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Hacker News看到一个在上海的居住了三年多的荷兰人写的博客《上海惊人的陨落》,可以一窥孤岛内外国人的真实经历和想法,不过讨论帖里有些外国人似乎并不相信中国最富有的城市里在发生饥荒:
> 但我们在9天内只收到一小包蔬菜
其他邻居都在问谁有香烟、尿布或食用油
> 国家媒体的存在不是为了准确的新闻,而只是为了把现实变成符合上级权力的叙述。
> 现在我们看到条件恶劣的隔离医院(它们不是真正的医院,更像是机库)。我并不害怕Covid,但我确实害怕检测结果呈阳性,以及随后的非人道隔离场所,与数百人共用一个厕所,没有淋浴,两周内没有隐私。
> 就智力而言,他们比保安高一个层次,因为他们更可能是年轻人,受过教育,来自其他省份--被派往上海帮忙--但是和保安一样,也有很多关于大白的暴力视频流传。他们没有被视为两年前武汉的英雄,但也许这是因为武汉是一场未知病毒的悲剧,而这次封锁感觉像是在追逐一个零病毒的梦想。
> 这是中国最大、最富有、最国际化的城市,人们正在挨饿,没有药品,也没有自由。军队上街了,上海的乐观情绪已经停滞不前。我们又回到了马斯洛金字塔的底部。我相信上海会反弹,但它的自豪感会吗?两年来,外国人一直听说中国以外的地方的病毒感染是如何的混乱,以及中国是如何的安全。这使得整个封锁行动充满了身份政治的感觉,因为放开零感染迫使中国也要放开这种叙述。
> 在荷兰,像美国一样,即使你对你的国家表示失望,你也可以是一个爱国者。在中国,这是不被接受的,你必须无条件地爱它,如果你批评它,你会被看作是叛徒
原博文:https://jaapgrolleman.com/shanghais-stunning-fall-from-grace/
HN讨论帖: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0966378
中文机译(deepl)备份:https://telegra.ph/SHANGHAIS-STUNNING-FALL-FROM-GRACE-04-09
转@桃核不是核桃(豆瓣)
中国互联网企业都喜欢把入职员工叫“同学”,给人起花名不叫真名,最后把裁员叫“毕业”,所谓的“扁平化管理”把一个残酷的职场包装成温情脉脉的象牙塔。
实际上把人叫“同学”意味着你的上级和老板都是“老师”,这种叫法把打工的雇佣关系和资本剥削伪装成“为你好”的师生关系和企业文化,意味着你必须听我的,我是你老师,我永远是对的,只有我给你评鉴打分,你不能反对我挑战我的权威。
幼态的称呼使得压榨你这件事变成了“为你好”,因为你还小,你不懂。
给人起花名,就像千与千寻里让别人和你自己都彻底遗忘你的名字。名字代表的是自我,被褫夺名字的员工不过是在这个岗位上的一个虚壳,换了个人依然可以继承花名,工作的人没有灵魂。
最后裁员是毕业,丧事变成了喜事,吃人不吐骨的无良企业变成了“可爱可敬的母校”,这种幼化员工来方便pua和剥削还以自由之名加持的路子真的是capitalism史上的一大奇迹!
https://www.douban.com/people/245155952/status/3811301274/?_i=483805312dac901&dt_da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