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写疫情,不就能只写疫情。
你要写吃不起高价菜便将花草下锅的耄耋老人;
你要写为了求一罐奶粉而不得不持刀而出的父亲;
你要写垂死幼童永远等不到的救护车;
你要写容妆精致的领导和永远念不通顺的新闻稿;
你要写大学生害怕的眼泪,和永远盖不完的方舱;
你要写康复的患者回到家里面对消杀后的空房子的歇斯底里;
你要写那些百里徒步回家只为了逃离疫情的可怜人;
你要写一张张保供通行证是如何越卖越贵;
你要写拿不到药的病人只能冒险自己出去买,却被志愿者狠狠摔在地上的夫妻;
你要写被逼到绝境的母亲不忘戴好的口罩;
你要写被焊死的单元门贴的门磁门锁;
你要写物业不让进的救护车写满你的仇恨;
你要写午夜突然消失的学生,要写在宿舍无助的朋友,要写开往西边的火车;
你要写每日单数的确诊,要写突然向上的拐点,要写被抹掉的数据;
你要写天价的蔬菜包,要写每天吃的土豆白菜,
要写不知道何时才能返乡的饼,要写不够喝的水;
你要写逐渐崩溃的同学,要写每天无休止的核酸;
你要写小女孩无助的喊妈妈是不是没有了……
你要写非常多,但你不能写,你只能歌颂志愿者的辛苦,歌颂顾全大局的防疫政策,你只能写爱、写理解、写包容、写未来可期、写这一片片鸟语花香和大好风光。
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动态清零。
Source: Weibo
疫情与社会:“防”疫的反思
三年前Covid-19 的疫情爆发,短时间内就传播到世界各地,全球的防疫措施也深深改变了这三年来人们生活的样貌。
这些以“防疫”为名的种种措施,三年来一直也是热门的公共议题,除了讨论防疫措施是否有效,防疫是否及时,防疫成本是否过大外,也有许多防疫措施是否侵犯人权的讨论。
在全世界防疫工作即将进入新阶段的时刻,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头来,检视防疫措施如何形塑了这三年来新的社会样貌,并且反思防疫措施中的那些过去来不及讨论的疑虑。
11/4 (五)20:00-22:00 差异的团结:从人权观点反思防疫政治与伦理
李柏翰|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
Zoom會議號:98184092744
11/10 (四) 20:00-22:00 台湾的『科技防疫』与法制反省
罗承宗|南台科大财经法律研究所特聘教
Zoom會議號:94928151919
11/21(一)20:00-22:00 Covid-19 的人文与社会省思:从关键字切入
刘绍华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Zoom會議號:96243314197
直视了一会儿刺眼的太阳,她对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