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到点了去让自己进食维持机体正常运作。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对于吃东西的兴趣。
比如今天中午,我买了多于平时一人食的分量,想“暴饮暴食”一下,但是发现我做不到。平时会觉得起到安慰作用的junk food也变得单调。
其实昨晚是瞬间看地球的最后一次节目,而昨天对我来说是特别的日子,说实话心情真的很微妙。
是不需要点开脑海里都会有记忆的画面和片段,尽管只是小时候在📺时不时看到,但是看到过了世界有广阔性的可能之后,怎么可能轻易就忘记。
《Last Day Earth Live TVB 明珠台 瞬間看地球 2022-3-31 23:55 明珠台最終回》
https://youtu.be/hQUDMC8A9wM
@aspieaxingren 啊看到这条反应过来我错过了在豆瓣跟你说再见,现在还来得及吗
刚出国时第一次遇到日本同学,因为我很喜欢看漫画动画,所以感觉终于找到人交流了。结果一开口发现,这些我所如数家珍的作者的日文名字、作品原名,我其实一个都不知道。
就连哆啦A梦我想了半天都不知道怎么描述,很别扭地憋出一个 “ Machine cat with a bag that has all kind of stuff from future" 日本同学才恍然大悟 ” ドラえもん!“
但是相对的,其他国家的同学在接触这些作品时都是通过日语罗马字母发音认识的。比如宫崎骏/Miyazaki Hayao,富坚义博/Togashi Yoshihiro,今敏/Satoshi Kon……
我记得我当时十分沮丧,他们神采飞扬地讨论起来,可我只能在旁边呆着听。感觉自己明明了解了很多,算是动漫迷了,可了解到的却是一套汉化过了的信息,这套信息无法让我跟非中文环境外的朋友交流。
从那以后我深深体会到了,我国“文化内化”的功力。不知道为什么凡是有个英文名的,一定要有个中文翻译,以至于我小时候一度以为【甲壳虫】和【披头四】是风格相似的两个乐队……这几年连翻译都省了直接上外号“卷福/囧瑟夫/甜茶/小李子”。虽然这种做法,看似方便了大家不用学英语/法语/日语发音,但也阻断了我们和世界真正更好的交流。
便捷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某种剥削。如今这个道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方可成新发的newsletter里贴了一篇他以前写的文章( https://newslab2020.github.io/Collection/科技文艺生活/%5B新闻实验室%5D%20-%202017-12-30%20年轻的朋友,我们不要这样太慌张.html ),谈他如何应对日益恶劣的环境下普遍涌现的悲观无力和虚无感。
不得不说,他真是我见过心态最积极的人了。只是集中关注了时事几年,我也算丧失希望了,不觉得发声做事真的能扭转时局。毕竟当你觉得网络审查已经登峰造极之时,它还能进一步延展,无远弗届,将所有人都树为政权的敌人。
但放弃幻想不意味着自断表达和行动,毕竟“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就,我遇到过的最最美好温柔可爱的女生,其实往往不是表面看着美丽文雅讨人喜欢的那种,而是可能第一眼不太起眼,不太“像个女生”,甚至是肯定被嘲笑过“像男人”的那种…。
但是只要和她们相处过,就会很快被她们的勇敢真实率真感动,而且会发现她们内心反而非常柔软,敏感又充满同理心,只是又会更羞怯,所以往往把这部分的自己隐藏了起来。
意识到她们的这一面时往往会让我很惭愧,几乎是愧疚,因为知道自己真的缺失了太多那样柔软的感受力。我内心深处坚硬的部分是真的冰冷的,虽然我不希望自己是这样,可是似乎先天就不具备——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人一样不具备。
很多年前我甚至都想过,如果我是一个男生就好了,那样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一个这样的女生,她们是我发自内心认为最最值得被认真爱和信任、依靠的人。
然而我又不是,我甚至连取向都是直的——和她们一样。无论精神上我多么欣赏甚至着迷这样的同性朋友,我们就只是很好的朋友,即使彼此有知己的默契和共识,也就只是好朋友。
所以好像我只能看着这个充斥着浮躁浮华的世界辜负她们,一次又一次。能懂得她们多美好珍贵的直男太罕见了,这个世界实在配不上她们。
不知道她们能不能意识到自己有多美好可贵,我也不好意思和她们说,这种话感觉说出来怪怪的。可是很多很多次,因为她们我在心底有过这样的感慨……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忽然忍不住一说。)
一个魂器,不常出现,Text Only。
讲些我自己在意的话。
如果我们有缘,会在联邦宇宙重新以新面目相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