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了一会儿刺眼的太阳,她对我说话了。
啊啊啊为什么醒来的时候没有立刻记下,隐隐约约感到又忘了特别有意思的梦。这一天,悲伤的开始。
刷到北电阿廖沙因病去世的消息像被重重打了一拳,作为曾经在人群中见证过这件事短暂地引发热度却又迅速归于平静的旁观者,我想自己能做的只有对加害者保持愤怒,以及记住她曾经非常认真地活过。好难过,好难过。
半夜偷吃,小心翼翼地拉开冰箱,取出咸鸭蛋和泡菜。小心翼翼地闭上客厅的夜灯,闭上厨房的门。小心翼翼地取出蒸锅,放上咸鸭蛋加热,打出一碗剩饭,浇上泡菜汁和泡菜,轻手轻脚地搅拌。好好吃。小心翼翼地回房间拿出手机,发送一条嘟嘟,回到厨房继续大吃,轻声叹气,凉凉的米饭,凉凉的泡菜,热乎乎的咸鸭蛋,真好吃。
宗家府韩国泡菜+咸鸭蛋拌米饭真的好好吃😇😤😿😿
推特上看见的名句:“我甚至还可以出省”。
sla荣升我最爱的邮递曲
好想润,去哪儿都比大陆好。
一边是“你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读成反动派了”,另一边是“你懂得多你就去建设它去改变它啊”。同样出自我妈。😅
哎哟我去乐死我了,干嘛要研究外国的语言学啊,研究中文语言学啊,当代使用的中文是真有意思(然后回上一句“收到~谢谢老师!”)不行,我真的好想离开这个国家
@twoheart 啊啊啊啊啊好恐怖
论“收到,谢谢老师”有多少种变体
“劳动人民最可敬最光荣”在老钟就是巨大的谎言,分明还得按照各种身份特质阶级划分个三六九等。👊🏻😅真可敬光荣,怎么还要区分哪些职业更受人尊重,更体面啊,回归本质不都是靠双手靠自己挣钱吗?
《刀锋》写得很好,解开了我的疑问和缠在脑子里的“我非得拿到那纸证明不可”的执念。我再也不要被这些东西困住。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真正愿意去做的事,哪怕没办法做到也能自我安慰也能自洽。真希望生而不同却生而平等这句话是真的。恨透老钟这些畸形的观念了。
近期本人最能自圆其说的一句话:本科学历在米国都够用吧,怎么就在老钟不够用呢?可是你单看科技水平,也没觉得老钟和米国之间有断崖式的差距,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都在恶性竞争。
我妈:感觉你对生活充满了抱怨,对所有的一切,都很不满我:你才知道啊
我的勇气。
但是这b老钟真奇怪,我都20几的人还不能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离开吗?这层层阻拦压根没把人当成年人看。简直是社会把人当成巨婴的具象化体现。难怪哪怕抛开学历的门槛不谈,网上和生活中都这么多弱智😅
做再多准备也不如别人临机应变,我真的不太适合做临场的事…还是适合躲在背后默默耕耘😵这个老师好可怕啊…!为什么老是点我,请点我准备过的行吗👊🏻
想到年底可以退学,心情是平静和随意。
第一章 “出行链”、“多段出行”、“必要出行”、“照护出行”、“辐射状的公共交通系统”、“网格式的公共交通系统”、“分区制”。
“家主要是让人放松的地方——这种想法始终都是世界各地规划时间的基础。”“从法律上把家庭与真实工作场所分开,可能会让生活难上加难。”“将家定义为休憩场所,是一种懒惰轻率的想法,其影响很可能相当严重。”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