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引用哈维尔在《无权力者的权力》中举的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四通桥勇士行为的意义:他在中共用谎言制造的世界里,打开了一道真实生活的口子。
一位被惯例要求在他的橱窗上贴上政治标语的水果商,突然有一天决定反抗,不再应付当局的意识形态游戏。于是,水果商的反叛让他从谎言中脱身,他赋予它的自由一个实在的意义,他的反叛是为了在真实中生活。
他动摇了假象世界——这个社会的支柱。他打碎了将这个社会支撑起来的事物,破坏了权力的结构。他告诉大家,在谎言中生活就是在谎言中生活。他打碎了社会种种受敬畏的偶像,让权力的基础脱然于世。他指出皇帝没穿衣服。因为事实上皇帝光着身子,就出现了极为危险的情形:他的行为宣告大家,让人们看见了幕后的真相。
他向大家昭示在真实中生活的可能性。只有大家都愿意在谎言中生活,才能产生这个社会制度。其原则必须让所有人接受,渗透一切事物。它绝不允许有人在真实中生活。因为任何越轨行为都是对原则的背刞,对整个体制造成了威胁。
他对社会构成的威胁不来自他个人所拥有的实际力量,而来自于他的行为超迅了自身意义这个亊实。他的行为启发了周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真实中生活,对于后极权社会不但其有其存在方面的意义(让人性复归)或认识上的意义(揭示真相)和道德上的意义(为别人树立榜样)。它还有一个十分确定的攼治意义。假如社会的支柱是在谎言中生活,那么在真实中生活必然是对其最根本的威胁。
这就是这种行为受到比任何罪行更严厉的惩罚之故。
虽然无论在哪国,找工作永远充满挑战,但在加拿大法律系统里,一旦进了面试,其实是比较愉快的。就算最后没有拿到 offer,整个过程也没啥压力和被侮辱的感觉。
我说一说我在国内面试的经历:
1. 女生被要求站成一排,选美;(营销/策划/市场岗位)
2. 面试要求你根据“树”为主题,当场讲2分钟 (营销/策划/市场岗位)
3. 当场写新闻消息、新闻评论,编辑新闻、英译中,考察中外历史政治(记者岗)
4. 笔试通过后,要先白干一个月,再淘汰三分之二 (记者岗)
5. 被面试官问是不是整容了(记者岗)
6. 面试通过,但在线心理行为测试被淘汰。对方发邮件建议我多学一下哲学和逻辑思维,给我推荐书目《苏菲的世界》(营销/策划/市场岗位)
我很确定我的经历肯定不是最耻辱的。
@guiltyhime @runrunrun 我本科毕业三年后跟老师要过推荐信,甚至通识课的老师也答应了的,不怕不记得。从成绩最好的课开始,先在学校网站确认老师的联系方式,附上成绩单发邮件过去就好。邮件写得真诚些,可以说说上课的感想,以及最好这门课和你想申请的项目能扯上一点关系。加油!
我觉得有很多敏感词就是被惯出来的。抛开当局的确害怕的词(比如自由、学潮),有多少敏感词敏感得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词库不是一夜膨胀的,光指责公权力就太轻率了。
在前段时间的“中文死了”的讨论里有很多友邻指认了大象,在为什么年轻人爱用字母缩写时有人提到了这一点。但我始终觉得这个理由太不典型,yyds之类的网语可以说跟回避审查没半毛钱关系。拿我自己来说,我最讨厌的规避审核的方式就是字母缩写。一是拼音缩写人为会造成理解障碍,几个字母组合所能代表的词语少说也有几十个,我觉得它含义的宽泛性使语言本身无意义。二是这样的缩写既没有语言的美感,也没所谓“黑话”、“行话”的专业效用。我觉得比喻、借代、双关、反语,甚至谐音、空格、分隔符都比缩写好。
三也是最重要的,zf、sfb、gwy这样的缩写最直观地羞辱了我。政府、司法部、公务员,没有一个正常的社会会因为有人提到某个跟政治沾点边的名称就觉得突兀吧。这些出现在方块字里的外文缩写最直观地暴露了我们在害怕什么,以及我们在这个时代遭受了什么禁锢。
少沾政治是中国人的生存法则,享受不到权力的人只想离政治远远的,遇到有反骨的人是又害怕又嫉妒,生怕他们得到什么好处。越少的人关心政治,越多的人讳莫如深,政治领域的长时间沉默无声只会让正常的词语更刺耳。简直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公权力进入网络空间翻云覆雨怎么会没普通人助力呢。
是,权力最傲慢最不讲理,它只是用最低的成本禁止你说话。把敏感词编纂成库,它就能从第一步开始让你自说自话。可是对于日常高频词汇的审查,精准识别的难度和各种成本要高得多。习近平的姓也是敏感字,但他们能禁止使用“学习”“习惯”“习俗”“凉风习习”吗。他们能抹掉“换届”、“国葬”、甚至“可惜不是你”,可是他们能抹掉天安门广场、翡翠…这些真实存在而且无法用任何其他词语代替的东西吗?他们能堂堂正正地告诉所有正在使用和正在学习中文的人,告诉他们出于避讳需要次等公民不能再使用这些词语了吗?
了解审查系统之后你不能说:哦,因为这是敏感词,所以以后在不敏感的语境下我也要避免使用这个词。敏感时不用那是自我保护,本不敏感还规避敏感词又算什么。把对词语的使用权拱手相让,就不仅是助纣为虐毁灭旧话,还是让那些在敏感语境下使用敏感词的人更高几率地被暴露了。中文互联网审查的触发机制就是这样被一步步放低的。
(超字数了 接评论)
有像友问我口语怎么练……嗯就自己以前学英语的经验说一下……大概是这样的:口语基本是两个部分,说和听。但是练习起来说是主要,听是次要。道理很简单,没有人会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会说了自然听得懂。
说的话完全完全靠肌肉记忆。所以一个句子一个词一定要说到顺为止。比如看美剧听到人说,“You gonna bite the bullet” 或者长词比如asphyxiation 我会一口气说很多次。真的是一口气(literally)可能说五到十遍到没气儿为止。那么这个词基本就会说了。然后练习的时候看到这个词要读出来,整个脸动起来那种,不要脑内默念,默念一分钱的用也么有,因为没有练肌肉记忆。肌肉记忆怎么获得——就是不停地重复一个简单的动作,说一百次就记得了。所以我看到生词就是这样去学习的……
然后就是多看美剧。我记得我当时练口语的时候发现电影不太好用,但是电视剧口语比较casual就很好练。我记得我那时候每一集美剧都会一边看一边跟着主角念……每一集美剧都会看好多遍。因为看着觉得也挺好玩所以不觉得很困难。英文特别是美式发音是很夸张的,做不到整个脸眉飞色舞的话,发音是不会地道的哈哈哈哈哈哈 好了乱写了半天希望对朋友们有用吧。
转自推上一位记者:
香港上半年人口数据与2020年中相比减少了3%. 但魔鬼在细节中:
0-4岁减少14%
20-24岁减少21%
25-29岁减少10%
30-34岁减少7%
60岁以上占人口的29%
多个年龄段女性离开的比例更大。真被逼到用行动展现“最后一代”了。
一切都满当当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固执、确定和自信。在他们的海岸里,每件事情都因日复一日而成为了老规矩,如磐石一般不可动摇。与此同时,他们又异想天开、漫不经心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好像世界已在地平线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