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引出了我对人物设计不合理的看法,要是女主是个初中生高中生那还好说,但她已经是一个大学毕业一年的大学生了,而且家里条件一般,不是无法无天模式一切长大的小孩。要用“人性是复杂的”来解释也不是不行,但能不能给出铺垫啊😅
这些编剧对“好作品”“新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融合这个时代的新思想,以此强行制造两代间的矛盾冲突吗…好尴尬好生硬。没必要把冲突放大到这么赤裸的地步啊真的很莫名其妙。最关键的是什么,最关键的是根本没有合理的剧情铺垫,推出引出她的想法,就这么硬生生的拉出来了。想起以前闹饥荒,没东西吃只能去荒滩撸草籽,吃了也不消化拉不出屎,只能把木棍伸进去掏。看着好痛(中日双语)。
可以说我想工作一方面是需要钱带给的安心感,另一方面是为了远离我妈。
如前所述,“学习”在我家是天大的事,至少到大学之前永远可以作为免死金牌。不管做什么,你是出去吃饭也好,闷在屋子里不出门也罢,只要主题是“我在学习”,那就没人管你。即便是古怪的妈妈也会切换人格变得特别温柔体贴,对“学习的人”关怀备至。现在这招不好用了,即便我的确是需要时间与空间学习的,我妈的温柔里也总带有一丝怀疑,即便她确实表达过希望我的学历再提升一些的愿望。而我已经懒得与她争论太多,疲于“自证清白”。只想切换状态投入“工作”。以我在这个家生活二十三年的经验来看,“工作”极有可能成为下一张免死金牌。只要“工作”,我妈就再也没办法精神折磨我✌🏻哪怕她的体谅是期间限定的,我也可以用“工作”编造发疯文学,延续她的正常人格。
想想就很令人期待。既可以精神和肉体皆远离我妈,又可以摆脱“你吃我的用我的穿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这句咒语。我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人生。
直视了一会儿刺眼的太阳,她对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