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长毛象最大的意义在于我终于可以有一个可靠的doomsday plan了。
如果我现在的站出什么问题,我可以卷数据(嘟文&书签) + 走人(销号or迁移),数据和关系(follws/followers)都在我手上。
如果everything screws up (或者我到了data security freak程度),我可以自己建站。
如果我不满意长毛象的升级走向,我可以不更新我自己的站点,甚至fork源代码或者跳去其它基于ActivityPub协议的框架。
以上都可以完全基于我个人意志。I can break glass in case of emergency.
而在各大商业社交平台上,我一旦上了贼船就无处可逃。
与此相比,没有端对端加密私信功能、管理员可以后台看到sensitive data等等都是有workaround的,比如我完全可以转去打电话或者其他有端对端加密功能的服务去处理真正sensitive的事情 (比起动不动就要真正sensitive data比如电话号码乃至身份证号的各种社交平台,长毛象简直某种程度再现了互联网初期的匿名性)。而且不打造一个all-in-one的平台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都知道all-in-one可以变成怎样一个怪物,e.g. 微信。
虽然象上被转得很多的那篇关于化妆的讨论很棒,但我觉得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很多女性是真的没有化妆的自由的。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别说化妆了,连刘海都不被允许留,很多学校的女生甚至不允许留长发。直到读博之后还被老板阴阳过我穿漂亮裙子去实验室,师姐有一次烫完卷发之后说故意洗完之后梳直了一点,省得被老板说“实验做不出来还烫头发”。甚至工作之后,打扮和行为更像男生的女生会被认为能力更强...“不允许化妆”和“鼓励化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点,其实串成了男权社会的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鼓励女性化妆取悦男性,与此同时坚称女性打扮会分散她们在学业和事业上的精力。所以单纯的反对化妆或者支持化妆,很容易再次落入男权话术的圈套中,直到“化妆”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女性互相攻击的手段。所以最后我想说的其实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化妆”的含义其实是不一样的,当一个人被说“不化妆就出门多丢脸”的时候,我为她争取不化妆的权利,而一个人被说“不许化妆,影响学习”的时候,我为她争取化妆的权利。其实我们只是想要化妆和不化妆都不被judge的自由而已,就这么简单。
直视了一会儿刺眼的太阳,她对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