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六月了。

一大早被叫醒,我在酒店的隔离也结束了。工作人员给我一张解除隔离证明,给我之前当着我的面拿消毒水喷了一通,我说不用喷了!他也不听,递给我湿答答的一张纸。

隔离期间让我们每天消毒马桶三次,往马桶里放药片,我才不管。测了五次核酸,最后一次是昨晚,鼻子和咽喉各取两份样本,要分送两个检测机构!我跟Phil说起,他说:“简直太可笑了!太蠢了!这样的过度防范是为什么?”我说:“这个政策有多荒谬,我跟你讲了两个月你还不知道吗?!”

上海解封了,但图一是我的朋友发的,图二是群里看到的,这就是我担心的事,政策不变,大家就全凭运气。

总结:当时也没说封,现在也没说解,你们的死活不是城市的核心功能。

闹到最后就像全上海人陪上头的人演了一场大戏一样,这谁干的,不是我干的啊,也不是我干的,到底是为什么封的,到底谁让封的,造成的悲剧谁该负责,权力方的推杯换盏之间让民众看得面面相觑,到最后谁都没错,到最后谁都不用负责,错的只有民众,付钱的也只有民众,钱丢到河里,管事的缓缓冒出个头,这个锅是你们的,这个锅也是你们的,这些锅全是你们的,到最后死了的没办法报仇,活着受苦的只能打掉牙血和齿往肚里咽,多少的疑问和苦痛就这样成了笑话。高中学政治课本上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怎么也想不到以后还有这一出。

不知中國的科研成果是否也有美國的3倍,德國英國的6倍呢?想起前不久有幅圖,博士碩士爭當城管。

前兩天拜登在海軍學院畢業典禮上向畢業生致詞提到習近平曾在他當選之夜致電給他,重複以前多次提及的話,「民主制度在21世紀無法持續,獨裁統治將統治世界,因為民主需要時間凝聚共識,而我們沒有這樣的時間」。祝賀人家當選可以說這種話也是很好笑了。

这期《经济学人》的封面由于高度敏感,我之前联系的几个渠道都说没有资源。终于,一个渠道小哥想办法弄到了这期的资源然后发给我,让我赶紧保存一下,保存好了他立刻撤回,因为他怕炸号。
获得资源后,我速速把这期中国相关的几篇内容都看了下,不得不说《经济学人》分析得还是蛮透彻的。
封面的这篇报道(如图),讲了习近平主导的意识形态下的政策如何拖累中国经济,一个就是疫情清零政策;另一个就是瞎制裁,对科技巨头的制裁,地产行业的暴雷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也提到国家主导的经济怎样都是比民营经济低效。
然后在专门的中国篇章下,《Rumours about Xi》讲了关于习近平的一些传闻,他和莉可酱的微妙关系,下半年二十大的召开,他的第三个任期,包括前段时间他在人民日报头版消失,《经济学人》都有提及,不得不说这本杂志的信息敏感度很强,面面俱到,配图也配得恰到好处。
剩下的文章也提到了中国年轻人的高失业率,考研热和考公热,双减的一刀切和对GDP贡献巨大的科技巨头制裁直接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另外也提到了新疆难民营的人权状况;河南村镇银行存款暴雷事件。
我觉得我身边的很多人就算每天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由于天朝的审查机制,在信息茧房下,知道的信息量远远不如老外。
人家《经济学人》把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整得明明白白。

转:
看到这位年轻的妈妈在中午的烈日下,在电动车的座位上站了十五分钟,远远望着。
一位老人带着三岁多的小男孩从远处走来,她使劲挥手,孩子看到了,从空空的马路向她飞奔过来。
她想把孩子抱起来,铁板太高也太烫,孩子努力踮着脚,她四处张望,找到一个铁板的小缝隙,孩子钻出来紧紧搂着她的脖子不愿撒手,她抱着孩子碎碎念着听不到的话。
短暂的见面后,老人要把孩子带走,孩子抱着她不撒手,她抹了把脸,不知道是泪水还是汗水,轻轻摇着孩子的手,不舍得放,孩子松开搂着她的手,她却还拉着,摸摸孩子的头,又拍拍孩子的背。
他们依旧在这里分离,她在空空的路上掉头,一边骑车一边回头张望。铁板之后,孩子的身影已经消失了,她又抹了一把脸,加速离开。
这个初夏的城市,最普通的离别和相见,突然变得复杂,丰富,珍贵。突然有那么多的故事在发生,突然有那么多平凡人的情感被放大,珍惜每一个日常的瞬间吧。

2007年,新疆高校强制学生采棉花
浙江高校强制学生采茶叶

到了2022年,大家都进了集中营

@Vacuity 关于为什么在新疆种棉花,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其实当初新疆缺少灌溉水源,不适合种棉花,但为了吸引女工过去解决兵团生育,所以……

手撕新疆棉神话
medium.com/@meshelr3391/%E7%AE
相比进口棉花尤其是美澳棉花,新疆棉花从来就是产量低、成本高、价格高却也没有质量优势的,所谓“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团”、“新疆有最好的长绒棉”,无非是些借势收粉红税的无良宣传罢了。事实上兵团的棉花差到什么程度?2020年兵团棉花四项最重要指标(颜色级、长度、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都要低于自治区和全国水平,以至于兵团在2021年初下发了《兵团棉花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预期是“主要质量指标在十四五末(2025年)接近或达到美、澳棉水平” — — 未来能不能赶美超澳另说,当下的差距可想而知。新疆棉花一般就是双28的水平,而品质相同或稍好的进口棉花,加上海运、港杂、1%关税的成本,在大部分时候依然比国产棉花价格更低,所以企业当然更愿意用进口棉花。即使在出现内外棉严重价格倒挂(即进口棉价格高于国产棉)的情况下,那些承接高端订单的企业也一样会使用美国皮马棉,因为新疆的长绒棉无法达到订单的品质要求;2020年后出口企业还要面对日益严格的供应链审查。而且国产棉花的价格已经是财政重度补贴的后果了,一旦失去补贴,产量和价格会更难看。

显示全部对话

#罗马尼亚孤儿

共产主义世界中的计划生育,中国
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了。给大家看一看罗马尼亚的例子:

【去年的圣诞节是罗马尼亚前元首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被行刑队公开处决的30周年纪念日,他在该国统治了24年。1990年,外界发现了他的"儿童古拉格集中营"网络,估计其中抚养了17万名弃婴、儿童和青少年。齐奥塞斯库认为人口增加会增强罗马尼亚的经济实力,于是他限制了避孕和堕胎,对没有孩子的人征收税款,并把生下十个或更多孩子的妇女奉为 "英雄母亲"。那些无力抚养更多孩子的父母可能会把他们的新生儿称为 "齐奥塞斯库的孩子",意思是 "让他来养 "。】

【罗马尼亚革命后,一些外国新闻节目发现并拍摄了这些处于难以形容状态下的儿童—— 他们骨瘦如柴、踏着地板上的尿走来走去、满身粪便 。这其中包括美国广播公司的 "20/20 "节目在1990年播放的专题片 《一个国家的耻辱》。】

sohu.com/a/403393746_120125771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