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愤怒,我算是全程关注了朋友做的那个信息公开申请。那段时间有其他事在忙担心帮不上忙就没有参与,朋友还是邀我进了交流群。二十天过去,徐州方面卡着期限回复,陆陆续续有朋友被叫去喝茶,最后到了组织这件事的朋友被逼停止发言、撤回一切申请。
这件事离我那么近,我实在不明白,我在学的这个法到底是什么法,这个宣传法治的国家到底在依什么法。信息公开是你自己提的,信息公开法是你制定的,我们顺民如履薄冰按你的意思走的,怎么还不行?示威不行、信访不行、行政申请不行、诉讼不行,你把内外的疏导机制都堵死难道真不害怕决堤?
最搞笑的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装作程序正义的样子,一方面用冠冕堂皇的行政辞令驳回申请,另一方面又用尽下作的手段给当事人施压。之前转过一条嘟嘟,大意是说丰县事件已经被定性为反党风波了,当时当个笑话笑了就划走了,现在看来这个传言不虚,执政党就是对民意怕到这种程度了。
这个地方每天都拿着喇叭对我嘶吼:快跑。
初高中时数学成绩基本上成为决定我年级排名的最重要指标,不管我的文科考到多高,只要数学考不出来,那就三百名开外(全年级一千人)。因而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强迫自己学数学、背大题,最终学出了深刻的数学PTSD,成为之后的我焦虑抑郁发作时的梦魇。
这份经历让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要勉强自己。东亚人所谓的“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做好”的信念,并不是在扩大你的选择面,而是在磨损你的热情,强迫你去为自己并不爱的东西付出精力,让人觉得迈过这关就能海阔天空。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道路上唯一的关卡,有人觉得容易,可以轻松跨过去,但对有的人来说,此关如高墙如山岳,那么更好的选择是绕行。在我结束高考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真正的挑战不是奋力攀越一个个人为设置的筛选标准,而是怎样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所以,看不进去的书便不翻,只能说明我与它无缘,觉得枯燥冗长的电影便不看,管它是什么影史佳作,处不来的朋友趁早断联,省去之后碍于人情不得不周旋容忍。我们要在无聊的日常中寻找到那一点热情并把握住它,即使还没有答案,也不要为了一些可量化的利益选择让自己痛苦不堪的生活。因为痛苦是可以吞噬热爱的,珍惜你的热爱,好好保存它,未来一定会成为我们生存的锚点。
I avoid love to avoid s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