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lithium 附上听译,如果有错漏还请指出。

主持人:卡塔尔的草地——但此时此刻,值得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

传到我们面前的图景,是这几十年来不曾在中国、至少是中国大陆见到过的。如此大量的视频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这一事实也值得注意——显然审查制度没有跟上删除的步伐。

*切换画面给驻北京的记者*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记者:今晚在北京街头,人们唱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们在抗议极端的清零政策。

“不要核酸要自由!”

记者:他们带来鲜花,点燃蜡烛。引发抗议的导火索之一是该国西北部的一场公寓火灾。至少有十人在事故中丧生。这引发了愤怒的风暴,人们认为由于隔离政策,这些居民无法离开燃烧的房子。全国数以百万自身也处在封锁状态中的人们扪心自问,换做自己,是否能在火灾或地震中逃生。

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在北大和清华校园集会。这是中国最精英的两所大学。由于隔离政策,学生们已经数周不得离开校园。

不仅在首都,在武汉和兰州,人们也纷纷走上街头。(解说画面)人们将怒火发泄在核酸亭上。

“习近平,下台!”

记者:人们在上海这样喊道。尽管中国每天报告的感染人数都创下新纪录,但政府继续顽固地坚持极端的清零政策。于是人民开始保护自己。

一张白纸,它们成为抗议的象征。因为上面写的内容会成为警方的证据,更危险——考虑到在中国,光是走上街头抗议,就已经足够危险。

我们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被警方拘留。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人们试图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我们只能希望,中国政府处理国内出现问题时,不要像独裁政府那样作为。

便衣戴n95。。。。。。太典了。。。。。。。。

连续瞻仰昨天昨夜各地行动的视频,除去共性的悲壮、肃穆,某些点真的很有地方特色。
上海:总体挺文明讲理,年轻人居多,感觉很洋气。
川渝地区:野且狠,似乎嬢嬢们战斗力很强。
武汉:不愧是革命老区。
“能让你在上海成立,就能让你在上海结束”,这话狠也妙,总就有点微妙的错位。但武汉人说“我们打响第一枪,还可以再打响一次”,就很对味。
北京:发疯。
警察:“你们在喊什么?”北京人:“我们在喊我们要做核酸!”“不做公民做奴才!不要自由要核酸!”
“我要被封控!我要做核酸!”
当然还有跑步大哥:“出门条?我要进来!”“我跑出去,再跑进来~”“我还真有病~”“我是不是能随便出入?okay~!我一会儿还跑出来!”
总之,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同胞”这个概念。

BBC记者在上海被捕、被警察踢打。
“抓他是为他好,怕他感染新冠”

27号晚上七八点被抓的一批大概率都在斜士派出所!!! 有相关失联人员可以去那里要求放人!

显示全部对话

“站住,你们拿的什么花?”
“玫瑰”
“哦红色的,行你走吧,不是白色的就行”

今晚在武康路安福路的真实警民对话

我真的崩溃哭了,我在看世界杯今晚的比赛,看的是德国ZDF的频道,就在刚刚半场休息的时候,没有广告,没有宣传片,女主持人用德语介绍了我们这几天的抗议活动!女记者在北京的现场带来报道!摄像机下的视频是4k高清!亲爱的同胞们,我恳求大家一定不要因为抗议过程的阻碍而灰心丧气,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发出的每一句呐喊都会被听到,都会得到来自全世界的回应!第一步很难,每一步都很难,但只要我们去说,去做,哪怕我们只是沉默地立于这寒夜的冷风中,我们也没有辜负任何人!

萌啊 

后巷内,鸿俊听完李景珑所述,满脸通红,既兴奋又好奇,问:“真的?”
李景珑这辈子再也不想朝鸿俊重复一次刚刚说过的话。
“对谁都不许说!”李景珑勒令道。
按理说鸿俊已年满十六,大唐民风开放,而长安少年十三四岁便算成年了,逛平康里乃是寻常事,李景珑平日带龙武军部下亦不禁止他们讨论。然而在面对鸿俊时,他的内心忽然升起一股奇怪的罪恶感。
“这么好的地方,你为什么不来?”鸿俊问。

显示全部对话

萌啊 

“不喜欢什么?”鸿俊回头看,两人贴得甚近,李景珑便不自然地稍稍朝后一让。
“不喜欢这种露水姻缘。”李景珑答道。
这话鸿俊大约能猜到其中之意,李景珑便诧异道:“你怎么什么都不懂?莫说你爹娘,那鲤鱼妖就没教过你?”
“那你给我说说?”鸿俊忙竖起耳朵,越是神神秘秘,就越是有兴趣。
李景珑:“……”

接下来会是轻微让步、分化瓦解、秋后算账。他们太擅长这个了,所以到「分化瓦解」这一步时,请男女老少同胞们都记得,我们并非彼此的敌人,我们对抗的是同一种东西。

11月27日晚,上海乌鲁木齐中路,工人被命令将路牌撤走。拦不住群众,就给此地改名。

显示全部对话

吃完晚饭已经去冰箱看了三次 还好里面没有任何半成品

真实案件折 

妈呀居然在抖音刷到这个。。。当时看了一点点视频真的饭都吃不下 现在还会午夜梦回 堪称童年阴影真的
看评论居然好多人也看过 然后有人说12年那时候网络还比较四通八达

各地的抗议中都出现了四通桥标语,这真是我未曾想到的。我本以为那是一块石头投入了漆黑的深海,在中国境内再无回响。但是没想到它在这么多人心中播下了种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今天再去看那个标语,写得多好,“要……不要……”,和官方话语体系的“既要……又要……”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要一种确定性的生活,要一种积极的生活,不是在你们居高临下,逻辑不清,不敢负责,反复横跳的政策中被摆弄。

今夜難眠,我要與不畏強權、熱愛自由的人們站在一起。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