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那天和朋友聊天说起村上春树,我说我虽然不喜欢他,但我12岁的时候在书店看到那本《挪威的森林》,里面关于“生与死”的讲述,还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因为中国的书店里几乎只有余华《活着》,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莫言、苏童……对我来说我根本无从想象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怎么活下去。

小时候一直有个很大的误会,就是可以在并且仅可以在“恋人”面前,才可以暴露自己的全部需求,其他人都不可以。这里有两个虚假的承诺:你会在人群中找到理想的妈妈;对妈妈以外的其他人暴露需求是不安全的(ironically其实在我所有暴露过需求的人中间我妈是最不安全的那个)

现在校验过的版本是:我可以对各种安全的人暴露有限的需求,别人也会很乐意帮助我,人和人就是在互相暴露和满足需求中建立信任和情谊的。每个人有能力和有意愿承接的部分不会很多,起码永远不会是你需求的全部,但每个人都轻轻扶你一下,你就不会摔倒,你就可以继续走自己的路,你就有勇气去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路过快要摔倒的人的时候,也有能力轻轻地扶一下ta

中药历史悠久,但中药注射剂只有80多年历史,是八路军在太行山发明的。当时,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根本没有医学研发条件,但缺医少药,不得不土法炼钢,弄出一种名叫“柴胡注射剂”的药物,把中药柴胡熬成液体,注射到病人、伤员的静脉中。没人知道,这种柴胡注射剂到底治好了多少人,到底治死了多少人。这种创造发明的唯一原因,就是缺少西药。
80多年过去了,中国市场上出现了100多种中药注射剂,治好了多少人,治死了多少人,仍然是个谜。缺少西药,仍然是它们存在的主要原因。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又多了一个原因,就是赚钱。这是饶毅和一些科学家家、医生抨击中药注射剂“谋财害命”的原因。
对于金字塔顶端的中国人来说,看中医、吃中药,是一种选择,因为他们享有很好的西医资源,也就是现代医学资源,他们可以把中医、中药作为一种补充或调剂。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看中医、吃中药、打中药注射剂,是没有选择——像样的西医离他们太远,像样的西药太贵,不在医保范围内。
所以,归根到底,中医、中药、中药注射剂现象,根源是中国现代医疗资源匮乏。而现代医疗资源匮乏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政府医疗支出占GDP比重太低,低到不如很多非洲国家。
中国政府的解决办法不是加大医疗投入,更不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而是把医疗政治化,搞中草药民族主义,煽动中草药义和团。它发动宣传喉舌,吹嘘中医博大精深,迫使医保集采向中草药倾斜。但中国的领导干部病了,不是去吃中草药,更不是去打中药注射剂,而是看西医,吃进口西药。处于金字塔底端的国民被剥夺了像样的医疗资源,这已经很不幸,但更不幸的是,很多人连分辨是非善恶,分辨高低优劣的能力也被阉割了。
中国经济繁荣、国库充实的时候,政府不是把钱花在改善民生、建立医疗保障等社会安全网上面,而是过度搞基建,满世界大撒币。这几年,中国经济进入下行螺旋,民生方面的亏欠越演越烈,医疗支出更是捉襟见肘。哪里没钱,哪里就会出问题,问题大了,社会就会动荡,动荡到临界点,就会爆发。
这些年,不少中国人跑到海外生活,一些中草药义和团也带着中药罐子出来了。如果你在美国生活,享有充分的现代医疗资源,却相信中药比西药高明,身边都是些信中药偏方的大妈大叔,那不是美国的问题,也不是中药西药的问题,而是你的朋友圈出了问题——归根到底,是你的认知出了问题。俗话说,物以类聚,鸟以群分,人也一样。
https://bird.makeup/users/caminotexas/statuses/1983662690183897426

有豆友总结:南方这些阿爷单位(政府、机场和地铁之类的衙门)的公关风格,早进化成“表演文明”的了……是的!明察秋毫!就是这种嘴上笑嘻嘻“我们会改进的”,转头就暗搓搓整死你个刁民的风格!深圳机场,这次应对郑智化的投诉,就是教科书一般的表演文明!

显示全部对话

me.ns.ci/@ksbba/11543102335251
这几天一直在想这条嘟,感觉这辈子的自我推销都没有尽头,只要是参与社会生产就总是要不停自证,证明自己配得上某个岗位、某份工资,自己的劳动成果(项目、报告、论文)配得上“优秀”的准入要求,不是我就不能自然而然地活着然后随便干点喜欢的事情就有人把够我生活的钱打进我卡里吗???
感觉也是东亚人执着于无条件的爱的原因。真希望不用证明自己配得上被爱就可以莫名其妙被爱。

[转载]反诈小课堂 | 一场“屏幕共享”背后的“全自动”收割套路 

@savemoney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31135763

最近我收到很多人留言:“我明明没告诉骗子密码,钱怎么就被转走了?”“骗子就让我开了个共享屏幕,咋就能把我卡里的钱掏空?”今天,咱就讲讲,这“共享屏幕”诈骗到底怎么把你的钱“隔空搬走”的。

一、陷阱第一步:精准“钓饵”——“你摊上事儿了!”

每个被骗的人,几乎都是从接到一通“天降横祸”的电话开始。骗子会把自己包装成各种“权威角色”:

1. “正义使者”型

“你好,我是XX公安局的,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

“这里是医保局,你的医保卡在异地违规报销!”

2. “贴心客服”型

“您的快递丢件了,这边给您双倍理赔!”

“您开通的抖音月付要扣年费,我教您关闭!”

3. “技术专家”型

“我是平台技术员,检测到您账户有风险,需要配合升级!”

套路精髓:利用人对“权威”的畏惧、对“占便宜”的侥幸、对“失控风险”的恐慌,瞬间击穿心理防线。

二、终极杀招:“共享屏幕”如何成为“全自动提款机”?

很多人觉得:“我就开个屏幕共享,他又不能直接操作我手机,怕啥?”大错特错!这功能对骗子来说,堪比打开了你家保险柜的实时监控。

▶ 场景还原:一场“共享屏幕”的致命直播

以王先生被骗30万为例,骗子是这样“远程收割”的:

1. 诱导下载会议APP:“您得下载这个官方软件,才能操作取消扣款!”(实则为诈骗软件)

2. 全程“手把手指导”:“点开银行APP→搜索‘支付管理’→关闭自动扣款……”(实则在引导你暴露关键信息)

3. 手机突然黑屏:骗子远程操控过程中故意制造故障,趁机完成转账。

关键漏洞:

动态密码裸奔:当你输入密码时,键盘跳动的字符、短信弹出的验证码,全被骗子实时窥屏。

APP权限陷阱:许多会议软件要求开通“无障碍权限”“悬浮窗权限”,相当于给骗子开了“后门钥匙”。

人脸识别破解:如施先生案例,骗子甚至能远程操控人脸识别完成转账。

三、技术流诈骗的“暗黑创新”

你以为骗子只会用老掉牙的话术?他们早已玩起“跨界融合”:

1. “AI换脸+共享屏幕”组合拳

有案例显示,骗子用AI合成“警官”视频通话,同时要求共享屏幕核查资金,双重迷惑下受害人更难识破。

2. “薅羊毛式”小额试探

先让你操作一笔小额转账(比如1元),谎称测试账户安全,实则验证盗刷流程是否畅通。

3. “寄生虫式”潜伏

部分涉诈APP会长期潜伏手机,同步通讯录、相册等信息,为后续精准诈骗铺路。

四、为什么总有人中招?三大致命心理弱点

1. 恐惧支配

“不配合调查就坐牢!”“不关闭扣款就影响征信!”——人对未知惩罚的本能逃避,让理性思考瞬间瘫痪。

2. 认知代差

老年人不懂“共享屏幕”原理,年轻人则高估自己反诈能力。数据显示,18-40岁群体占受骗者62.1%。

3. 惯性信任

骗子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住址、购物记录(实为信息泄露),这种“信息碾压”让人误以为对方“很官方”。

五、反制攻略:记住这三条“保命线”

第一条:永远对“屏幕共享”说不!

任何陌生人要求开共享,直接挂断!

即便对方自称警察、银行、客服,也要通过110或官方电话反向核实。

第二条:设置“物理防火墙”

专卡专用:准备一张不绑定手机银行的储蓄卡,日常消费与其他资金隔离。

关闭敏感权限:在手机设置中禁用会议软件的“录屏”“悬浮窗”功能。

第三条:学会“暴力止损”

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做三件事:

1. 断网!关手机!(阻止远程操控)

2. 挂失所有银行卡!(拨打银行客服或通过APP操作)

3. 报警!保留聊天记录!(截图、录屏都是关键证据)

六、更深层的追问:为什么这类诈骗屡禁不止?

1. 技术双刃剑

会议软件本是便利工具,但缺乏“风险提示强制弹窗”“人脸识别双重验证”等防护设计,让骗子有机可乘。

2. 黑产链支持

从个人信息贩卖、涉诈APP开发到洗钱通道,已成产业化分工。有案例显示,老人手机被摊主操作几分钟,就沦为诈骗工具。

3. 维权困境

被骗资金往往通过虚拟币、境外账户转移,追回难度极大。数据显示,能追回的资金不足10%。

结语:别让“便利”变成“致命漏洞”

“共享屏幕”诈骗的背后,是一场技术与人性的博弈。骗子在暗处不断升级剧本,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的手机多一分“戒心”——毕竟,那小小的屏幕里,装着的是你半辈子的血汗钱。

最后送大家一句反诈顺口溜:

“屏幕一共享,钱包就裸奔;

任凭他说破天,关掉最安全!”

我觉得最可怕的还是不是什么对残障人士的冷血无情,而是完全不把自己交的税当钱,利维坦想怎么豪赌怎么豪赌,想怎么挥霍怎么挥霍,想怎么撒币养他们所谓的外国懒汉就可以撒币,都是自己纳的税自己可怜巴巴的牛马血汗钱啊各位,就被洗脑洗成这样画饼画到这般地步,眼都不眨一下一丝不带不心疼,说难听点有几个信徒能虔诚到都不和神明计较金钱?为了赖掉给残障人士买那25公分高的板子简直下作手段用尽,什么大国崛起强国自信GDP全球第一讲好中国故事,25公分面前顷刻崩塌,一到该承担义务的时候马上就想起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了,有路要走有河要摸着石头过,反正高山仰止,就是攀不上这25公分。

第一次在柏林机场看见无障碍登机的时候还是有被人类当前的文明程度震惊到于是掏出手机录了下来,三个需要轮椅的人+两个需要辅助行走的人+陪同人员从上车到登机总计不超过十分钟。(四段视频略长于是被我加速并暴力拼接了 :eoc_40:

最近就是钓鱼执法国产AI,拿那些自己早已经知道正确答案的问题试它,比如“广东新语记载过香云纱吗(没有,那个时代香云纱还没出现)?”“黎锦的原料是木棉花吗(不是,是亚洲棉)?”“椰子鸡火锅起源于海南吗(不是,是深圳)?”这三个问题都是否定的,也是常会犯的错误。

结论就是AI真会编,即使是错的,也会一本正经编下去。正经做研究的话,只能拿它当参考\工具,万万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还有它说的一切都要去查证一遍。

向小粉红灌输:AI 革命就是新冷战的星球大战计划 是美国用来掏空中国产业结构的阴谋

成都书店被关门的联想。应该说,自秦制发明以来,距离秦制原意最近的朝代,就是本朝。

《韩非子·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乍看起来是个很没道理的说法,侠以武犯禁,侠以武乱法都说得通,人家有本事嘛。儒以文乱法,拿什么乱?

当代中国有些历史发明家的解释往往是,儒生把持地方,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抗/拒不执行朝廷法令,是以乱法。换句话说,就是搞了社会运动。

但《韩非子·五蠹》里说的很明白,儒生之“乱”就是批评的意思,你拿你的“仁义”来“疑当世之法”,跟皇上不是一条心,那还了得?换句话说,在韩非子那里,是根本不需要你有什么行动的,言说就是罪。

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sabishizhiren 这种信息污染应该也是外包业务,由下贱的专业团队操纵。

我留意了下,郑智化事件里,你国局域网的舆论风向变化,整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这事的开端,是郑智化在微博上吐槽深圳机场工作不到位不专业,导致他在登机的时候十分狼狈。因为当事人是上世纪末的老歌星,在年轻群体中知名度有限,所以,事件虽然有一定的传播范围,但还没到“舆情”的地步。

然后,随着深圳机场的一些极其卑鄙下流的盘外操作(故意放出被加速过的“现场视频”),以及“台湾人”身份政治话题被恶意提及,当事人遭遇网暴,被迫道歉。

再然后,这场网暴事件,导致了更多的真实活人的关注,很多人要么是对你国公共设施的不完善,有切身感受;要么是对用“台湾人”标签搞政治批判,给讨论搅浑水,比较反感。所以,这就又引发了一波,公众针对网暴行为、和你国公共设施的批评。

我的感觉是:试图操控舆论的深圳机场和某些臭蛆,可能严重低估了,你国公众对公共设施不便的体验。它们可能以为,体验到这一点的,只是残疾人少数群体,所以它们有胆子肆无忌惮地喊叫“凭什么浪费社会资源给残疾人特权”,用这种畜生一样的社达话语欺负当事人;

但它们没料到的是,残疾人之外的大多数公众,都对公共设施的不便,有切身体验。很多人的家里虽然没有青壮年残疾人,但往往有行走困难的老人或者婴幼儿;乃至于,健全人自己也可能有过因为伤病而暂时行走困难的经历。“公共设施对行走困难者不方便、不安全,需要改善”,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Soitgoes
我看到视频以后,也很愤怒。设身处地地想想,一个人这么狼狈和丧失尊严的场面,被放到社媒上让所有人围观,这本来就是非常严重和恶劣的精神伤害,更遑论还有给视频加速、误导公众的行为。追究放出视频者的法律责任,完全应该。

@sabishizhiren 没看到视频之间,我其实没啥态度,设施不到位常见,但是,说实话抱怨的人夸大其辞也很常见。并且就是欧美各国对障碍人士的照顾也不是无懈可击,经常有轮椅人士投诉航空公司。看到视频之后,加上各位反转了打脸了的反应,我就怒了。这段视频在别人那里属于“罪证”,跟贵国成了“勋章”。机场也有这个脸和胆量当成“勋章”发出来。但凡一个人在文明社会生活过一段时间,看着这场面就知道这简直是不可接受。要是我有一天在欧美任何一个机场,遇到同样的状况,我会直接摔下去,后半辈子不用上班了,赔死他们。(个人认为这也别人家不会有台阶的理由之一,让下肢无力的人爬台阶,是真的会赔死) 。贵国群众就也是可怜,完全不知道文明是什么。

取关了夏河的所有平台账号。从他说中共阅兵有多么多么厉害开始,就觉得不舒服。我觉得他迟早会投共的。且不说阅兵那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我也觉得跟我没有关系。就算中共真的超越美国、统一台湾、称霸世界,我也觉得跟我没有关系,我也不想去那个国家生活,因为我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我不想莫名其妙地被关在家里,我不喜欢那样的国家与社会。我宁可吃德国超市的蔬菜沙拉,也不想要中国便捷的外卖、便宜的水果。那些「中国美食」最终会吃出一身毛病。现在我和中国的联系,仅仅在于我还在阅读一些中国的古书而已。《经典释文》《广韵》《说文解字》《前四史》《文选》《大正藏》《红楼梦》

@yukimomo
所以,这也意味着,你国的舆论环境,对于没有权钱做后盾的普通维权者来说,越来越危险。他们面对的很有可能就是这种极其专业化的(涵盖了从新闻传播到法律、各个领域)、而且毫无底线的、精明恶毒的舆论战专业人士。我不夸张地说,以它们在武大掏裆耀祖、郑智化机场遭遇的各种烂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水准”,它们真能轻而易举地把一个没有郑智化那么有名的普通维权者活活逼死。

被微博上的明白人提醒,郑智化在深圳机场遭遇的相关视频,是怎样在你国局域网粪坑被放出和传播的,这事不但非常下作,而且是一种经过新闻传播、法律等各个专业领域考量的,极其精明的下作恶毒。

1,深圳机场根本不出面,而是让某个“自媒体”放出视频,这明显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侵害个人隐私)。

2,被放出的视频是经过加速处理的,当时郑智化处境的狼狈危险,和工作人员的各种不专业,都没有被展现,反而给观众以“很容易就把人送过去了所以你还在无理取闹什么”的错觉。

我忽然又想到,武大掏裆耀祖事件里,肖家的那些精明恶毒的宣传手段(把劣迹累累的耀祖,描述成“被恶毒凶女人揪着领子大骂的苦逼做题家小孩”)。

我非常怀疑,在你国,对这种本来是非分明的公共事件,使用聪明和专业的脏手段,来进行“反转”,给缺理的一方(往往是有权有钱者)“平事”,给本来占理的一方泼脏水。挣这种脏钱的人,很可能已经构成一个颇有规模的地下产业,而它们的手段,也越来越精良、越来越专业化。

日本失去的30年里“劳动年龄人口人均GDP率增速高于美国”这个信息太出人意料了,原来还真没想过这个观察角度。这说明,以日本的救市力度+国际环境+技术储备+福利体系,也敌不过“人口结构恶化”这一个单项的力量。想想中国,糟糕透顶的人口结构+无可救药的党国体制+圣上杰出的个人表现……脑子嗡嗡响。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