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runrun ,最近打算和朋友一起做完全完全以润为导向的留学和求职咨询。主要以欧洲(尤其北欧)的留学申请以及毕业后的求职辅导为主,表格里暂时列出了瑞典的这几项,希望有意向的朋友能告诉我除此之外你想了解的其他内容。
我不允许还没有友友看过这部《封神演义》
@快乐的干脆面君
没别的事,给大家说段相声吧。
甲: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乙:诸位好久不见了!
甲:确实好久了,最近一次见面还是2019年大家不戴口罩的时候,后来再见就只能见着俩眼睛了。
乙:害,那不也是心灵的窗户嘛。
甲:您最近还好吗?
乙:好着呢!
甲:核酸还阴着吗?
乙:阴着呢,身强体健!
甲:精神还阳着呢?
乙:阳着呢,乐观开朗!
甲:说话还阴阳着呢?
乙:阴…呸,你才阴阳怪气呢!
甲:今天能站在这儿跟大家伙说相声,实属不易。
乙:确实,大家都是大老远赶过来的。
甲: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顺着网线,在我们的直播间欢聚一堂。
乙:嚯,弄半天我们搞的是线上相声啊。
甲:没有办法嘛,特殊时期,大家不要聚集。
乙:确实。
甲:发弹幕的朋友注意间距,尽量保持一米。
乙:您家里屏幕挺大的…
甲:新进入直播间的朋友,请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乙:这也没啥用吧!
甲:你不懂了,这叫端正思想,树立信心,关注政策,保持学习。
乙:来劲了这是。
甲:更重要的是时刻提醒自己:小王八驼着个大王八……
乙:啥意思?
甲:——上头有龟腚。
乙:嘿,多新鲜呐。
甲:而且还要紧跟实事,了解变化,随时警惕大王八走了又换了个王八……
乙:什么意思?
甲:——上头有了新龟腚。
乙:都哪儿学的这么损的歇后语!
甲:都说了你不懂了,这两个月没见,你可能都已经跟不上我进步的步伐了。
乙:怎么,我在外跑着,你在家关着,你还比我进步了?
甲:古人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这不是关起来了,我是“静默”了。
乙:哟,您还想着一鸣惊人?
甲: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你在外面逍遥快活,我在家修炼自己。
乙:请问您是怎么修炼的啊?
甲:简单。挣不了钱,出不了门,吃不了饭。
乙:敢情都是被动修炼啊!
甲: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磨砺人的精神。一个人物质生活越匮乏,精神生活越丰富。
乙:小嘴一套一套的啊。
甲:我最近呐,在考虑写个剧本。
乙:您还搞起了文化创作?
甲:那可不,我已经开始联系各大公司,准备拍一部现实主义都市励志情感电视剧——《封神演义》
(1/2)
我们经常说,大家缺少的不是反抗,而是组织。这个注册小号抢首评给自己捧哏敲边鼓的行为,就是一种“组织”。它引导了看法,让“第一个表示支持”的顾虑消失,极大地降低了其他同样意见的人表达支持的门槛。
组织是为了有团队合作,暂时没有的话,我们就创造自己的团队,没毛病。
当然有效,他们搞水军减刑犯就是在干这个,哪怕活儿干那么糙,也起了作用。
而且我觉得大可以降低对开小号对自己表达支持这件事的道德洁癖——一人一票都没有的地方,开个小号支持自己说过的话有什么问题?我难道不配支持我自己?我觉得自己说得确实很对有什么问题!
@[email protected] 下辈子怎么还在当人呢,如果真的有下辈子那我希望没有下辈子
@normanzxy 好好笑,真的是这样
@somset 建议直接把自己装安全舱,biu一下弹射至外太空,茫茫宇宙干干净净,可不敢让百姓碍了大老爷
今天看到许章润先生的《世界文明大洋上的中国孤舟》,觉得他这个比喻形象极了。
很多中国人一直以为自己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几千年传承的文化博大精深,自以为自己应该是世界的“中心”,幻想有一天再回复“万邦来朝”的盛景。
但是把视角拉远,整个世界的科技文明浩浩汤汤,不断进步,而中国,却固步自封、反反复复地陷入兴亡轮回的苦难,如一叶小舟,在急流中打转,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中国人有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的人民我不好说,但,中国欺负、压迫、奴役自己的人民却是千百年来铁的事实。
我们的民族苦难深重,可是,有多少苦难是我们自己人造成的?
我们一直骄傲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一直自豪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有多少人想过,这些成果并不是某个党“让人民吃饱了”,而是我们吸取世界现代科技、工业文明的成果,是人民自己的血汗换来了温饱。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为打开国门、与世界联结的结果。可是现在的中国又开始要封闭与世界文明沟通的大门了。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可以同患难,但是无法共富贵,因为这个社会一些人的富贵永远是建立在对另一些人敲骨吸髓的基础上的。
如果我对一个个具体的中国人还能有感情,但我对中国这个国家机器,已经绝望了。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国家会作多少恶。记得以前有豆瓣上的朋友说:“这个国家就是做好事千疮百孔,做坏事滴水不漏。”
别的西方国家如何我不清楚,就我身处的德国,疫情中实施的措施,都是给民众以实惠和保护的:因疫情造成的封锁让一些企业蒙受损失,于是国家就出台“短期工作”政策,居家不工作的员工的工资不再由企业发放,而是由政府发放,使员工实际收入不会出现骤减,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得以存续。而企业自身也能得到国家相应的补助。现在德国又推出了三个月的9欧元全国月票。这一个个的措施,都让个人和企业实实在在的受惠。
而中国,我就没看到它实施了什么让人民受惠的措施,只会限制人民的自由、摧毁现有的经济。而这一切都尚未结束。将来还会糟糕成什么样?拭目以待。
@wrightfu1 是的。所以習近平不得好死。
毛象也存一份名单…
2021.5.22——2022.5.22,甘肃白银景泰县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事故一周年。
该案的事后调查可以用愤怒到可笑来形容。除了第一责任人在事发后同年6月9日自杀,其他全部涉事人员都是开除、记过等各种“不痛不痒”的后续,几乎无一人判重刑。就跟去年东三省大停电,造成近二十人一氧化碳中毒,甚至出现死亡的大案…如今也被“看得见的手”有意识地轻轻揭过,荒谬至极。
在名单里又看到了张凤莲……操,内心太难受了。她的命运真的太过坎坷,甚至可以用凄惨来形容。因为意外怀孕,她超生了二胎,被迫丢了体制内的工作,不得不跑马拉松糊口。结果又在她本人被辞退再就业成比赛选手的时候…国家又陆续开放了二胎、甚至三胎政策。
国家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没了;国家要改一个错误,一个人的一生也这么没了。
如今还有谁会记得她的悲剧…再为她的不平鸣冤呢?
去岁不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