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说上面这段话呢?恰恰是因为我之前说过我爸比绝大多数中国男性强得多了。为了维护我们的这个家,他付出非常多,尤其是作为父亲几乎可以打95分,而作为丈夫,仅仅从主动平分家务的角度,我爸所做的也远超过了大部分已婚男性。但是他看待自己时的思路,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一类。
他认为我妈幼稚、没脑子、没文化、神经质、洁癖、八卦、虚荣、蛮不讲理,他不主动做那么多分担和管理,我们这个家的日子就过不下去,而我们还能过,是因为有他一个人做了绝大部分的事情。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妈居然还和他吵架,居然不崇拜他,甚至继续挑剔他。我妈真的是疯了。
确实,我妈问题多多,我承认,甚至成长过程中因为她性格的阴晴不定,也给我留下很多创伤。小时候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爸好难啊,好同情他,为什么我妈总对他发火,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家的妈妈那么温柔优雅冰雪聪明。
然而越长大我越明白,我妈不是一下子变成这样的,她是被这段婚姻和我爸的态度,硬生生拖累成了一个如此痛苦又迷茫的女人。她不笨,明明对人心比我爸更有洞察力,而且她非常有感受力,即使没有过太多教育,艺术方面的品位比我爸好得多,她也不乏行动力,只要认准了什么事要做,就会坚持自己。更不要说她一直非常美,我爸当初非要追她不就是因为她很美吗?
可是所有这些,全都变成了我爸攻击她、鄙薄她的理由,因为这些是她比我爸强的地方。他不肯承认自己不如她,她也并不完全听从他的话。他们后来的争执几乎永远围绕着权力的争夺,彼此互不服从,互相羞辱,又不肯放过对方。
我都是到了大学开始接触一些女性主义理论之后,才震惊地意识到我爸对我妈的精神打压曾经密度是多么高,周围的亲人(无论我爸这边还是我妈那边)对我妈的规训胁迫又有多少。她不断被要求变成某种妻子、母亲,她的所有“不合格”其实都只是因为她想为了捍卫自我在反抗那些胁迫。可是凭什么要让一个人为了所有那些他人放弃自我?我爸要求我妈放弃自我的程度,比婚姻本身要求他放弃自我的程度多得多,凭什么我妈得认命?其他女人认命了,也不能成为她认命的理由。
何况,认命也不会换来尊重的,甚至对你的怜惜都极其有限。我奶奶去世后爷爷隔了不到一年就找了新老伴。姥姥突然脑出血去世,之后不到三个月我姥爷的年轻“保姆”就搬进了家,再过三个月,就换了更年轻的“保姆”了,比我最小的舅舅都年轻…… 我不是认为人不能重新开始,只是我真的困惑于这个速度,困惑于女人作为妻子在婚姻中度过的是怎样的一生——她付出的多么重,离开又是多么的轻,原来一个被变成“妻子”的女人是如此容易“替换”的。
我妈因为母亲刚去世,父亲马上找年轻新伴侣而痛苦的时候,我爸却对她说:“这不是坏事啊,人家都说这是儿女的福气,你看这样不就不用你们照顾你爸了吗?替你们省了多少心。我爸不是也找保姆了吗?我可没像你这样”。我妈只是哭。
那时我听这段话,也真的心凉凉的。我自己都在为姥姥的去世痛苦得不行,我分手了也不可能那么快重新开始,可是我还得尽量理解“这是好事”?我爸根本不懂我妈在哭什么,可是我懂。她不只是为我姥姥的离开哭,她也是在哭女性在婚姻中的位置,哭她可能不得不面对的未来。她的恐惧我爸真的不明白吗?还是他故意回避?我不知道。但是他但凡把自己放在我妈的位置想一想,也会知道自己那段话多么刺耳——儿女会认为一个女人的一生以这样的结局结束,是“好事”。
但估计没什么已婚男性会看完我上面这些话吧,归根到底,这些仍然是我们女性说给彼此听的。无奈太多了,尤其是如果你仍然还希望自己能获得真正的爱,能跳脱父权制去爱你的人将更难遇到。我不反对别人走入婚姻,但我反对歌颂婚姻,尤其反对男性通过强调自己的“付出与成长”歌颂婚姻。醒醒吧,你们只是在歌颂自己。
辅导员忽然通知要搬宿舍到隔壁幢,现住的要整幢改男寝。下午煞有其事地叫每个宿舍派个代表去听情况说明,结果其实只是想派传声筒回去传达旨意。辅导员吧啦了十分钟后问,那你们回去商量一下是下周搬还是下下周搬,还有什么问题吗?旁边同学都默不作声。
我问,老师,我还是想了解一下,这么多幢宿舍楼为什么挑了我们这幢改成男寝,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有没有经过论证,还是是公平的抽签,是通过什么方式定下的?
辅导员错愕了一下,估计没想到还会面临“疑问”。她说,这个决定我也是接到的上面的通知,肯定是通过会议做出来的,我没有参加。
我说,那“上面”是指谁呢,是什么部门给你发的通知?有没有一个我可以联系到的渠道?这个会议的决策信息能不能公开?或者我如果想要申请信息公开的话,要联系哪个部门?
她顿了顿,说,那你是想要会议纪要吗?这个东西不可能全部给你的呀,这就是学校方面的决定,你知道这个东西对你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
我说,可是这样忽然要我们搬走,当然不可能只是一个“通知”下来就可以接受的,我们想要知道这个决定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我知道”和“我知道了却无法改变”是两件事情。
她说,好吧,那你等着,我去问问领导。
然后她走了几分钟。这几分钟里,原本其他在场的同学也仍然在默不作声,但我和另一个相熟的同学稍微聊了聊,才知道她们宿舍从早上起来看到消息也是抱怨了一上午。其他坐着的人听见我们这样说,也都开始窃窃私语,似乎也有很多不满想问为什么。可是为什么不问呢,反而都在点头称是呢。
过了一会辅导员回来了。坐下看着我说,领导说会议纪要这东西不会给的,而且本来这就是上面的决定,就像放假通知开学通知一样,难道每个通知都得给大家这样回应吗?你们是学生,就要遵守校规校纪。而且宿舍楼本来也不属于你们,你们住在哪怎么住都是学校决定的。
我说,可是搬家的事跟放假通知性质不一样啊,这是确切关乎我们自身利益的事,为什么不可以问呢?
她语气已经变得很急了,说那你的意思就是不搬是吧?
这时候,几个默不作声的同学开始陆续离开。估计是觉得我在没事找事,怕被辅导员怀恨在心吧~
我说,我没有说我不搬,但我希望得到一个“我需要搬”的理由,为什么是我们这幢的理由。
她又绕回去,说就算知道了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呢?你能改变什么呢?
我说,可是“知道”本身就是意义。我应当有权利知道。
她说,我知道你们学法的学生就是爱较真,抠细节,凡事有这个习惯,但是我们这个工作开展balabala也很不容易要搬的也不就是你们balabala,总之是车轱辘话来回说。
我说好吧老师,那既然你们不愿意回应的话我也就不想再问什么了,好吧,那就这样可以吗?她估计是怕被抓到把柄,又极力澄清“我们没有不愿意回应”。
走回去的时候一路就在想,如果连这种时候对自己的权利没有一点敏感度,如果分不清“知道”和“知道后什么也做不了”的分别,如果不敢为权利而斗争的话…我们学法到底都学到了些什么啊。在法学院的这些年,如果说它教会了我什么的话,一定就是想要不停问的勇气啊。
回去后没多久又接到辅导员电话,她说又问了领导,选择我们这幢搬迁的原因是…(还算可以信服的理由)。估计是她怕我没得到答案再继续往上面找吧。然后她又感叹了句,知道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可是,知道本身就是意义。
#橙雨伞 微博:
// @我不是谦哥儿 :持刀挟持行政拘留5天?这啥时候的事?旁边的市民好样的
- 转发 @我是落生 : 湖北经视报道:一男子表白女同事被拒,喝酒后持刀在公共场合挟持女同事,边上几位市民看不过去,用拖把打掉了他手中的刀,将其控制后报警。女子3根手指被划伤缝针,男子行政拘留5天
感谢几位见义勇为的市民 我是落生的微博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780372005945401
有人说,坚持这是“性别议题”是为了让男性承认既得利益。我觉得是也不是。
正名当然很重要。但强调性别叙事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性别”和“治安”议题的最终走向必然相反。
性别叙事瞄准的是父权体制对女性的压迫,争取的是赋权女性从父权体系中夺回话语权,本质上是解放运动。治安叙事则刚刚相反,以抗暴之名扩充公权力,最终体现在加强警力和进一步缩减自由空间,关键字不是解放,而是严打整治。
就像美国的Black Lives Matter,之所不是All Lives Matter,除了突出黑人在现状下的劣势,是因为BLM的核心诉求是针对滥用警力和警暴,争取的是限制警权。
改成All Lives Matter后不出所料成了一个治安议题,很多白人反而以“我的命也是命”要求增加警力,保护他们免受黑人攻击。
把平权议题包装成治安议题,不只是和稀泥,而是进一步向父权体系和公权力让渡权利。
唐山某蛋糕店老板被黑社会砸店欺压骚扰八个月没人管,借着这次女人吃烧烤被暴打的东风上网实名举报,获得海量转发,骚扰者很快被逮捕,问题也立刻被解决了。
于是蛋糕店老板马上把自己微博清空,感恩政府,对公安很满意,并声明自己的微博被人用来抹黑唐山,所以全部自愿删除。对帮助他的网友们不但没有谢哪怕一个字,还反咬了好几口。
这种农夫与蛇,有困难的时候是农夫,困难解决以后就变成蛇的故事,发生频率已经相当高了。道理并不复杂,你如果真的相信政府,相信公安,那么请你直接拨打报警电话,不要上网找大家评理支持。如果你自己心里知道上网声援才能解决,那么最起码的,你不能恩将仇报。
这么简单的事,很多人不理解。老板受压力啦,没办法啊。但其它十几个举报的人没有像他那么做。还有人说,老板被洗脑啦,又不是坏人,干嘛骂他呢。这么想的人,我前20年见到很多,他们满怀热诚的帮着他人维权,现在已经死得骨头都不剩了。
人是需要为自己选择担当的。无论是在何种政体、何种情形、何种后果之下。
@Soitgoes 早就发现了。很多直男对于女人被骚扰的想象,往往是“你好有魅力啊还有帅哥骚扰你”“怎么就没有美女骚扰我”,可是一旦想到自己被男的骚扰,那简直立马跳起来。哪怕另一个男性只是精神上表白了一下好感,或者默认他们的取向是同性,问了一句“约吗”这种话。更不要说对方直接动手或者亲上去,那是只要能,他们就要一定要揍到对方趴下,还恶心得想杀人的暴怒……
特想跟这类男的说一句:
“我们女的对被性骚扰的恶心与你们被同性性骚扰时的是一样的,而且我们可能由于体力差异,还更恐惧。”
“我们不会因为骚扰我们的是‘帅哥’,就减少恶心感,而是仍然和你们一样嫌弃他们。何况真实的骚扰往往是来自某个又丑又脏又臭的男人。你们被这种男人动手动脚感受会怎样,我们也会怎样。”
“女人不会因为对方是个男的,就自然而然比你更乐意更享受被骚扰。你会有这种幻想,是因为已经代入了骚扰者的视角,至少在精神上把向你倾诉的女人也当成了猎物。”
友圈发了一条。我不指望中国性别问题能够得到缓解,至少在猪头任上不可能。短期来看只期望能通过提供比较简单且不易被criminated的方法,降低见义勇为的成本。毕竟政府不作为,我们只能奋力挣扎
由唐山事件想到见义勇为,其实见义勇为并不一定是要好心人冲上去跟歹徒肉搏,以任何方式把歹徒的注意力从受害者身上转移都是见义勇为。
新加坡不久之前发生了一件非常相似的事,持械歹徒冲进火锅店砍杀一名女性,最后“10多名目击者纷纷拿起广告牌、烧烤盘、椅子等物件扔向袭击者,成功将他击退”。歹徒想要继续攻击但是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投掷最后只得败退,被警方抓获。这件事的视频当时在网上疯狂流传,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见义勇为最好的方式。既施展了正义,又减少了自己被伤害的可能性,也帮助了受害者。
如果唐山事件当时烧烤店的围观者全都拿起烤盘签子往施暴者的头上丢,同时再有人报警,受害女性有了逃生的机会,至少不会被打成那样的惨状。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international/2022/04/15/480472
豆瓣首页在转李彦案,她长期被家暴,被打得血流不止。丈夫活生生砍断她两根手指。她找过警察妇联,没有人帮她离婚,她常想小鸡小鸭上了房顶下不来都有消防队出动救援,为什么自己连鸡鸭都不如?
某天丈夫喝醉了拿了气枪,说“我打一枪看能不能打穿你的屁股”,她在惊恐之下用气枪枪杆打死了丈夫,并肢解了他的尸体,将尸块扔进厕所。
一审二审都是死刑,在发到最高院复核的时候她的律师和女权人士为她奔走,要求法院量刑时将她长期受到的人身伤害和家庭暴力作为考量。最后发回四川高院重审,改判死缓。
“二审法院认为,李彦因不能正确处理婚姻纠纷,持枪管连续击打丈夫谭某头部致其死亡,并分尸抛尸,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依法应予惩处。鉴于本案系家庭纠纷引起,被害人谭某对本案的引发存在一定过错,李彦归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因此依法改判李彦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50507/c07chinacourts/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6/140624_china_domestic_violence
http://lady.163.com/special/sense/liyan.htm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6/c_1115091290.htm
就是讲述这么个故事的广播,已经被豆瓣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