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圈发了一条。我不指望中国性别问题能够得到缓解,至少在猪头任上不可能。短期来看只期望能通过提供比较简单且不易被criminated的方法,降低见义勇为的成本。毕竟政府不作为,我们只能奋力挣扎
由唐山事件想到见义勇为,其实见义勇为并不一定是要好心人冲上去跟歹徒肉搏,以任何方式把歹徒的注意力从受害者身上转移都是见义勇为。
新加坡不久之前发生了一件非常相似的事,持械歹徒冲进火锅店砍杀一名女性,最后“10多名目击者纷纷拿起广告牌、烧烤盘、椅子等物件扔向袭击者,成功将他击退”。歹徒想要继续攻击但是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投掷最后只得败退,被警方抓获。这件事的视频当时在网上疯狂流传,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见义勇为最好的方式。既施展了正义,又减少了自己被伤害的可能性,也帮助了受害者。
如果唐山事件当时烧烤店的围观者全都拿起烤盘签子往施暴者的头上丢,同时再有人报警,受害女性有了逃生的机会,至少不会被打成那样的惨状。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international/2022/04/15/480472
豆瓣首页在转李彦案,她长期被家暴,被打得血流不止。丈夫活生生砍断她两根手指。她找过警察妇联,没有人帮她离婚,她常想小鸡小鸭上了房顶下不来都有消防队出动救援,为什么自己连鸡鸭都不如?
某天丈夫喝醉了拿了气枪,说“我打一枪看能不能打穿你的屁股”,她在惊恐之下用气枪枪杆打死了丈夫,并肢解了他的尸体,将尸块扔进厕所。
一审二审都是死刑,在发到最高院复核的时候她的律师和女权人士为她奔走,要求法院量刑时将她长期受到的人身伤害和家庭暴力作为考量。最后发回四川高院重审,改判死缓。
“二审法院认为,李彦因不能正确处理婚姻纠纷,持枪管连续击打丈夫谭某头部致其死亡,并分尸抛尸,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依法应予惩处。鉴于本案系家庭纠纷引起,被害人谭某对本案的引发存在一定过错,李彦归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因此依法改判李彦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50507/c07chinacourts/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6/140624_china_domestic_violence
http://lady.163.com/special/sense/liyan.htm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6/c_1115091290.htm
就是讲述这么个故事的广播,已经被豆瓣删除了。
各位男性网友想要真的支持女性的可以去男性为多用户的网站论坛上看看,甚至在自己的群里,看到有侮辱女性的发言就怼回去。我不相信你会找不到发挥的机会。
您会发现:
1)谈论女权会被封锁删帖禁言
2)怼侮辱言论会被反过来网暴漫骂
在一个连”女权”两字是禁忌,公开批评不道德行为会被惩罚的社会,支持女性的第一步都被封死了。你可以感受一下。我也不认为身为男性就能规避以上两个障碍,但有男性站出来在网络空间发声在推动传播女权思想是必要的。
接下来,你需要一辈子坚持面临被各种禁言,被网暴的威胁,甚至被一些女性误解怀疑。
支持女性在国内不会为你赢得勋章,反而你身份会被放上父权的通缉墙。你会遭到同样来自男性和权利的暴力,要将你泯灭的那种暴力。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女人,你必须被毁灭。
如果你不觉得这是你可以承受的压力,这是你值得为之努力的信念,觉得这太危险了太难了,退一步说你不想一辈子都这么愤怒下去,那拜托就不要再说什么 “我支持你们,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好男人的” 。也许你可以是个好“男人”,但不是一个正常意义上的好“人”。这种假支持也只能骗骗自己,自恋一把罢了。
很多人这时候如果被要求多做点行动,还会反问:“我都已经说支持你了,你还要我怎么样?上街游行吗?” 没说要游行,都没开始讨论如何一步步实现,但对方已经不愿意了。这就是假支持。
这些假支持者,和沉默不语者一样,是暴力与不公平的纵容者,你根本不是那少数好人,你就是父权社会沉默的大多数。
我现实里只认识【一个】我觉得是女权主义者的男士。他的工作室优先招募女性和性少数群体,他做的产品的核心是披露某个专业领域男性霸权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我印象里他并没有怎么说过“我是女权主义”这种表态,他对待我的态度是尊敬友善专业的。
我记得跟他聊过某行业是否应该通过法律强制增加女性雇员的新闻。当时周围的男性基本持以下两种观点:
1)现在这个行业不是女的已经很多了吗?
2)那男的不就失业了吗,如果是为了政治正确这不公平吧?
只有这个人说:应该的,而且现在做得哪够啊。
真正的尊重女性,不是宣称会保护女性,也不是教女性怎么保护自己,是把女性当人,尊重她们的智力能力,理解她们的苦难,然后去抵抗不平等的制度本身。看上去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demi 金山那个也很有意思,
关于事件的起因我亲友群里流传着至少有三个版本:
一个是老头和被害妇女是夫妻,老头出轨嫖娼,得了梅毒,女的发现后,想要离婚,老头不同意,女的一解封就准备走了,老头为了不离婚就拿刀砍了(这个版本是我金山一个朋友提供的);
另一个是老头罹患癌症,同时有精神分裂,因为疫情封控,他无法化疗,也配不到精神类药物,癌症和精神病双双恶化,活不久了还精神混乱,就提刀上街了,砍完一个不认识的路过的女人,准备砍第二个的时候,被周围群众制止(这个版本是我家住金山的亲戚提供);
还有一个是被害人是社区志愿者,老头居住的楼栋有阳性患者,比其他小区其他楼解封晚,封控期间和这个志愿者经常有口角,那天因为琐事又发生了矛盾,老头就直接拿刀砍人了(这个是浦东一个当志愿者的朋友提供的)。
但是,网上却是第四个版本:老头被女的骗钱,这是事发当天流传的。
到了第二天变成老头被女的骗了三十万。
到了第三天变成了老头被女的骗了四十万,是他老伴的救命钱,他老伴因此死了,这个版本如今在网上流传最广。
我努力找了一下源头,最早发出老头被骗钱所以砍人传闻的是一个广东的IP,来源也只是一个手机便签的截图。第二天又冒出了微信对话截图,和手机便签内容接近。
纵观四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涉及离婚冷静期的问题,第二个很明显涉及疫情封控,第三个也实际疫情封控,
而网上流传的版本,恰恰是危害最小激发社会矛盾可能性最低的一个版本,这就很有意思了。
一些随身带刀的注意事项(以前零零散散说过,但最近看到好多女性讨论,就再集中说一次吧)
而且必须要提醒的是:随身带刀即使可能帮助你在社会气氛紧张时增加一定安全感,通过恐吓作用降低被熟人骚扰的概率,也可能关键时刻增加你逃离突袭的机会,但是哪怕身体上不会受伤,你心理上也一定会难免留下创伤——刀的存在也是伤害。
一个一直带着刀的人,会始终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没有太多安全感的,刀会不断提醒你严重威胁的存在,所以也会更容易有紧张和恐惧。我回想自己那十几年的成长生活经历时,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性格里那些尖锐的也许太严酷的、焦虑的部分,也是因为我一直带着刀才带来的。
刀让我似乎可以摆脱掉小时候生长在社会底层乱世感到的那些不安,但另一方面,无论我后来到了哪里,逃了多远,刀也都在提醒我那段记忆的真实。在我后来活得更安全后,那种后怕的恐怖甚至要比当年置身其中时感受到的更强烈得多,也更痛。不得不说,我可能是要用一生去适应和消解那段创伤的,有时也会想,如果离开后也就不再带刀了,会不会我可以变成一个更温柔的自己。可是我没有再选择的机会。
想不到居然有一天这整个国家的那么多女性也都开始讨论带刀的问题了,我曾经还以为只有在东北90年代的环境里才会呢。不得不说很悲哀,有一种逃了这么多年又要被噩梦追上的感觉…… 还能说什么呢,说出来的都是让我自己厌倦的话。
胡吊盘为什么不懂得闭嘴是一种美德
@ulva69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对「保护」的解释: “保护”意味着将人关进围栏之中,终生支配。无论那个围栏是温室还是监狱,无甚区别……“保护”不过是“所有”的另一种表达,却成了“爱”的代名词,这正是“权力的色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