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Clammbon 转嘟
Clammbon 转嘟

分享两个我很喜欢的蛋包饭食谱。因为一帖只能发四张图片,分两个帖子发。这个是饭岛奈美的食谱,我根据自己的喜好稍稍做了改动。用的是Schalotte onion而不是黄洋葱,Schalotte onion很像东亚南部常用的红葱头,比黄洋葱更香。炒的时候先把洋葱炒去生味儿、这是我跟印度人学的,洋葱大蒜这类的辛辣蔬菜一定要先炒去生去辛辣再放别的菜。没用番茄磨酱,因为我们的番茄阳光不足不够甜香,用的是番茄膏和番茄酱。用森林里采的牛肝菌代替了平菇。牛肝菌好香!米饭一定要用剩的,才会颗粒饱满,炒起来粒粒分明,又吸足了水份。我食量大,一人份要用两颗鸡蛋。

想到的就是这些。

原来微博还能没收转发键,看来以后这个功能会大力投入使用了,二十大只是个开始。

感觉这专八我是永远都考不上了。资格保留到24吧,24年就会好吗?我不相信。

😑专四专八仅限校内(也可能省内)学生考,你不如直接说专八考不了得了。大家都毕业各回各家了谁能回去考那破试。无奈这些用人单位还真就只考虑这么单薄的一纸证书,明明没法在网上验真伪。那么这里又生发出另一个想法,我是不是可以造个假证?反正有专四的证可以比对。

笑死我了,四川共青团这条,我和我的恨国朋友看到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有病还想把我们关一辈子给老子滚”,微博小粉红居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在反讽。好好笑。

前几天还在和朋友讨论,感觉现在转行好难,招聘要求“35岁以下”“本科就读xx或相关专业”“有xx证书”已经足够打败所有想转行的人了。不考虑相关经历和实际能力,行业长期处在停滞的水平…无限可能,受限可能。

最好笑的是什么,我看《浪潮》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文格尔太太是硕士。感觉脑子被毁掉了吖😅

Clammbon 转嘟

什么时候开始感觉我这一代的保守氛围已经形成了呢?现在在内网吐槽东亚父母或者东亚文化氛围,热转里经常出现一种言论:“东亚人又要反思了是吧?”、“我要是这人的爹妈恨不得没有这种小孩。”我意识到这些人的思考角度已经自然而然地站在父母和权力更大的那方了。

今天看到一个菲律宾女生给妈妈演奏生日快乐歌结果被嫌弃的tiktok,转发里说这个女生的父母为了培养她拉小提琴花了多少钱,这个不孝女把妈妈发在网上嘲笑,简直白眼狼。而我对同龄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父母皆祸害小组,没想到有很大一批人已经逐渐成为了这种秩序的守护者,并且在批评面前自发地展露出防卫姿态。中国人的悲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到了某个年龄,亲手杀掉过去那个伤痕累累的自己,再信誓旦旦地给下一代制造相似的创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明明经历过同样的事,却依旧可以变成对自己孩子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施暴者,我们身上最大的诅咒就是遗忘。

不过最好吃的永远是子弟薯片…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比子弟更好吃的薯片。

星期五开了一罐薯片,到今晚为止刚吃了一半,会过日子的女人✌🏻好好吃,请买呀请

从前羡慕上课抢着回答问题博老师好感,狂赚平时分的同学,现在(对其他课)依然羡慕+感激,这样老师就不会点名我,(对思政课)卧槽泥马你们能不能都闭嘴别显了nbcs你们都鼠啦!别惦记你那点平时分了滚!

显示全部对话

啊啊啊…卧槽泥马…闭嘴…线上课也要这么积极吗朋友们…还好是公开课…我被中特创死的前半生吖😅

Clammbon 转嘟

昨天出门看到两起交通事故。

相同的是被撞飞的电动车,拿着标尺不知道在测量什么距离的交警,举着文件和保险公司协商赔偿事宜的司机。

不同的是横在路中央的小轿车和面包车,靠着护栏蹲下,捂着满脸血的年轻人和不知道消失到哪儿去的另一名当事人。

好好学外语已经成为我的执念。前几天隐隐有封城的迹象,今天已经落实在某些离我非常近的片区了,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学外语。抗不过你,躲还躲不过吗?

好想做富二代,体验那种奢侈幸福的痛苦与烦恼(阴暗)。是不是只有穷逼才会为既没休息好也没做成什么事,为西瓜和芝麻两头都丢了感到难过。

好痛苦好痛苦好痛苦…完全睡不着。但是也提不起劲做事,好累。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