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只想说,再帅再喜欢一个人,言行恶劣也直接让ta在我这滤镜碎一地,彻底唾弃 

看到豆瓣讨论wlh帅不帅,有人说色戒里不用演就很有感觉。
u1s1是帅的,但我一直觉得色戒最大败笔就在wlh对邝裕民的演绎,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出戏感,并且这个角色着实不讨喜。

还是蔡康永的访谈:
影帝讲他是一个出戏很难的人。拍《色戒》的时候,因为易先生要抹发胶,梳大背头,穿西装,他搂着汤唯走着走着,觉得自己突然间走回了《2046》,又变成周慕云了,只好叫导演暂停重来。

每次看周迅的访谈和评价也讲她出戏很难,(所以拍一部戏传一次绯闻 :0170:

鲁豫也想套一点影帝的私生活
“你难过的时候不找朋友倾诉的话,怎么办呀”
“就一个人呆着,自己做运动,喝酒”
“不跟刘嘉玲一起吗”
“我独处时间比较多,我喜欢运动,出海,女生不喜欢晒太阳”
总之是套话失败
不知道鲁豫能不能理解,两个人在一起可以一句话也不用说,证明起码是很好的朋友了。

显示全部对话

现代婚姻的绝境,走出农耕社会后,人类职业发展前景不断被拓宽,作为一个社会人,能创造的职业价值是潜力巨大的,业内顶尖精英可以盈利千万乃至亿万。但作为家庭内部的妇女,工作模式仍停留在前现代,家庭妇女没有发展前景,也不能创作出可以被精确量化的社会产值。当婚姻中一方的社会产值达到一定量,比如亿万富翁,单纯作为全职主妇的配偶想要平分他的一半财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而且必然要面临从内部到外部的质疑,“家庭劳务能创造这么大的财富价值吗?” 。如果说从经济角度回答不能,违背了婚姻家庭的合作平等性,永久地置女性于依附地位;回答能,在操作上很困难,掌握家庭经济来源者往往也垄断了分配权。总而言之,人类老套的婚姻模式已经跟不上生产力发展了。

而且我非常反对「如果不限制自由,必然走向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

我们历史地看,人类历史,一开始没有政府吧、没有学校吧,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身处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世界中呢?怎么我们就有政府治理社会、学校教育道德呢?所以说人类本来就不是天然就要走向社会达尔文主义的。

然后我再提醒一下,人类历史上,尤其是前现代的历史上,「社会达尔文主义」从来不是主流,不管中国还是西方,都是讲要做「有道德」的人;各大宗教都是讲要「积德行善」。什么时候开始居然有很多人蔑视这些了呀?现代社会呀!所以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个「现代病」啊!

所以要是说「在现代社会中不治病,必然走向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我同意,但是说「不限制自由,必然走向社会达尔文」,这个我不同意。

我非常讨厌罗翔老师的口头禅:「如果自由不受限制,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不是因为这句话是错的,而是因为这句话是个废话啊。

为什么说是屁话呢?因为哪怕你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去想一下,私有制社会能消灭「剥削」吗?他就不能啊!剥削是私有制社会的必然结果啊,私有制一天不灭剥削永远在啊!(我个人则更喜欢通过原罪来论证尘世中压迫不可避免)而剥削永远是强者对弱者的呀。就算我们在尼采的意义上来说,那也是弱者「削弱」了强者啊。所以罗翔老师这句话是废话啊,就好像「如果人运动,就会想吃饭」一样,是这样,然后呢?没然后了呀。

而且罗翔老师这话有一种非常不好的潜在预设,就是:「如果限制自由,就可以避免强者对弱者的剥削。」但是首先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呀,私有制/尘世在这里剥削不可避免啊,所以你不管怎么限制自由都不可能避免剥削呀!

而在此基础上,有些信奉者很容易滋生出一条诡异的思路:没能避免剥削,一定是因为对自由限制得不够!——到这里就可怕起来了。

比起早恋 抽烟 喝酒 纹身 打架 蹦迪这些反叛行为
不进体制 誓要远走他国 不婚不育才是中国父母最恐惧的叛逆孩子

@foner 因“中日友好年”而叫停“慰安妇国际研讨会”,在中日蜜月期打压张双兵帮助慰安妇索赔(bgme.me/@nanxuan/1074714411550 ),中共这般毫无原则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都印证了我之前一条嘟文中的观点:“在中国做社科学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只能成为共产党的吹鼓手。”“我不否认中国学者也可以做出世界顶级的研究,但只能做共产党认为有利于维护统治的维度。”(m.cmx.im/@huaikong/10667332898

简中人不承认人有正当的色情制品需求恐怖制品需求,简中女权不承认女人可以有正当的亲密关系和子女需求,大家都不承认人本应该可以不通过阉割自己的需求获得安全或者帮助。一脉相承,非常自洽。

因为高中比较好,周围同学有钱人比较多,教育又开放,我以前时常想我在拥有最年轻的脸的青春期和「最好的年纪」如果像他们那样没有顾虑想做什么做什么该有多好。现在我认识到「最好的年纪」不应该只是指青春期,人的一生不应该只是昙花一现的灿烂,而是一个慢慢积累一直在生长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应该是我的黄金时代。
我没办法改变我的出身和家庭,但我感谢我这段物质匮乏的时期,它可能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我的思维角度,但也逼着我从精神世界上汲取活着的力量和意义,逼着我积极思考我的人生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用梁鸿的话说,这是一段游荡的时期,看似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但以后的我会感激。

显示全部对话

为什么网抑云每次陈婧霏的深蓝听到‘温暖(听着更像‘玩弄’)我’就自动闪退。。
重启更新卸载重装关机重启皆无济于事,这也是个敏感词了??????? :azukisan024:

我是觉得26岁追求16岁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控制和道德问题,其中被隐没的是基于偶像光环和浪漫叙事下的恋童癖行为,也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成年人对身心发展都不完备的未成年人的控制和胁迫;在这其中成年人既没有道德也很阴险,只是利用自己的阅历和社会地位去挑选合适的猎物,忘年恋恋到了缺乏很多能力的未成年头上,只能证明这个男的是蓄意为之。
而指责女方或者感慨她的选择就更没有意思了,你在十八岁时候填志愿都需要被父母影响掌控,又如何能够保证自己十六岁就能从这种全方位的控制中脱身而出?这种消解是危险的。

但怎么讲,如果“不爱”叫做骗婚的话,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婚姻都是骗局。
婚姻和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两回事。

中国很多灾难,由于混乱与粗放管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实死亡人数。根据维基百科对多个口径或研究的汇总:南京大屠杀目前被广泛认可的遇难者人数在4万到20万之间;三年大饥荒遇难者人数,中外研究人员的估计在1500万到5500万之间。外国政府导致的灾难,中国官方一定拣最高数字的说,却不许质疑;中国政府导致的灾难,比如三年大饥荒,中国政府甚至从来都没有承认过这些死者是遇难者,只含蓄地承认“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不仅数字拣高的还是低的说是政治问题,哪个灾难要你铭记哪个要你遗忘是更大的政治问题。

显示全部对话

结婚对女性真的是一场豪赌。男权社会中的婚姻对女性有太多系统性的风险:男方父母、就业歧视、生育带来的母职惩罚、家庭暴力、想离婚不得或者女性二婚歧视。所以我非常理解很多能经济自足的女性恐婚不愿进入异性恋婚姻,宁可放弃亲密关系。尽管很多风险是社会结构因素,不是男性个体带来的,但若有女性愿意冒着这么多风险和自己进入婚姻,那真的说明她对你足够信任,男人多做点多让步也是应该的,这也是对信任的回报,也是一种补偿正义。

显示全部对话

看完李女士的公开信
简直一段接着一段的trauma trigger
一百对中华夫妇一个故事,必然有被牺牲的老婆,必然有召妓出轨,必然有三年抱两,必然有婆婆媳妇双面胶老公隐身人
现在只希望她分到很多很多钱,越多越好

有一种观点主张,婚姻中既然男女平等,那么就应该责任平摊,或者谁出钱多,就多享受权利少尽义务。其实这是把男性获得的社会优待延伸到家庭里来剥削女性。因为工资性别差异的存在,使得同样职位同样付出,女性得到的收入据统计只有男性的70%多。何况,有太多无薪劳动都是女性在当冤大头默默承担。所以基于一种补偿正义原则,男性不应在家庭里要求权利义务平等,而必须多承担,才可能实现对女性的尊重和所宣称的男女平等。

显示全部对话

Of course
明明是现代劳动生产制度下的性别暴力事件
明明是女人从未成年开始被机关算尽吃干抹净的共谋
在你国眼里又变成了一个“瓜”

我觉得举报老师那个最贱的不是他这种把课堂内容录下来公之于众的行为(事实上如果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下我觉得没什么,可以拿来讨论),但在国内这种「一党制言论审查严格和舆论一边倒的」环境下,特意把课堂内容截取能引起政治审判、“拿50w”的那部分发出来,实属下贱的贱人一个。
就是,他清除知道国内的单一主流声音是什么、知道什么能引起争议、知道什么“正确”、知道自己可以轻轻松松稳站爱国道德高地。
那这种行为和文革红卫兵的区别在哪里?

李靓蕾爆出王力宏这个事情…表面上金童玉女的叙事,内里腐朽的异性恋婚姻制度、阶级压迫一起蚕食、物化人。
透着一股把人reduce成生育机器的恶心劲,更可怕的是这个社会标准认为这种无回报的劳动和身体付出是很自然的。
最后又回归到“女人要擦亮眼”“提醒后来的姐妹”的叙事上,就是不反省婚姻制度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