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我炒的里脊也太好吃了…好吃得发晕

Clammbon 转嘟

在听不明白播客最新一期,讲中国媒体过去10年发生了什么,好沉重好心痛,谁初高中没摘抄过南周的新年献词呢,小时候也有个新闻梦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当时只道是寻常,可现在想来就想幻梦一般,我们居然经历过了昙花一现的相对美好而不自知,昨天想到李怡曾说过的那句话“我不想自己的自由意志被支配”,而当下写作似乎是唯一的自由了。

Clammbon 转嘟

朋友邻居家的房子被白卫兵强制入户消杀了。所有囤的菜都被按医疗废物处理,卧室客厅洗手间的所有家具小物件都没能幸免,床具、衣柜所有衣服、十几个抱枕都只能扔了,书也被泡湿。处理了一会后一家人开始坐客厅哭,感觉比抄家还惨。朋友说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我妈:你成天就知道用死来威胁家人
我:我那怎么叫威胁啊?对方在乎才叫威胁,你在乎吗

Clammbon 转嘟

“而随着禁忌话题的增多和言论尺度的不断收窄,表述“非敏感”问题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比如将“战争”表述为“冲突”,将“封城”表述为“静态管理”,将“家暴”表述为“家庭纠纷”,将“降薪”表述为“差异调整”等。

“为规避审查或者迎合审查方而不得以做出的文字上的妥协,会导致整个语句的意思变味了。然后根本无法点明事件的本质,也无法让读者看清事情的本貌。”贾葭说。
随着官方主导的针对表达的限制手段升级,写作者为保障稿件的存续,只能不停地换词汇、换表达方式、字斟句酌,让审查人员轻易看不出稿件真正的意图。但这同时导致,大多数时候,稿件的目标受众也很难分辨出其中的真意。

这位教授同时指出,中国媒体已掌握了某种神奇的“炼金术”,“媒体总是能将‘危机’形容成‘机遇’,将‘灾难’演化为凝聚人心的‘盛事’,将‘经济下行’表述为‘增长潜力待释放’”。”

显示全部对话

电影版改编得好柔,可还是好痛好痛。

今天做的炒饭有点legend,多吃点就好了,我又饿… :ablobcatheartbroken:

这堂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作业写到一半再回过头来想还是好好笑。😅“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实行这样慷慨的政策,多予少取”、“我们援助他们,不图他们的回报,是因为我们希望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我真搞不懂这些学者,你还是人文学者,居然秉持only economy matters的态度。别惦记了。就你们这么傲慢,这么俯视,这么爱当别人的精神大爹,永远没办法理解“孩子那么有本事那么聪明,为什么不爱自己”。

显示全部对话

已经三年没过过国庆假期了,这种疲惫又无法创造金钱的感觉真令人着迷。

好恶心,这讲的什么几把,满满的俯视。除了政策层面“热爱”非洲了请问这种“热爱”还体现在哪儿呢?老钟的倪哥笑话还不够多吗😑

我:我觉得非洲是一片非常神秘、原始、美丽的土地,但是我对中非合作这方面不太了解。
同学1:我觉得我们当初的发展状况和非洲有许多相似的部分,所以我们天然地想要帮助他们变得更发达,可能也是因为我们国家就有一种,想要推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愿望。
同学2:当初在我们非常困难的时候,非洲给予我们很多帮助,所以我们和他们合作,想要帮助他们。

omg我的同学们…被“格局”吓晕。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