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xia 以广东为例:
广东潮汕全村贩毒,中央包括广东政府派特级火力不到几天给它连根拔起突突铲平。
广东茂名全村拐卖,即“疯女人村”,该村有几十名女性疯疯癫癫衣不蔽体。广东对此事件的处理结果是将声讨此拐卖村事件的网友要么炸号要么禁言,要么喝茶。卖这个调查进展摄影集的摄影工作室被迫下架,摄影师不敢用真名都销声匿迹。
养绿植的一个偷懒小tips:
见干见湿,干透浇透,只要做到这一件事,就可以应付市面上大部分绿植了,一般来说,宁可旱一点,不要涝,一旦沤了根就很难救回来了
可是新手很难掌握浇水的频率,要么浇太勤,要么干脆忘了,要么虽然没忘,但就是拿不准该不该浇,这时候怎么办
查查的办法是:养一个风向标植物
它的特点是,缺水时会有明显的征兆,叶子下垂,植株萎靡不振,但一旦给上水,很快就能焕发生机
我家的风向标植物是变色木和银脉爵床
风向标植物不缺水则不浇水,而一旦缺水,就一口气给所有植物都浇上
如果养的有发财树,多肉之类的耐旱不耐涝的植物,略作区分
时间长了对浇水的节奏(掂掂盆,摸摸土)就能大致心中有数了
劳动的才是值得尊敬的妇女,那因为性别歧视找不到工作的呢?照料家庭生儿育女的呢?花自己的钱想让自己过好一点的呢?失去了劳动能力的女的呢?女的受歧视到底是因为不劳动,还是因为劳动的价值被抢走被污蔑?
官方语境里面的劳动妇女最伟大,就是小肥羊火锅商标上那个乐呵呵开心笑的羊。
微博此刻热搜第一名的#国家医保局回应患者15天必须出院#里面的评论区非常精彩,实情令人触目惊心。医保部门假惺惺地向公众承诺报销多么自如、看病多么实惠,声称没有不让患者报销的规定;另一面,不知是哪个或哪些行政管理主体设置了不成文的行政潜规则让各级医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缩紧报销额度,把这个作为医院的kpi,超出这个不成文的报销额度就要以类似kpi不合格这样的逻辑对医院处以罚款,超出额度部分要医院自行垫付,院方为此只得把限额再分到每个医生头顶上,医生主治的所有病人报销的总额度如果超出了Ta分到的限额,就要提升自己垫付这部分超出的保额,每个病人的报销诉求都是正当且合规的,但在医生那里,所有这些合规的报销额加起来如果总额超了,就要自己垫钱,于是只得限制病人住院天数,病人只有每15天换到一家新医院才能继续使用医保。限制用药选择。评论区里医生们公开拆穿医保局宣传上的两面派,目前还未被和谐,同时评论区里的病人和病人家属们表示,有植物人为了用到医保不得不每15天转院一次的,有本来恢复良好的病人因为频繁转院导致反复感染的,有术后人还躺着起不来就不得不转院的,有医院因为罚款太多发不出工资甚至负工资的。
@normanzxy 秦晖老师有个观点犀利地说明了这一点:福利是大政府应该做的,让民众对发放的福利感恩戴德,并且这个福利的发放与收回民众并无决定权,那这不是福利而是“皇上的恩赐”。
所谓“塔西陀陷阱”,不如说是“塔西佗指标”。也就是说,并不是“无论公权力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理解为坏事”(这是从公权力角度的上帝视角,而且还说得好像公权力挺委屈似的),而是从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把缺乏问责机制的公权力的一切举动都理解为坏事”,几乎总是对的,即使在具体的问题上不对,在整个背景上也是对的。什么意思呢?因为公权力既然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任何政策都有受害者和受益者,但是即使你是受益者,也必须清楚地知道这个大图景是什么,否则你的受益也是不长久的。简单说就是,一个无须向你负责的公权力,就算确实对你做了些好事,你也要知道它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坏的逻辑。比如最近说要销毁涉疫数据,对保护个人隐私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你冷静点想想——他们什么时候在乎你的隐私了?现在为什么大张旗鼓把这个拿出来说?是不是很奇怪?可是,如果你把这看成是“抹除涉疫记忆”的一部分,就非常合理了。因为现在大流行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按理说下一步就是问责了。当时兵荒马乱你干嘛都行,现在既然太平无事了,就应该把数据拿出来一个个对,看看你当时以紧急状态为名到底干了些什么,有多少是在浑水摸鱼,甚至有多少是在伤天害理。像这种翻旧账的事情,本来就是专家/记者/议员/公知/境外敌对势力的本职工作。而数据和信息又是个神奇的东西,就算单独看起来无害甚至有利,只要串联起来用别的角度一分析,就可能把你干过的坏事还原出来。你想想这对公权力而言有多可怕?而要避免这一点,就得让“旧账”彻底消失,让你翻都没得翻。现在他们就在做的,就这个事情。但是做得太猛,又会引起反弹,所以要一点点悄悄做,或者是打着诸如“保护隐私”这样的正当光明的旗号来做。比如“核酸检测”这个tag就悄悄消失过一阵子,引起舆情之后才恢复。说明他们一直在努力。至于你的个人隐私,这并不重要,你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