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特上看到有抗争的当事人说,“为了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此刻没有男女”,是的,站出来抗争的时候不分男女,但是被如何对待就有男女之分了。
上海乌鲁木齐中路开始抓人时,看到先抓的是几名女生,可能是认为女性比较“好抓”,而抓捕过程中甚至有意侵犯了女性抗争者。被带走经历审问的女生提到,警察问她为自保而死死抱住的那名男生是不是他男朋友,“你们居然真的不认识?你抱你男朋友有这么紧吗?你爸妈知道你抱一个陌生男人这么紧会怎么想?”说她又懒又宅怎么找男朋友,你头怎么这么油?几天没洗了。再有伦敦街头声援的当事人提到,当两名女性发表自己的讲话时,被嘲讽被打断,甚至被自己的女性同胞议论和蔑视。
我相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抗争中的女性遭到这样的对待,我们还能在人群中抹除自己的性别,说“此刻没有男女”吗。我的想法是,如果遇到晦暗不明的表述,应当主动将“她”本该存在的形象描刻出来,千千万万次,直到不能被抹除为止。
港人的不割席记录中有很多小队的领导是女性,这次大学抗议活动中很多首先举起白纸的是女学生,率先倡议阳性居家隔离接龙的是妈妈群体,我能看到这里许多发表有见解的朋友是女性,女性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是这么强大,可我们缺少被记住的名字。
https://mastodon.online/@baoyue/109183892505462960
之前在毛象被安利的,感觉现在尤其需要,再来安利一遍
想在墙内尤其是微信相对安全地传播信息(不被标记关键词导致人工盯上、炸群炸号甚至请喝茶),可以用PrivateBin这个网站
- 匿名、无痕、开源:服务器端无法读取上传者信息、无法读取发布的文字内容 “the server has zero knowledge of pasted data”
介绍:https://privatebin.info
- 可以设定阅后即焚、定时即焚
- 可以设定匿名评论区讨论
- 微信似乎无法自动读取链接里的文字内容:我这里在直接点开,不会显示文字框内容,只会显示“loading”,要复制到浏览器打开才会显示。
官方的解释:https://github.com/PrivateBin/PrivateBin/wiki/FAQ#why-does-the-loading-message-not-go-away
我不知道原理,欢迎解释,欢迎安利类似网页/软件
- 而且还不像telegraph一样被墙了,只要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就能看到信息
使用方法:文字框写信息,右上角三杠处设置有效期、是否开启评论等等,点击发送后复制链接传播,收到链接后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评论有象友补充,这个网站类似毛象一样,可以自己按照模版diy搭建服务器实例,自己设定保存时长等等
例如,一个o3o搭建的实例paste.o3o.studio
现代科技永远是中性的,要看拿着它的人怎么去用,共产党有高科技数字极权,我们有 #数字反极权
有人提到抗争中女性声音被掩盖、因女性经验而受到歧视、书写历史时将会被有意无意地抹除,被剥夺权利,被迫成为“享受果实的漠视者”。我很认同这种说法,之前就提出了抗议以来部分对女性的称赞是不合时宜的,比如“她真美”,仿佛女性的斗争所呈现出来的就只是一种观赏价值,与消费社会将女体变为供凝视的商品那一套无异。这是语言的潜移默化,下意识之举,却投射出一种巨大的不公。
也不需要等将来回看这件事才能验证这一点,从彭载舟的“中华大地有男儿”似乎就已经预告了。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女性传播最广的是当街被绑示众的年轻女子,呼喊不公者竟也称她为“羊城维纳斯”,多么可怕的语言。重庆人站出来保护的那个孕妇,最后的声音落在“重庆人真有血性”。超人背包男子的故事也流传甚广,街头讲话鼓励大家走出封控的大妈却昙花一现,包括在窗口喊喇叭的女大学生、乌鲁木齐市政府门前发表诉求的女子、北京带领业主要求解封发表讲话的女子、上海将年轻人接进店里庇护的老阿婆……或者同样是搞笑,那位围着封锁大门来回跑的北京男子不断被追问姓名被称颂,而乌鲁木齐自行解封脚踹方舱、从大白手中带回两位男性同伴的大妈却被笑完就过了。(接下条)
直视了一会儿刺眼的太阳,她对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