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女知青要回城,家里没什么背景的,只有一条路,就是跟村支书睡#
一饼的饼
@yibingdebing
·
4h
只要封锁继续,老婆孩子得陪“大白”睡觉换饭吃这种事儿是100%必然发生的。现在还是谣言,是因为“大白”刚到手的权力,用着还不熟练,管人的和被管的意识还没到位,再等大家都适应适应的。
如何在微信中谈论404内容并规避风险
本文仅讨论微信。其它墙内平台可以参考但很可能不适用,因为有些平台的真人审核团队已经丧心病狂了,阴阳怪气也不行。
目前微信大部分是用机器审查的,虽然聊天记录会储存在云端但是并不会真的有人一条条去看,除非触发了机器。
1. 不影响真人理解的情况下,抹去每一个可供含沙射影的关键词。
比如大清/国民党/苏联/朝鲜。毕竟你永远也猜不到他们的敏感词库有多丧心病狂。(朋友圈有人用大清阴阳怪气评论后,他的回复被系统删了……)
参考:
大清已经亡了→()已经亡了
大清已经亡了→大()已经亡了
推荐使用XX/××/■■/□□和()等方式抹去关键词。因为不论是gcd/ccp/xjp/包子/庆丰帝,还是8×8/5月35,各种随机组合都有可能被机器审查到。保持警惕,不触发机器审查,多半轮不到活人审查这一步。(#墙国笑话 之反贼和普通人哪个先被抓?)
尤其是最敏感的两个话题:习近平和六四。平时转发一些404社会新闻并辱骂,踩两脚关键词未必会怎么样。谈论这两个话题的却属于高危行为,并且关于这两个话题的敏感词已经超乎常人想象了。
【404档案馆】第46期:“实习狗加班好累”有什么问题?关于习近平的数万个敏感词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74320.html
建议不要在任何墙内平台花式祈翠,太危险了。虽然不知道在微信大喊一声「小学生怎么还不死」会不会被拉去喝茶,但是最好还是别试。
特别想说的话参考:
小学生怎么还不死→()怎么还不死
2. 转发404文章时注意修改文章标题,也许还需要给作者打上马赛克。
对不起作者了……但这样真的可以冲破机审。有很多接力传播的公众号文章就是因为使用了同一个标题,所以删起来特别快。
如果是图片,可以抹去部分标题和作者。微信对图片的审查并没有新浪那么丧心病狂,真让人欣慰。(?)
详见:https://m.cmx.im/@xunhuan2046/108061852036051839
3. 转发404视频时记得编辑一下。
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很强,如果视频中有404人物的脸,可以遮盖一下。(亲测#王吉贤 已经属于404人物了……)如果不清楚出境人物是否404,可以先遮脸再说。
同样适合遮盖的还有关键词字幕。
4. 复述好过转发,私聊好过评论。
经历过几次收不到合并转发的内容了,也经历过几次点开朋友圈提醒发现对方的评论不见了。最初能在消息列表里看到对方的评论,点进去就看不到,现在发展到消息列表里也只能看到「该评论已删除」了。(也许用1.的方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5. 使用#微信笔记 传播内容。
详见tag里的其它嘟文。
有人制作上线了一个的上海自救网站,类似于之前的qq文档汇编微博求助信息,更新速度和界面好很多
http://101.35.220.219/help
打不开的话可使用
http://www.helpothers.cn/help/
@patricia 居委会就相当于设在排里的党支部,是管理基层最细的触角。
武汉当时的情况确实是居委会,也就是权力触角失灵了。现在中共明白过来了,触角就开始发挥威力了。
没有居委会,居民意识到自治挺好,由于居委会管理一定比自治的效果差非常非常多,居民就会不服从居委会管理,进而有些人质疑政府治理的能力,进而少部分人就会产生中共为什么要管我们的质疑,进而极少数人就会质疑中共存在的价值。
这并不是逻辑滑坡,而是根据自身经历和体验非常容易联想到的结果。
中共最怕的就是这个——中共没必要存在,成为公共知识。
我是亲生经历过武汉封城抗疫的,不过现在没有亲身经历上海的乱世,所以感受可能有偏差
我觉得武汉当时的情况比上海还是要好太多,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差异是“自治”和“政府管制”
在武汉疫情之前,从来没有“居委会”这个概念,这个东西就和工会一样,是个摆设,在哪里都不知道。所以封城的时候,大概混乱了没几天,小区里的能人就开始组织团购,家里肉类没断过,后来甚至开始团购奶茶、冰淇淋等等。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我妈现在都还时不时团购点水果。家里3月突然断网了,我妈直接开车带我跨区去外婆家,也没有人管。
当时疫情时所有的麻烦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官方造成的,什么语焉不详的官方通告导致所有人去抢超市之类的。
直到疫情快结束大概已经到了3月份的时候,居委会才开始真正比较有存在感,但干的事情也只是打打电话,问问哪家没有粮油米面,没得话居委可以送些应急。
现在武汉已经低风险区很久了,但居委会倒强势了许多,我出差比较多,每次回家就会收到夺命连环call,小区门口摆着摊位,居委会的大白24/7的坐在那,抓不是本小区的走访亲戚的人去做核酸。
可以说他们越管越混乱,但是3年疫情他们防疫没学会,倒是学会了管人
妹妹以前写的中国人:
“仿佛所有的中国人脸上都打着印记一样,当我来到德国,总是可以一眼认出哪些是中国人,姐姐也是一样。我们绝对不会把一个日本人或者韩国人错当成中国人。那与生俱来的,唯独属于中国人的隐忍的、谦卑的、勤勉的气质,就是我们统一的标识。并且他们都有着些许灰扑扑的疲倦,那是藏在沉静外表之下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一点点捉襟见肘,一丝丝萦绕不去的淡淡忧伤。当我仔细看他们时总是不免心中伤感,我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是我自己,如他们一样。这些或相识或陌生的与我擦肩而过的中国人,我想他们也是被不可获知的原因推动着向外面走去。他们悄悄散落在世界的角角落落,他们可以很卑微的活着,但那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却像是野草,可以在任何一个石头缝隙里顽强的生根发芽。”
看一篇文章说警惕“躺平”“共存”语言陷阱。目前没有一个国家的防疫政策属于躺平。
“我们注定与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共存,老鼠、HIV、流感病毒、结核菌、幽门螺杆菌、疟疾、坏人与蠢人。但是,从来不会有人提倡与它们“共存”。共存暗示了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但实际上,这并不会发生,相反,我们会在生活中,持续的与新冠病毒做斗争——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等等。所以,共存也是一个语言陷阱,刺激出潜意识中的反感。”
這個“說你是你就是”陰性也要把你拉走的錄音...
聽了三分鐘直接血壓拉滿了。聽完20分鐘估計直接去世了吧。
“我們只是在執行命令。”
https://mega.nz/file/Jx4RRACI#vDXGmVFe9KjQZLDD1HK8BkCKLQekMeoJQf_BbC14EZA
@zuzu1031 這不就是文革給人剃陰陽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