在原本是很多人情绪的最后出口,在我们感到悲愤交加的时候,同温层还可以一起笑一下、骂两句。
现在都没了,香港结束了。

也曾與各位一起
拼盡全力並肩作戰
為一名醫生平反
我愛立場
再見立場
謝謝立場

📚 NeoDB条目总数已超过五十万;
🎁 可以新建收藏单了,欢迎试用;
🤟🏻 本站源代码基于NiceDB,请赞美和捐助她们: patreon.com/tertius

现在豆瓣根本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生活。

@linanxin1983 最开始听“电影疗养院”的时候几个人溢满的向往和赞叹就倍感不适。

复旦大学以前出过一个香火研究:
通过研究家谱,发现200年间只有13%的人口能留下后代
aka穷不过三代的意思不是阶级流动,而是基因灭绝。
但很快有网友指出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家谱只登记男性子嗣,而没有女性子嗣
所以只能说明香火灭绝,而非基因灭绝 :0010:

share.api.weibo.cn/share/27058

相比今天豆瓣时间线上大火的恋爱文学,我还是更喜欢暑假那篇锤人大国关的。前者7分后者9分。
最近看张爱玲《倾城之恋》也是,看了近百页都没有感觉,不知道我是喜欢淡如水的恋爱题材还是对这类爱情风波不感兴趣,我确信这里面没有厌女思想(一些男性认为小情小爱上不了台面之类的话)因为《why women kill》《甄嬛传》我也看,并且喜欢,可能是因为我对权力的渴望大于对爱情的渴望,我享受拥有权力而不使用它的道德快感。我认为更多的女性应该展露自己的欲望,不论是对性、对权力还是对金钱。
近期更多是在想女性不仅要在女权发声,我们也要在专业领域发声,我们要有从事科技的女性,有从事法律的女性,有从事经济的女性,同时我们也要扮演传教者,我们的话语也要围绕专业知识展开,因为要权利和权力必须自己斗争,而这两者更多的依靠过硬的知识和能力。我更想听到有女人在做关于科技,女人去谈一谈苹果公司的发展路径,女人去谈一谈经济的形式,女人去谈一谈如何轻易上手写代码,谈一谈物理化学生物,不只谈女权,我们也可以谈别的,当我们开始触及这些区域,我们的声音才会慢慢变得可信。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