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关于破除“不参与政治”的迷思
一段时间之前和学校的朋友吃饭聊天,聊到政治相关话题,朋友虽然对具体事情都很关切,但还是很无奈地说“我很不想参与政治,为什么大家不能好好的过日子”。这之后我在想,不显得说教的情况下,怎样破除“政治=大型争议性事件=站边对垒=应该回避”的中国特色迷思。
上了班之后今天卧病休养突然有了新的视角。不用说到国家大事,有power relationship的地方就有政治,改变既有的power structure的行动就是activism。小到进公司男/女厕所会有清晰的指示,但没人告诉我无障碍厕所在哪;小组讨论时性别比例不同的人会制定出不同的商业目标:“普通的生活”中的政治比比皆是。公司是个小institution,政权是个大institution,运行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生活中的“一般行动/不行动”也往往就有了政治意味。在上班的小环境里,可能是:是否在会议中指出这个用词不太合适可能有歧视性;是否尊重同事自我选择的称呼;在社会里,可能是:是否消费由不负责任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无意识地传播某些政权的政治宣传。
人可以不动辄上纲上线,自认某某主义。但总不能抹除“我想要在这个组织内达成某某(不)改变”的愿望,以及为了这个目标(或为了阻止别人的目标)有意或无意之中的行为。You may not think so, but it is basically politics.
《上海研究发现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发病率 8.5%》 中国医学专家基于普通话背景儿童的证据研究,发现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在普通话人群中的患病率为8.5%,明显高于公众更为熟悉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发生率以及自闭症的患病率。DLD 是一种因为语言功能低下而明显影响儿童学业水平和终身成就的障碍,但全球现有研究非常有限,公众对于该障碍的认识也十分欠缺。这意味着在一个 40 人的班级里,就有 3 个儿童患有这一疾病。这一患病率与英语背景儿童的发育性语言障碍的患病率相当。研究发现,相较于正常儿童,被诊断为 DLD 的儿童,伴有社会情绪障碍、非语言智商水平问题、学业准备度不佳的比例明显较高。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日常亲子交流活动单一也是引起 |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7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