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前一阵看到上海季风书园分享的一个书单特别好,内容都是围绕着民众的“不服从”的各种探讨,从理论到小说再到马来西亚农民的日常实践都有,很符合身处当下这场运动中的每个人。
公开信的最后一段是:“我们必须做自己的拯救者,野蛮抗疫政策造成的危机没有终结,惨不忍睹的人道灾难还在继续,让我们用清晰的声音喊出我们的不满。用行动上的不服从表达我们的抗议,用各种形式的非暴力抗争来对峙扭曲失范的公共权力。我们依赖生而有之、不容剥夺的权利来维系我们做人的尊严,我们今天不得已付出的代价是为了赢取未来的自由和安宁。这一切,只能靠我们每一个人,用每个人的行动汇成一个权利的共同体。”
文章推荐的书单:《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不正义的多重面孔》、《反抗者》、《论不服从》、《弱者的武器》、《反抗“平庸之恶”》、《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美丽灵魂:黑暗中的反抗者》、《良心反抗暴力:卡斯台利奥反抗加尔文》
近期在思考一个问题:毛泽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搞大炼钢大跃进,最后酿出至少三千六百万中国人死于饥荒的惨剧。为什么在十几年后,还能成为被举国崇拜的人民领袖?发动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
我试着和年长一点的家人请教,他们说“教科书上都说饥荒是自然大灾害。”这个十分荒谬的答案令我感到:我们无法吸取历史的教训。社会和学校都在扭曲和重复洗脑信息。
在习近平终身连任,文革大有可能再次来临(或者已经来了)这个历史节点,我深切感受到:用家庭教育和人际交流弥补学校和社会扭曲的历史知识和缺失的公民启蒙十分迫切和重要!
许多有文化的朋友未必有意识地传播这些知识,培养家中年轻一辈不盲目从众的意识。如果学校不停地灌输洗脑“习近平是新的人民领袖”,持续进行仇日仇美的洗脑教育,我们也只鼓励年轻小辈努力学习靠高分。几年后会不会再出现一大批红卫兵打倒知识分子臭老九,甚至举报家中的右派呢?
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通过自己家庭的见证,电影书本等,让年轻一点的家人朋友了解历史。告诉他们群众运动是乌合之众的盲目。要告诉他们,不要参与举报家人,老师和同学的活动中!
其次,我们要传播给年轻的家人朋友,告诉他们“人祸大饥荒”死了至少三千六百万中国人,南京大屠杀死三十万人,不受限制的政权远远比外患更可怕!更需要警惕和抵抗!虽然多数人能做只是消极抵抗,让多一点孩子远离,至少不要热衷学校组织的革命运动。只要减少一个狂热的红卫兵,或许就能救一个人!
当高校已经明确“七不讲”时,我们更应该传播这些宝贵的思想抵抗极权: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党的历史错误,权贵资本阶级,司法独立。绝不能参与领袖的个人崇拜。
传播思想是每个人能做的有意义的实事。在当今中国,谁人能岁月静好,独善其身?救人就是救自己!
之前在微博的时候最喜欢用搜索功能,或者通过随便乱点的方式来观察不同人的生活,就像毛象的时间轴这样。
印象最深的是偶然发现的一个哈萨克族姑娘,肉身翻墙到了日本读书,时不时会发一些粉丝可见的哈萨克语生活Vlog,特别棒。从她的话里能看到许多难得的视角。
比如刚看到她昨天发的粉丝可见的话:
「不要叫我少數民族。不要把我跟你放在一起自稱少數民族。不要定義我為少數民族。
我祖先沒有為了讓我成為這種身分繁衍下來,不要用任何名詞定義我。
生我養我的是我媽,關懷我的是我親人。每天喝它奶的母牛給我的恩惠都比腐朽傲慢的體制大,大到不知道多少了。
一不小心生錯地方了,別綁架我。我不是石榴籽,我是蒲公英。」
(注:“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挂遍新疆的一句政治口号)
她只有1000多关注者,在茫茫的微博用户中能发现她是我的幸运,虽然她也许永远不知道有这么个人在友善地关注她(我的号都成尸体了
这里也发一下(请路过的象友们先看图~)
是偶然看到的活动,如果有能力的朋友可以通过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向宁夏海原县、隆德县、彭阳县、永宁县经济困难的中学生们提供奖助学支持或其他捐助。特别介绍一下,像一对一资助项目是可以按捐助者的要求进行匹配的(像我对受助者的成绩/学段/民族没有要求,但我会希望我的受助者是女性并且最好是多子女家庭里的长姐因为这样的孩子更不容易获得教育资源),活动专款专用,匹配后该年会收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反馈(包括成绩单,也许还有感谢信)。
如果可以的话也请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您周围有资助意愿的朋友。能帮一点是一点,“这条小鱼在乎”。
最后放一下相关的公众号文章链接,有更多详细介绍(当然文章的意识形态导向会比较浓厚,毕竟是此地常态……介意的朋友可能需要自行屏蔽一下> <)→https://mp.weixin.qq.com/s/t9HERqeqPnOu6OfrFZHmjw
@egamii 以及,再补充一个对自己更好也环境更友好的抵抗方式:在被迫必须戴口罩时,继续拒绝戴一次性口罩,选择佩戴可清洗的口罩。
2020年下半年后知道新冠病毒已经不再像一开始时有那么强的伤害性,至今就没怎么戴过一次性口罩了。我日常用的是一个丝线材质编织的口罩,很柔软透气。最开始戴它是因为担心一次性口罩导致皮肤过敏,加上很讨厌为没有必要的原因去制造大量垃圾,但起初也担心这个口罩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然而过去两年里,我仅有一次(真的只有一次)在公交上被协管员说“你的口罩不够规范”,但他也没对我做任何更多事,我回一句“我进医院医生都没说我这个口罩不能用”,他也就闭嘴了。
虽然我生活的环境也许提供了一定特殊空间,让我可以做到这么彻底的不戴一次性口罩,但换个地方,是否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至少减少一下自己佩戴一次次口罩的次数?比如先选择戴非一次性的应付,被要求必须换一次性口罩时,再把备用的一次性口罩换上?
这样自己身体更舒服,也能减少很多一次性口罩垃圾的产生。给各位生活在国内的象友参考吧。
(当然如果你的确面比较高的被传染风险,比如有呼吸系统疾病史,或者身边有人已经阳性被拉去隔离,那么为了给自己减少麻烦,也还是尽量规范戴好N95口罩,避免中招)
直视了一会儿刺眼的太阳,她对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