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 来自评论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ITv3FlIjE
2006年在山东青岛的青医附院实习一年,有幸随带教老师进入过干部病房楼顶楼一次,当时受到的震撼,此生不但难以忘记,到16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反而愈加清晰。如同王局所说,完全是高档商品房的配置,病人在主卧,是一卧床老汉,有一50岁妇女陪侍,客厅还有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所谓一边看病一边享受天伦之乐。可怜普通屁民如蝼蚁般在门诊大厅挤作一团,在病房过道加床,甚至因病走投无路在医院门口乞讨!
王局这期内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父亲从我记事起,直到他退休,一直在一家市级的“干部疗养院”工作。说是疗养院,环境比一般星级酒店度假村好得多。里面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客房,套房,室内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卡拉OK,还有各种高级会议室,餐厅等等……。只要我一放假,我父亲就会带我过去玩,吃住玩都免费,如果遇到有领导干部来开会或活动,吃的更好,各种山珍海味。我在91年就在那吃过龙虾,我们那是内陆城市,完全不靠海。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那里先后改过两次名。最初叫“XX市干部疗养院”,后来改名为“XX市干部培训基地”,最后改名为“XX市党校”。我父亲一路从“科长”,做到“办公室主任”,最后做到“副校长”(正校长由市委书记挂名),虽然名字改了,但里面的设施完全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越来越豪华,越来越先进。但他们不像酒店一样对外开放并营利,他们完全靠财政,而且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空置的,光维护费就是一笔巨款
时常听到这么一种看法:牺牲少数人,换取多数人的利益,单纯算账是合适的,只不过道义上不合理。
不是这么回事。除非所有人一辈子都只遇上这一件事,才有可能从算账的角度得出这种事划算的结论。然而多数人要活上几十年,遇上的事情千千万万,只要动辄牺牲少数的做法被足够多的人接受,那么每个人迟早都会被牺牲许多次,只是牺牲的程度可能有差别。
既然仅有程度的差别,那么今天可以牺牲你的钱,明天可以杀掉你的猫,后天可以把你家的老人小孩丢进条件极其恶劣的方舱,接下来还可以让你困在着火的房子里出不来——这次乌鲁木齐着火的事情发生时间太短,我还没见过类似下面的神奇言论,但贵州大巴车上的27条人命,可是有若干爱国大V言之凿凿:如果躺平,死掉的人绝对比这多得多!
于是,每个人被牺牲的概率其实都相当大,而牺牲起来是无下限的,即便冷冰冰地算账,这笔账对于整个群体也绝对不是什么小代价。现在的情况,刚好能看出这一点。
当然,庙堂之上的那极少数人是不大可能被牺牲的。算了半天账,谁赚了?他们赚了。
看到GIF动图,广东佛山11.24做核酸发生踩踏事件。视频在微博已经删除了,搜网上只有YouTube 有
https://youtu.be/bLF0TK6ERVQ
新闻首先就是跟疫情撇清关系,笑死。
国务院客户端早上7点还能查到是高风险。
火灾半个多小时了还在拆栏杆,拆桩子,消防车辆进不去,占道的私家车有些亏电了,有些车主在方仓隔离。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是愚蠢,是贪腐,是权力,是狗仗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