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其实之前心态还是保持的很好的,毕竟从大学就一直远离家,该开心开心,该怎么过怎么过,甚至还会开导女朋友,觉得自己很洒脱。
可能是因为临近人生重要路口,现实就这么明晃晃的摆在你眼前,不得不顾虑的事情多了起来。
以前总觉得等出国了逃离了就好了。现在想想全都是问题。怎么跟家里交代?怎么给我爸养老?我真的能做到,并愿意做到反孝吗?
不会忘了锁链女的,我昨晚睡觉的时候还在想她。想她正常得活到12岁,然后每天被毒打、被强奸、被监禁、被拔牙……不停得生畜生的孩子……经过这么多年非人的折磨,她的心智是怎么成长的呢?她知道抓紧一切机会为自己争取,第一次有人来录视频,她就说出“这个世界不要我了!”这样惊人之语,拍视频的人要走,她绝望地说“大哥不要走。”视频中她手中拿着一把筷子,我一直在琢磨她为什么要拿一把筷子,那是不是她能拿到的最硬的东西。后来看到有又去录视频的爱心人士说,她用筷子摆出“川”,还摆出“11”,自己在后面画上一个“0”,是想她们能帮她打“110”求救吗?她还在视频中控诉:“这一窝都是强奸犯!我就是个妓女!“在丰县的医院里说:“让我走吧!”她多么聪明坚韧,这么些年,没有屈服,没有认命,更没有疯,她抓住一切机会想要自救,想要自由。
在医院人家提到她那么多“孩子”,她说:“往事不摆了!”她这样一个女人,这么多年,心智是怎么成长的!说出这么多让人动容、让人心痛的话。她现在怎么样了?会有一天能自由吗?我祈求上天能给她一个机会,我也相信中国会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她自由后能帮助她,我相信她没有疯,自由后能慢慢地过自己的生活,一定会有很多人想帮她的啊!让她有一天自由吧!
锁链女、铁笼女、地洞女……至今一个也没有救出来,想去救她们的,我听说的,倒又被抓进去好几个。这是怎样的暗无天日啊!
@Lebensmude iOS我用的tooot,不知道android有没有?
@blackboxes 其实我也觉得蛮好用的,不过确实会有量少的时候展开变方,拉出来有点疼的问题
@Lebensmude 我觉得web上转发和回复的icon真的很容易混淆!!!我一开始每次都要来回确认好几次lol 后来用了手机上的app就不会混了哈哈哈
@Lebensmude 猴!!试试!
发现「后续」这个 APP 还在更新,iOS only,图标很好看
这是一个以时间线方式在重大和热点事件发生后追踪所有同一新闻事件的持续进展和报道的工具。所收录的是「有新闻采编资质的各大媒体稿及视频、政府部门和公检法系统的公告、通报、经认证的事件当事人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发言等,并辅以人工筛选编辑机制」,主理人是 checked 主播之一 Gabriella千千,开发者是 Baye(熊猫吃短信和无相的开发者)。
当然,这样一个仅对「官方」新闻进行时间线梳理的 app,在中区 App Store 也是要被下架的,使用需要其他区账户。下架应该是2019年的事情了,但他们一直更新到了现在。搜了下,在知乎被评为「其心可诛」。
丹麦政府开发了个手机系统,如果有人测试阳性了,可以报告自己的密接和联系信息什么的,之后手机会弹窗通知,你知道自己密接了但不会知道是在哪里接触了谁,这样既通知了密接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之后密接就可以自己去测试点测试、阳了就自行隔离七天,然后开头结尾测个pcr。这样的流程安全、顺畅,给管理者和普通人同时松绑。
之前大数据各种吹,各种手段“精准”监控第一名,真需要的时候,还要人工筛查、居委会大妈拿表格一个个打电话,这个前现代的治理水平就离谱。
武汉有难,只会喊热干面加油
空难发生了,让乘客别躲在云朵后面赶快出来
视频和书籍屏蔽所有的“死”
只会把苦难和丑陋美化的地方,只会丧事喜办的地方,没有一点点直面现实的勇气,那么多人的大脑还没有进化出正面应对挫折的策略,而只会逃避和合理化灾难
发现很多朋友都在“四分之一人生危机阶段”(Quarter-life crisis)。想分享一些焦虑的coping strategy。嗑药、咨询、正念和病理以后另外再写。
七年前发现自己有焦虑的问题。除了国内大环境加速开倒车和一些遗传原因,我自己还有一个心理根源,是不能接受无序、不确定、不能预测和不完美。我以前希望一切都是可控的,学业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每日计划,吃饭要按健康比例来分配碳水蛋白质和脂肪,只能单线程按顺序一件一件做事......一旦超出了我的预计范围,比如出现了意外事件和压力,我的世界就开始崩塌,体征表现是心脏痛,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干着急,但完全没有行动力。这就是我quarter-life crisis 如果说很多人是佛系,那我绝对就是炸系,内心永远翻江倒海。
好转是因为,工作后我从“优等生”心态,转成了“activist/actor”(行动者) 角色。如果大家有过参加某个社会活动的经验,肯定会觉得,妈呀这活动组织的乱七八糟,到处bug,但最后竟然也挺热闹的。是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像做题,只有一个最完美的答案。你觉得的乱七八糟,但就是能导向很OK的结果。所以,渐渐有两种mindset让我受益:
1. 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总能熬过去”的证据。比如,回看自己同时被论文、实习、考试、找工作、生病搅拌的时期,发现,我survive了!当时那么难熬,现在不也没什么大事吗。我一定具备再次survive的能力。
2. 接受“糊着”的状态。这是一种类似于存在主义的心态。接受世界就是荒诞、无序、没有意义的,人类社会就是可能在原地转圈甚至退步的。我们写论文做实验是糊着弄出来的,工作是糊着搞完一个项目的,学东西糊着没太学明白但也开始用起来。反正生活就是粥样糊着……
渐渐地,你就糊麻了,静好了。
今天早上起来,面对千头万绪一堆事和参差不齐的deadline,我竟然心情十分平静,坐下来慢慢开始做。就觉得这么多年挣扎,好像有一定成果。
『忘了 Mac 访达吧,QSpace 文件管理器一个更比多个强』
使用 Mac 的小伙伴,有多少人还在用原生的访达管理文件?虽然已经满足基本需求,但仍有一些槽点:不支持多视图查看、地址栏编辑不够直观、连接服务器仅只读等。 强烈安利一款单窗口多视图文件管理器:QSpa
……
阅读全文: https://www.appinn.com/qspace-for-macos/
@PlasticTears 真是船新的体验……希望首页不要被我的废话回复打扰到
住在阿姆,十分喜欢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