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今晚居住在广州海珠区凤和康鹭片区城中村的湖北籍务工人员大规模聚集,冲击封控围蔽,与防疫人员及警察发生流血冲突。传闻湖北籍居民计划围堵海珠区政府,特警已经进场。

鹭江、康乐一带城中村的湖北籍居民主要为附近中大布匹市场商圈从业人员,两村占地约1.1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为10万以上,自本轮海珠疫情爆发起一直是封锁区,至今有3万以上居民被转运异地隔离。今天看到三件事,一是凤和经济联合社发通知要对区域城中村进行整改治理,要求居民凭医学证明返乡及投靠亲友,待城中村治理完毕后再回归。二是财新网报导 photos.caixin.com/m/2022-11-14 ,康乐村数十名在外地解除隔离的居民返穗后无法进村,只能露宿街头。三是一名男子在封控区的马路边持续下跪拜求,旁边有女性抱着一名男童等待,据传事因是孩子高烧40度无法离开封控求医,视频画外音听声口都是湖北籍居民,封控口外有多名身着防护服的辅警对男子行为视若无睹。

昨日下午,广东省湖北商会发出内部通知,暂住在海珠区封控范围内的湖北籍务工人员,可凭连续三天24小时核酸绿码,免费乘坐大巴或高铁返乡,不被劝返。

微博实时都是本地人在辱骂湖北人。指责他们罔顾防疫管理随意行动,哄抢物资,不配合核酸采集,隔离不愿住体育馆要求住酒店。还有「暴动」、「前有香港废青,后有死人湖北佬」等等。清零政策的恶因最终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也有本地市民说「闹比不闹好,支持湖北佬」,但只是极个别声音。看得难受,痛苦,想死。

@board
从全国关注某几个重点地区,到封控遍地开花、官方文件暧昧不清,越来越感觉到对防控状态缺乏全国性认知。加上新出台的二十条,看似做出放开姿态,但实际条例很难让人信任。
所以打算开个共享文档,记录【“二十条”出台后各地的解封状态】。目前已整理了一些来自亲友/来自微博广场的信息,欢迎象友持续补充&转发关注。
ps.该共享文档为google文档,需翻墙。如果打开不方便且不介意留下地点信息,可以直接私信/公开评论给我,我会一并整理进去
ps2.暂定的格式是一省一行,尽量写明市或区,以及时间
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

昨晚11点,打算去操场看看有没有爬行人士,结果进门就看到忽闪忽闪的巡逻车停在那里张牙舞爪,然后有安保在操场里守着。和一个保安简单攀谈了一下。
你在这干嘛呢?是等会操场要锁门吗?
不锁…你们怎么还不睡觉?这么晚来干什么?
逛逛。你要守到什么时候啊?
等你们差不多走完了。
偷瞄了一眼他手机屏幕,聊天微信群,最新一条是“操场无异常情况。”也不再多问,走了。
然后今天群里看到这个截图,感觉也证实了一些猜测,又听人说珠海校区的爬爬活动也中止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是草木皆兵啊。

深圳开始上门推广粤居码了!!

刚刚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来敲门,让我扫码注册粤居码,我问:这有什么用?

他:这个可以用来当电子身份证、居住证啊,以后你去图书馆什么的就直接亮码就可以了。

我问:可以不注册吗?

他说可以,不强制,还让我先拍个照片。

我拍了照片,继续问:会不会以后那个电子哨兵就用来扫这个码?

他很自然回答:那也有可能啊!

我:我还是觉得没什么用

他:这个就是用来代替网格的,你注册了这个,以后网格员就不用经常上门来问你们家几口人这些问题了。

我:总的来说,就是对你们管理人员有用,对我们没什么用嘛。

海珠區康樂村,據說是昨晚今晨,有被封控民眾衝卡。

對那邊情況熟悉的家人稱,那邊聚居的大部分是來廣州中大布匹市場從事布匹和配件生意的「湖北佬」。

显示全部对话

”一条人命换来了深圳大学的解封”,一位网友这样评论。

在所有同类照片里,深圳大学这张是最让人震撼的,因为它足够平静,平静得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痛苦。

#长毛象安利大会

给友友们安利一个聚合媒体网站。

重点是它能免费看华尔街日报和端传媒全文!!!

华尔街日报:agora0.github.io/news/wsj/

端传媒:agora0.github.io/blog/initium/

而且远不止这两家(见图1, 2)

除此之外,他们还办了一份共和报:agorahub.github.io/pen0/ (见图3)

我在广州连读书带工作八年,四年大学城岛民,四年河南市民。疫情之后我去了很多地方,在杭州东站经历清零审查的时候我特别害怕不能赶上飞机回家,夜晚终于落地到了白云机场,不用扫码,不用排队,不用捅喉咙,工作人员面目亲切,大大方方回家去,我才松了一口气。想起我学会的第一句四川话是「口罩戴起」,在成都第一次在打车的时候被要求查验健康码,在昆明走几公里路去找核酸点,还有很多天南地北的朋友受困于防疫政策活在朝不保夕的忐忑和不自由中⋯⋯我才意识到在全国高流动性的特大城市里,广州始终是清零运动中的一个缓进者。社会上的民生秩序从来没有受到防疫政治的深度影响,基层对待市民的态度也算善解人意。政府一犯错误,市民会上网问候你全家,听不听和改不改是另一回事,至少表达是到位的,因为广东话仍然保有审查规则之外的自由。所幸三年来不知什么是新冠旧罐。很可笑,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广州还是给我一种以「有饭食、有公开」为基本公共价值的幻觉,家在这里,语言在这里,同党在这里。还有在中国境内生活仅存的一点文化认同和精神安全感。昨晚十一点落楼丢垃圾,楼下水果档老板还在摆摊,有姨姨问咁夜仲唔收?老板笑,偷偷摆。白天不给摆。姨话,班死铲,咪鬼理佢哋,有咩理由唔俾人揾食。有这样的街坊,多少觉得安心。然而昨晚凌晨海珠发通知公布「加强防控」,今天所有外卖商超已经停业售空了,我又看到有人跳楼。有人游水过江被抓。有人凌晨三点在沙园市场排队买菜。萝卜10圆一根。粟米10圆一条。豆角20一斤。鹤洞大桥漏夜封桥。本地人埋怨城中村「低端人口」引发疫情爆发。这一切和我妈讲,我妈说,有菜抢你也要去抢,保命紧要。「保命要紧」,点会咁,又为乜呢。深圳、上海、杭州、成都,没有一个城市是为防疫而生的,它们都以某次特大病毒爆发事件为拐点,逐渐泯灭「人性」,变得无情。广州的那个拐点会不会已经来了呢。文明路上有晚风吹到我心碎,黄花岗找不到焦距。长堤大道里再追,海珠区今夜咖啡店失爱侣。

显示全部对话

我做汤面或者汤,别人总是说特别香,没啥特别秘诀,就是倒炝锅——把葱花用盐、酱油、胡椒粉和香油、醋等拌一拌,临出锅的时候放,热汤一冲特别香,大葱小葱都行,没有的话洋葱切薄也行。问了下粤菜,东北菜都没这种做法,估计又是华北特供,大家可以试试,哪怕做阳春面煮方便面都特别香。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