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Clammbon 转嘟

早上母亲打电话来,说店里生意很不好,大家真的都太穷了,买三块一双的袜子都讲价,有的人连鞋子都穿不起。

又说有个文件下来了,附近的村村寨寨都要成立供销社,以后老百姓买东西都到供销社买,她们这种个体户死路一条。而成立供销社的理由是,政府没钱了。母亲在电话里骂:这话说得奇怪,没钱就到老百姓身上剥吗。

你以为网上看到“成立供销社”只是捕风捉影,让大家笑话一下就完事了,但它真的在发生,从我们那种小地方开始。

Clammbon 转嘟

算是一条感恩象友帮助+个人经验总结的帖子 

几个月前问了象友很多关于留学、美国生活成本和签证的问题,现在人在美国两个月了,基本生活都已经熟悉,对未来也算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故而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一下,也算是给后来的人一个参考。

1.关于留学:以下是我根据个人和身边朋友所总结的对目前主流留学国家的体验和评价:

英国:一年制硕士适合快速润走,目前有PSW和高潜力人才签开放,签证宽松,拿到工签后居留难度不大,非伦敦地区生活成本尚可,想找工作最好早做准备

美国:不建议非码农和任何想要拿身份的人来

加拿大:居留最友好,但申请难度大,歧视陆本,由于近年来是移民热门国家,门槛正在逐步提高,申请很卷,申请时做好学校降档的准备,工作机会相对少,大城市区域生活成本高

新加坡: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后直接找工作跳槽作为跳板,留学后找当地工作性价比不高

欧洲:费用相对便宜,课程压力大,如果需要其他国家人才签保底需要留意学校排名,最好学当地语言,否则很难找工作,永居难易程度一般

澳洲:申请难度低,居留政策变化大,最好申请特定专业,两年制及以上硕士项目才可以拿工签,有计划申请的象友要注意

2.关于生活成本:我的坐标是美国东部中大型城市,消费水平中上,目前来看每个月在饮食上的开销大约是300美元(以自己买菜做饭为主,包含一个月大约外食/外卖2次,主要购物超市为Aldi、weee与中超),日常消耗用品与固定话费等支出加起来大约是50~70美元,总体来说,如果不购物或没有突发情况,每个月400美金以内可以保证生活没有问题,500美金较为宽裕。此物价在美国除湾区与纽约之外应该普遍适用,象友可以参考。

3.关于签证:由于众所周知美国移民签证政策傻逼,不建议非STEM专业与以居留为目的的朋友申请,但全奖读博的朋友可以考虑。由于我本人只有一年OPT,今年就业形势又非常不好,因此考虑了以下备选途径:
(1)英国高潜力人才签证:QS前100内学生毕业五年内可境外申请,签证有效期两年,持签证可前往英国找工作/居留,缺点是费用昂贵,申请费用大约为2000磅,如需个人购买保险,则再加2000磅,根据身边人反馈,此签证在英国找到工作的几率还行(注:此签证可以在中国境内申请!)
(2)新加坡WHP签证:新加坡提供给18~25周岁,目前正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香港,日本,荷兰,新西兰,瑞士,英国,美国就读全日制学校的学生的打工度假签,为期6个月,过期后可重新申请,持此签证可前往新加坡实习+工作,申请门槛低,难度不高
(3)荷兰Search year visa:荷兰提供给QS前200名学校毕业学生的找工作签证,毕业两年内可以申请,为期一年,持此签证可前往荷兰找工作+实习+工作,获得正式工作后可转为工作签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打工度假签证:提供给18~30周岁之间的任意申请人的签证,需具有高等教育学历,保证基础语言水平(雅思4.5以上),此签证可作为申请澳洲学校和寻找正式工作的过渡签

目前的经验总结大概是这样,想到再补充,感谢之前象友对我的帮助,有问题可以在这条底下问,我尽量在了解范围内回复~

Clammbon 转嘟
@aliya 还有个很地狱的审查方式……如果有自由建造类玩法功能,他们会测试用地块素材能不能拼接摆放出64一类的图案………………能的话就判你是不良导向必须整改………………

@momioko 我到底去不去营业厅呢?担心已经蔓延到“补办的卡会不会有问题”上了,我的无知妨碍我变得理性。

显示全部对话
Clammbon 转嘟

以“妇女保护法”的名义解散掉一家支持女性主义的媒体,极权主义领袖们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twitter.com/tweet_volk/status/

@momioko 报了隔壁小区的名,她还在说能不能提供更详细的地址,我心生疑惑,就说这不必了吧我自己去营业厅看看算了。我的担心是,如果提供了详细地址,他们会不会派人上门,借口换掉家里的路由器……🥲啊无端变得这么敏感也不是我的错吧

显示全部对话

@momioko 嗯感觉真的很奇怪。这电信卡我换到华为上就可以正常使用,换回苹果又成了只能通话的废卡。同样,移动卡换到苹果上相同的槽位里也可以正常使用。去微博搜了一下,发现只要是电信➕苹果,出现这种情况都很普遍。

刚电信客服打电话过来,要求我提供所在地,具体到几单元几户,美其名曰查询当地的信号通讯状况,不是我阴谋论,但我很好奇现有的技术,我们这小县城真的能做到点对点供网吗?莫名其妙。

显示全部对话

🍎1x信号到底怎么解决,只能换卡了吗🥲已经把网上有的解决办法全用过一遍了,电信怎么这么差真的好无语

从希望在校的每一项任务都能以平均以上的水准完成到能交出东西就行,只需要一群傻逼教授和僵化惹人嫌的学校行政和配套的低能班干。

外行人发言)最能体现minnie唱商的一定是这句,차갑게 부는 바람이 눈이 하얗게 덮인 마음이🥹

对比面,妮的부는听着有点喷麦,但总觉得是妮设计的唱法,凉气喷薄、凛冽寒冬的感觉尽数体现了。

Clammbon 转嘟

世界记忆和个人记忆 

前阵子听别人的自传讲1989年她的国家发生了什么,那年德国发生了什么,还有Tiananmen massacre,全世界年轻人都在运动。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件事也是那个时候世界各地民主运动的一部分,澳大利亚给当时所有在澳的学生发了身份,香港台湾每年和海外一些地方每年都有纪念六四的活动,而这甚至不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更不会是长在防火墙建起来以后一代的记忆。

这也是这两年觉得很痛苦的地方,近10年来发生在你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的事,世界各地支持性少数的运动,习近平上台以后的科技极权时代,各地的metoo,清理低端人口,修改宪法,香港运动,刚开始封城的武汉,李文亮医生去世,反复封锁和清零。。。这些事情仿佛只是你一个人的记忆,网上“同温层”会有点回应,你身边的人跟你都不享有共同记忆和感受,反复的否定你,你有可能只是上网上得太多了。我还是相信学习反复思考拷问感受对于人来说很重要,这些事情对我很重要,但这种感受记忆观念的不一致真的很恐怖

Clammbon 转嘟

朋友發我的,太好笑了,微信發不出去,衹能發到這裡請諸位一觀

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男亲女爱的罗中坚也太像翠包了……好难全情投入地去看

Clammbon 转嘟
Clammbon 转嘟

最近很悲哀的感受是:中国是一座文化孤岛。

研究生同学来自21个国家,同事更是哪儿的都有。
但哪怕是最小小小的我甚至没有听过名字的小国,英语也没有那么好的同学,跟其他人也不会有跟我一样巨大的文化代沟。

我知道印度是多邦国家,但是我说不出Goa跟Tamil Nadu大致的方位。说起cricket的时候更是一头雾水。

而这些知识,完全不需要博学,不需要勤奋,什么都不需要。
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墙的世界,从小网上冲浪,用reddit 用instagram用twitter哪怕打打游戏也会自然而然会遇到很多其他国家其他种族的人,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解奇奇怪怪的小知识。

对多文化环境习以为常,对多信仰环境习以为常。

这样的信息差大到我设置不能说是privilege的程度,因为除了中国,其他地方都是这样的。甚至俄罗斯也是这样的。

世界是大家的。而中国,是中国。

好喜欢看间谍过家家,弱智程度恰到好处​:NNMR09: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