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whale
乌克兰总统Volodymyr Zelensky拒绝了🇺🇸提供的疏散撤离邀请,表示“我需要弹药,不需要搭便车”:
https://amp.cnn.com/cnn/2022/02/26/europe/ukraine-zelensky-evacuation-intl/index.html
我们曾几何时见过一国首脑与将士们一同并肩作战?就在今天的乌克兰。
乌克兰内政部推出了一个新网站,供俄罗斯人寻找死者和被俘亲属。在简短的视频介绍中,部长顾问说所有可用的信息,包括视频和照片,都将在这里发布
https://200rf.com/
中、乌签署过多份安全保证联合声明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没有谴责,反而为发动战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辩护,官媒更不断强调, “西方国家抛弃了乌克兰”。但翻查资料,原来在过去几十年,中国政府跟乌克兰政府签署过多份声明和协议,包括1992年的中乌建交联合公报、1994年的中乌联合声明,内容是中国保证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即使在习近平刚上台的2013年,在北京跟当时的乌克兰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友好合作条约》,内容明确表明, “双方相互坚定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政治社会稳定,发展民族经济所做的努力。”中方更承诺, “无条件不对作为无核武器国家的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你的安全保證呢?
不知道还有没有热衷于看千禧年前后港片的友友。刚刚发现了一个youtuber有上传好多九十年代两千年初的高清原声港片,不知道资源多久有效但是看到就是赚了,省得自己找资源
长话短说:我刚走到波兰。
这是一个地狱般的 20 小时旅程,在隆冬中与数千名难民一起进行。我看到了一些可怕的事情:
乌克兰 士兵拦住汽车和公共汽车,并拉出任何 18 至 60 岁的男子加入乌克兰军队。在一个地方,一位军官正在大喊“告别你的女儿、母亲和女朋友;你必须回头与俄国侵略者作战!”
我们与一位名叫 Max 的 24 岁年轻人交上了朋友,他在与我们交谈时被从大篷车中拉了出来。在他被征兵之前,我有时间拿到他的电话号码,他带着完全不相信的笑容离开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张脸。
一个女人尖叫着要求军队让她的丈夫免于征兵。一个士兵扇了她一巴掌,带走了她的丈夫。
事情看起来真的很绝望。
肩上扛着帆布背包的老妇人蹒跚而行。我问她要去哪里,她说“波兰!”她打算自己走80公里。
蹒跚学步的孩子们艰难地度过了这段旅程。尽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许多人被迫走远路。
这是我一生中最长和最糟糕的夜晚。我只是无语。
不管怎样,我现在在波兰,那里有一个欢迎委员会用茶水迎接我们。这是很棒的茶。
https://twitter.com/UkraineLive2022/status/1497110428450635781
在简中冲浪还存在一种隐性的精神消耗:语言。
简中网络使用的语言越来越低俗化,毫无对美感的追求。中文的语感、韵律、精致的措辞、悠远的意境,已经无法在日常语言里见到了。先不讨论作家们受译文影响多深,社交论坛上的语言,已经难寻庄重文雅。
你去看带货直播,主播在说:“姐妹们我们这边就是给到一个………”,冗长的句子里毫无信息量;你去论坛讨论,别人一口一个“这人能处”、“笑不活”、“就是说”、“玉玉症”;女子大生装点句子的修饰词是“绝绝子”“人间水蜜桃”“星河灿烂”,男子大生成为了满脑子抽象话的史前人类,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嚎叫;读官方报道,媒体病句连篇,滥用流行词汇,行文逻辑不通。各个圈子里迅速衍生出只有一小拨人能看懂的“行话”,并且在审查中这些词汇被同音字一再替换直至面目全非,这就导致了跟他们吵架时对面发过来一大长串话,除了知道这是在骂你之外,什么都读不懂。
我们建造了自己的巴别塔。简体中文被污染、分割、异化,充斥着大量无意义信息,就像墙内人常用的表情包那样,变得粗俗无比,令人惊诧。稍微对语言存在一点挑剔的人,面对简中的舆论场,如同进入一间空气里含有微量毒素的房间,并不致命,可以忍受,但总会感到不适。直到偶然见到其他中文地区的讨论,才恍忽地意识到,原来人不一定像墙内这样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