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深圳开始上门推广粤居码了!!

刚刚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来敲门,让我扫码注册粤居码,我问:这有什么用?

他:这个可以用来当电子身份证、居住证啊,以后你去图书馆什么的就直接亮码就可以了。

我问:可以不注册吗?

他说可以,不强制,还让我先拍个照片。

我拍了照片,继续问:会不会以后那个电子哨兵就用来扫这个码?

他很自然回答:那也有可能啊!

我:我还是觉得没什么用

他:这个就是用来代替网格的,你注册了这个,以后网格员就不用经常上门来问你们家几口人这些问题了。

我:总的来说,就是对你们管理人员有用,对我们没什么用嘛。

海珠區康樂村,據說是昨晚今晨,有被封控民眾衝卡。

對那邊情況熟悉的家人稱,那邊聚居的大部分是來廣州中大布匹市場從事布匹和配件生意的「湖北佬」。

显示全部对话

”一条人命换来了深圳大学的解封”,一位网友这样评论。

在所有同类照片里,深圳大学这张是最让人震撼的,因为它足够平静,平静得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痛苦。

#长毛象安利大会

给友友们安利一个聚合媒体网站。

重点是它能免费看华尔街日报和端传媒全文!!!

华尔街日报:agora0.github.io/news/wsj/

端传媒:agora0.github.io/blog/initium/

而且远不止这两家(见图1, 2)

除此之外,他们还办了一份共和报:agorahub.github.io/pen0/ (见图3)

我在广州连读书带工作八年,四年大学城岛民,四年河南市民。疫情之后我去了很多地方,在杭州东站经历清零审查的时候我特别害怕不能赶上飞机回家,夜晚终于落地到了白云机场,不用扫码,不用排队,不用捅喉咙,工作人员面目亲切,大大方方回家去,我才松了一口气。想起我学会的第一句四川话是「口罩戴起」,在成都第一次在打车的时候被要求查验健康码,在昆明走几公里路去找核酸点,还有很多天南地北的朋友受困于防疫政策活在朝不保夕的忐忑和不自由中⋯⋯我才意识到在全国高流动性的特大城市里,广州始终是清零运动中的一个缓进者。社会上的民生秩序从来没有受到防疫政治的深度影响,基层对待市民的态度也算善解人意。政府一犯错误,市民会上网问候你全家,听不听和改不改是另一回事,至少表达是到位的,因为广东话仍然保有审查规则之外的自由。所幸三年来不知什么是新冠旧罐。很可笑,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广州还是给我一种以「有饭食、有公开」为基本公共价值的幻觉,家在这里,语言在这里,同党在这里。还有在中国境内生活仅存的一点文化认同和精神安全感。昨晚十一点落楼丢垃圾,楼下水果档老板还在摆摊,有姨姨问咁夜仲唔收?老板笑,偷偷摆。白天不给摆。姨话,班死铲,咪鬼理佢哋,有咩理由唔俾人揾食。有这样的街坊,多少觉得安心。然而昨晚凌晨海珠发通知公布「加强防控」,今天所有外卖商超已经停业售空了,我又看到有人跳楼。有人游水过江被抓。有人凌晨三点在沙园市场排队买菜。萝卜10圆一根。粟米10圆一条。豆角20一斤。鹤洞大桥漏夜封桥。本地人埋怨城中村「低端人口」引发疫情爆发。这一切和我妈讲,我妈说,有菜抢你也要去抢,保命紧要。「保命要紧」,点会咁,又为乜呢。深圳、上海、杭州、成都,没有一个城市是为防疫而生的,它们都以某次特大病毒爆发事件为拐点,逐渐泯灭「人性」,变得无情。广州的那个拐点会不会已经来了呢。文明路上有晚风吹到我心碎,黄花岗找不到焦距。长堤大道里再追,海珠区今夜咖啡店失爱侣。

显示全部对话

我做汤面或者汤,别人总是说特别香,没啥特别秘诀,就是倒炝锅——把葱花用盐、酱油、胡椒粉和香油、醋等拌一拌,临出锅的时候放,热汤一冲特别香,大葱小葱都行,没有的话洋葱切薄也行。问了下粤菜,东北菜都没这种做法,估计又是华北特供,大家可以试试,哪怕做阳春面煮方便面都特别香。

今晚和妈妈打电话,她说青海的疫情防控已经彻底崩了,西宁城西区有个菜市场前几天封了,3000多个人被封在里面,每天只给一顿饭。我说,“这不就是让大家等死吗?这种事情不值得一个热搜吗?为什么没有一点风声?”我妈说,“就是在让大家等死啊,什么热搜,转头就说你在造谣把你抓起来。”她又说,“西宁的方舱现在都扔着不管了,等着里面的人自生自灭,所以你要学会自救。”但我确实想不出自己要是倒霉,哪天变阳了,该怎么自救。龟缩在家里硬抗过去。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反而出去被“治疗”的人,可能最后命都没有了。结束通话后我去微博上搜了一下,关于城西区菜市场这个关键词的博简直少到不正常,除了近期官方发的各种“解封”的通告,再向下翻,就直接翻到七八年前。捂嘴捂得好彻底,因为青海偏远,人少,所以就这样了,里面那么多人,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来。好绝望。

小学初中那会儿的感动中国劳模评选事迹才可怕呢。印象最深的是个高三老师,说是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放弃请假把高烧女儿独自扔家里,然后女儿出事了。没人性到缺乏逻辑的程度,请半天假送孩子去医院很困难吗?想兼顾工作就调课啊。学生少你这一俩节课能有什么影响?
以工作为名把生病受伤的家人孩子独自放家里,然后家人留后遗症了/残疾了/死亡了的,这人就感动中国了。甚至不是自己高烧不离岗然后把自己搞残了(可能工伤会“得罪”单位,评不上)。这类事迹不少,当年看这些材料能看到怀疑人生。
政府部门的感动感恩审美一直很诡异,好像什么东西在模拟人类,无法共情又强行拟态

广深跨市偷渡回来几天了,算极端测试完成了吧,总结一下经验: 

1. 必备工具。一是假健康码: alive.bar/@boop/10926590017440 非常好用并且高度依赖,可以直接访问作者demo(需要翻墙),也可把源码包下载自己部署,就一静态网页,我是服务器启用Nginx服务然后直接上传到文件夹就可以直接通过IP访问,但需要保证自己的VPS随时可访问(万一在路上突然被墙会增加精神压力),朋友使用Netlify部署也很方便。用Safari把网页保存到桌面,准备好保持在后台,惊险情况下很可靠。二是一个能帮忙提供网络服务和探路的朋友,本地或者无需隔离的外市,最要紧帮忙查看住处门口的检查程度并帮忙check in 登记,网络服务可以是借一张安全的手机卡或者就在需要的时候帮忙开热点。三是防窥膜,如果你和我一样恐惧操作假码时的动作被发现,用这个可以安心很多,掌握主动权,想给TA看时再把屏幕转过去,半明半暗的屏幕也更好浑水摸鱼。
2. 公共交通已经基本完蛋,安全出行最好是自行车和私家车,自己开车要防站在车窗边盯着查码的,打车远途贵,自行车活动范围小。网约巴士应该是现在走远途最隐秘的选择,公众号预定,市区CBD地铁站口上下车,无安检无身份证,有核酸要求,场所码人工可混。
3. 深圳到处都是场所码。场所名大多在纸上有,在网页内输入就可以完成,问题主要是需要提前输入以及电子哨兵的问题。便利店和吃饭小店的码可以无视,餐厅会看一眼(有一次一紧张点到取消直接顶着四通桥的名字就进去了orz),俱乐部(娱乐场所)也是看一眼,我们的酒店门口有电子哨兵但不用,只人工看(也不知道为啥但是这一点很幸运),商场有电子哨兵,扫场所码后必须给它查验。
4. 混电子哨兵的要点是,检查人员只负责监督你给它查验了码,而真正「查验到没有」是灵活的,商场人流量大需要做生意所以没道理把人堵住非要核验成功和人脸识别。我们试着找了一个检查比较宽松的口,码给人看,转过头故意不对准电子哨兵的扫码口,一晃而过也成功进了。
5. 最傻逼是城中村,整个社区围起,用的电子哨兵+闸机,还会分村内登记白名单人员和访客,卡口无解,我们找到的突破方法是在行车出入口附近等着升降杆抬起时跟着车溜进去…(。
6. 还有打车,深圳出租车都有场所码,扫完还可能要被司机拍照上传,不过估计只是报告已执行,并没有人查验真假。第一次坐的时候把我吓到了,因为我老花眼根本看不清楚码上写的车牌号,完全没法输入名字,还好朋友看清弄好了,只需要一个人出示就行。以后上车前要先看好车牌号提前输入准备。
7. 本次行程我一个码都没扫,从出广州前拔卡关定位到进入广州后重新插卡,基本全靠酒店俱乐部的Wi-Fi和朋友的热点联网,来回两程大巴的码一靠司机没细看二靠诚挚地跟司机说我没流量没网扫不出来你看我这健康码你看时间是真的还可以划拉只是我出门前先用Wi-Fi开好你看我核酸还是24小时(。
8. 深圳下高速没有设卡核酸,之前去珠海中山是有的,但因为公路情况复杂实际上假装停到路边核酸点然后直接开走冲卡也并没有人会追(陆路的好处+1
9. 广东的数据信息滥用似乎比别的地方严重,基本上都是手机连接基站信号留下的信息上报公安然后分发下放到街道联系。所以拔卡的原理是当一个低科技高生活的反赛博幽灵,断了网站在俱乐部黑暗小厅舞池里,听着音乐,闻着电子烟和少许烟味可能还有叶子味混杂的空气,看着昏暗红光和干冰雾气里喝大了磕嗨了狂暴乱舞的人群,有一种穿越回千禧年代的感觉。下了大巴找到指定地点吹着寒风等朋友接的时候也有,就差一张纸质地图了。拔掉卡,断掉网络,摆脱追踪,克服手机焦虑,回归生活,推荐试试。
10. 每次冲卡/偷溜检查关卡的时候我也总会有一种恐惧,哪怕我一直以来也都活得像个通缉犯,但还是会下意识地有一种来自多年教育和社会恐吓下对「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的恐惧,但实际上能怎样呢,不戴口罩也好,拿着假码修炼晃动的速度和角度也好,偷溜狂奔冲卡闯关也罢,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追捕每个偷溜而过的人吗,这些关卡在他们自己心里可能也就是无数关卡中的一小个所以笃定没事,可我只是想去一个去年来的时候还畅通无阻从路口走进去只需要二十米可到的好吃的小食店啊。

新疆人室友家在乌鲁木齐天山区,今天聊起来,说他家那边足不出户的封控三个月里,反而基本上都阳性完了,他很多亲戚都阳了(我:什么特色群体免疫?),数据都是假的,另外社区网格员工作人员也都阳了,换了七八波,隔离点的条件极差,饭菜从来都是冷的,另外似乎还有地点的区别,像他认识的汉族一般就隔离到学校宿舍,不去集中营。然后他讲新疆的负面事件基本都爆不出来,比如他亲戚的同事得了脑溢血去了四个医院都不收死了,直接烧了,亲人都不能见。封控太久,没工作的想逃也逃不出去,出疆遥遥无期。南疆那边据说更惨,有的没饭吃的想逃被赶回去,他讲前几天马兴瑞去哈密那边视察,就下指示,加上近沙漠地区安检,务必保证不让一个人逃出去#新疆故事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