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觉得护工这份工作每分每秒都在遭受虐待。我在养老院待了几小时,看到了养老院工作人员遭受的事情,老人每隔五分钟就推翻五分钟之前说过的话,也不知是真的失忆还是半真半假,而护工只是解释:“您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我只不过在试着做到您刚才的要求。”
大家都在食堂吃饭,一个老人来晚了,刚到桌子前就大声嚷“为什么我没有汤!为什么就我没有!” 服务员说:“您之前没来,我们把您的汤放在热的地方保温呀,摆在桌子上不是凉掉了吗?” 后来服务员给同一个老人上菜,替她倒酱汁,她一把夺过服务员手里的容器,服务员“烫”字刚喊出口,老人就因烫打翻了酱汁,到处都是,立马有好几个服务员抛下别的老人来一起收拾。倒不是说这个老人很坏,而是她老到已经失去对一些基本事情的判断了。
还有这一辈的欧洲老人有个恶习,喜欢往菜里加Maggi这个牌子的aroma, 就是习惯性的,我观察了,菜一上,尝都不尝直接加,结果服务员上来问菜如何,就有七八个人抱怨太咸。我真替厨师难过。
这些只是我在食堂看见的,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在房间如厕洗澡换衣,护工们需要忍受的肯定更多更可怕。他们仿佛在面对一群不可理喻,出尔反尔,随时翻脸的上司,PUA狂魔,而他们的工作就是忍受这种无论怎么做也不会得到理智回应的精神虐待。
我真心觉得这么掉san的工作,拿多少工资也不为过。偏偏薪水低,也没有配备心理疏导。他们真的是最需要专业心理疏导的工种。
接上。贫穷的国家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印记呢?就是用不完的餐巾纸永远带身上,所以每回收拾包和外套,永远有不同餐厅LOGO的纸巾,车里的抽屉也永远有来自各处的纸巾,无论在发达国家待了多少年都改不掉这个习惯。
因为出门必须带手纸,是中国特色,哪怕没有鼻炎,自备擦屁股纸也是必备生存技能,中国的公厕三十年前怕人薅纸而不放纸,三十年后也没太大改善。时至今日那些富丽堂皇的大卖场,看起来是比寒酸老旧的欧洲要强多了,可公厕隔间里很多依然没厕纸,厕纸永远在洗手区,怕人薅了放包里自用。
一旦回了国内,同行的人要去厕所,互相都会问一句:“有纸没?没的话我有。” 总之都会做好公厕没纸的心理准备。
所以很多人理直气壮地问女性:“你为什么不准备好卫生巾?”问得并不突兀,国人大多数就是活在默认公厕没纸,该自己准备的认知里。擦屁股纸都要自备,至于没随身携带卫生巾而倒霉,在他们的认知里就更活逼该了呗。
国男没纸总会问女人有没有,因为女人总会奇迹般地带纸。
我觉得国内为了卫生巾吵起来是很正常的。这个国家到现在都还处于大量公厕不放纸的水平,怕人薅纸带回家自己用。就连很多比较上档次的卖场,隔间里也没有纸,纸在洗手区,人来人往的,可能薅纸也不敢真的厚脸皮使劲薅放包里带走。我小时候是这样,三十多年了,还是这样。三十多年了,这依然是一个公厕不敢正常放纸的国家。何况是对卫生巾的认知。
有很多厚颜无耻吃爱国饭的sb大v,一边夸国内好,赶英超美,一边宣传生育焦虑,不生孩子没人擦屎,被护工虐待。其实这类人是真正的国黑,心里门儿清,再给你几十年,依然还会是没完没了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保水平和社会化养老水平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做到的事情。甚至几乎给科技发展也判了死刑,大约ai辅助照料也永远不可能,几十年后还得靠人力擦屎。心里门儿清还在这里使坏,祝他们如愿以偿,求仁得仁,死在自己的屎山屎海里。
看到象友转发的那个不管女的干啥,男的都要“考考你”的笑话,我想说,让他去考、爱考什么考什么,不要回答,你不需要给出答案以证明你自己不比他差,一旦回答了,就落入到游戏规则由他来定的圈套里,这世上的规则不是男的定的,女的不需要遵守男的设定的规则来获得认可获得证明。不知是否还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有位牛津的数学博士,微博几个爹味儿十足的id出题要那位博士回答来证明她是学数学的,也配得上他们以为的博士资格,那女生就做题了,那几个臭不可闻的ID还假惺惺又难捺得意的点评她做的题,煞有介事地确认、她配得上数学博士这个头衔。那位女生本不用去证明自己,那几个id真把自己当根葱呢,以为自己比牛津更配叫牛。
我刚工作不久,遇到过一次,有位男领导,我的+2,说,都说你是最好的xx,我现在想给你个机会证明你是最好的。我就看着他说,你刚刚说都说我是最好的xx,既然大家都说了,我还有再证明自己一次的必要么。他挂不住、说,我也可以不问你、直接命令你去做那个工作。我说,我也可以不做啊。他就摆摆手让我走了。那件事,我是看透了什么叫纸老虎的本质,你要是也当他是老虎,他就真的成了老虎,你要是伸根指头向前,噗,他就被戳破了。
@Guozi 诶,我听到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民间密谋造玉皇大帝的反,玉皇大帝派蜘蛛监视每家每户,报告谁家藏着叛军。灶王爷告诉民间百姓,赶紧把蜘蛛网清理掉——于是 “年廿八、洗邋遢”的大扫除必须清除家里的蜘蛛网,来年家人在职场上就不会遇到太多小人。
为了感谢灶王爷通风报信,百姓送各种供品给灶王爷。
这个版本我是听珠三角一个算命婆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