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候跟家里人就最近封城的事情吵起来了,典啊,不想生气的不要看。
@ShrimpZhou 唉 他們自己經歷一回就知道了
我们援沪的菜,还真的被这些王八羔子给卖了🥵
《大连组织800吨蔬菜紧急驰援上海,已分成16万个蔬菜包》https://mp.weixin.qq.com/s/lXdN6D62v3PrkqBlcPirWA
小宝宝林酱 说:
我觉得可能不在上海的人没能很深刻理解“朝不保夕”四个字。
就是如果你家楼下有超市偷偷开门,你也不能说“没关系今天还有吃的,明天再买吧”,因为明天超市可能就被举报工商关了,你就买不到了。
如果你家现在暂时还有不少吃的,你也不能说没关系这些东西挺足够的,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能买到东西是哪天,所以必须每天都寻找机会。
如果你今天看到香蕉18块8一斤你觉得太贵了,实在想吃了再买吧,那可能实在想吃的时候就25块8了。
与此相反,也很可能出现你前一天刚买了些食物第二天社区就发来物资,因为怕坏又要赶紧吃的情况。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不知道超市能进到什么、价格几何、能营业到几号几点,你不知道小区里会不会有阳性、哪天出现阳性、是不是自己阳性,你不知道有没有物资、什么时候有物资、物资是什么,你不知道能不能解封、什么时候解封、什么叫解封。但你必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做出各种决策。
而这仅仅是我,一个小区至今全阴、家楼下有两家超市偷偷营业的人所要面对的情况。
说一点斗争手段吧
不管是之前杀猫杀狗的时候,还是这回下跪什么的,都有指责不反抗的,也有指责指责不反抗的…………我觉得还是说点实际的吧。
1. 说“要动我的xx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的,在我看来就是非常不了解党,可能在有些国家自杀绝食还有点用,但对党来说,用处不大。许志永十余年前被拘捕要给他扣逃税漏税的罪名时,也公开说绝不认罪,结果怎么着?党直接用他公司里的员工来威胁他。天津港爆炸的时候,很多受害者(周围被炸的民居的业主)不愿意迁十分不公平的和解协议,直接被以让家人亲戚丢工作威胁,有受害者在微博上说“白天看阅兵热泪盈眶,晚上看和解协议默默泪流”。可能有偶尔个别执行者确实怕你自杀,但你真死了,其实也不会有多大动静。
2. 那么党,或者说几乎所有施暴者,怕什么呢?怕“我要杀了你”。我觉得大家不用轻飘飘说什么这样那样的话,确实横下一条心觉得活不下去我情愿死的话,不如先杀一点人;有时候也许不用杀人,表现出要杀人的心了,可能还管点用。比如长沙税务分局的爆炸案,确实让长沙的公务员那之后办事态度好了很多。不要来跟我杠什么暴力袭击无辜者是不对的,你可以去跟施暴者们讲道理。
很悲哀我们这个世界是这样,但是它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新冠病毒的战争隐喻及其后果』
以战争话语体系应对疾病,既歪曲了对疾病本身的认识,加深了人对于疾病的恐惧;也将患者妖魔化,割裂了人群;同时由于人为抬高,而导致科学问题变成一个政治乃至道德问题,对于科学探讨百害而无一利;所对应的个体利益受损又被视为理所应当。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都曾出现,然而此次在中国又有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官方的有意引导,也在于其强度更是达到了不允许任何怀疑的程度。其背后原因,我仅用苏珊·桑塔格的一句话即可说明:“极权主义政治意识形态试图强化人们的恐怖感,一种外来占领迫在眉睫的危机感,这有利于它们自身的既得利益—而重大疾病是可资利用的材料。”对疾病的恐惧越深,就越可被操控,这正是中国官方利用战争话语体系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厘清、暴露这样的语言,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https://blog.pullopen.xyz/2022/04/14/covid19-and-language-of-war/
备用地址: https://blog.pullopen.workers.dev/2022/04/14/covid19-and-language-of-war/
家人从上个月起入境隔离在上海,至今已逾一个月,尽管早已超过应隔离的天数但仍困在酒店无法回京。由于回国前动了个手术,已经到了不得不拆线的地步,但医院需要持核酸证明才能给拆线。今天终于在三番五次跟酒店交涉、签承诺书的情况下得到出门做核酸的批准,但要求一定要坐车去,因为“人不能在路上走”,尽管核酸检测点距酒店仅700米。于是家人给各个部门打电话询问能不能有车来接,要么打不通,要么根本不理,找了警察也交涉无果,一个多小时毫无进展。终于在酒店大堂听到一个阿姨不知道通过什么门道联系到了有通行证的车载去做核酸,上前交涉一番终于获准随同,司机要价800元。700米,800元,而且还是求爷爷告奶奶才得到的机会。这是今日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