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新话(包括但不限于大白、阳/羊人、战疫等)是由“低幼化的大众”创造传播的,极权意志才是新话的推手。新话是一种配合“非常态政治”的宣传,旨在塑造大众的认知:新冠不是普通的病毒、防疫人员不是寻常的医护、新冠病人不是一般的病人……推而广之这个国家也是有很多特色主义的国家。接受新话就意味着认同当下正处于“非常状态非常时期”,继而接受并合理化政府种种“非常态的管理措施”——当然,没有人会告诉你“非常态”何时结束,取代"非常态“的只会是另一种”非常态“,就像封控结束之后迎来的是遍地48小时核酸哨卡。
某种程度上,使用“新话”也是一种让渡自由换取“安全感”的行为,放弃自主表达,归顺为集体的一员,从而言语层面受到主流的接纳与保护。
因此,我并不完全认同“不要说🐑人、把人当人看很难吗”这类说法,作为个体抵制新话是很困难的。新话所指代的事物本身并不会消失、那些集权统治的非常规管理手段也在继续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日常的生活,你必须设计出另一整套语词来描述并对抗这一切——而普通人(包括我自己)很难有足够的认知、毅力、智慧乃至精力能做到,更不用说还会丧失“安全感”。不说新话只能是律己的信条,无法苛求他人。
白鹭 邀请您参加推理侦探影视在线观看
会议主题:《马普尔小姐》第一季第1、2集(共3个小时左右
会议时间:今日 17:20开始
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f49A6Sit5RYZ
#腾讯会议:475-747-682
2004年起由英国ITV出品的系列剧“马普尔小姐探案集”,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原著作品改编(这位脾气和善,擅长观察人情世故的小老太太是欧美推理中著名的侦探之一。
第一季:藏书室女尸之谜、寓所谜案
@lithiumads 我吃完了,怎样
我们这里的成长顺序是:婴儿——空白人——老人,随着我见识与同情心的增长,我越发能感觉到自己和周围人群心中、脑中那个巨大的空洞。已经不是儿童了没错,但也不是成人:没有好奇心,没有想象力,没有主体性,没有同情心。只能在“平时”按既定剧本和程序生活,不能有变数,无法面对冲击和“乱时”。不愿也不能组织公共活动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稍微的修改。无法认识到这种处境的悲惨。
这种空白的人比平庸的人更可怕,平庸的人尚可说是现代性的产物,而现代性里自带救赎。空白人几乎无药可救。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当初我在看美剧《西部世界》的时候,曾经疑惑,这些有感觉、智慧和感情的机器人为什么不能被叫做“人”呢,答案是:他们的感觉、智慧和感情是被设定的,他们无法走出自己的角色,也没有怀疑。他们就是“空白的人”。
如上,这个青年节的悲观思考。
一只泛性恋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