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ibrary 官方发表最新博文节选(全文见图片):
「我们看到最近的事件引起的共鸣,我们看到有多少人支持和相信Z-Library。谢谢您的支持,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感谢你们的每一笔捐款。是你们让Z-Library的存在成为可能。我们相信,人类的知识和文化遗产应该让全世界的人都能获得,无论他们的财富、社会地位、国籍、公民身份等等。这也是Z-Library的唯一目的。
My makeup may be flaking
But my smile still stays on」
最后两句出自皇后乐队的歌《The Show Must Go On》
虽然象上被转得很多的那篇关于化妆的讨论很棒,但我觉得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很多女性是真的没有化妆的自由的。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别说化妆了,连刘海都不被允许留,很多学校的女生甚至不允许留长发。直到读博之后还被老板阴阳过我穿漂亮裙子去实验室,师姐有一次烫完卷发之后说故意洗完之后梳直了一点,省得被老板说“实验做不出来还烫头发”。甚至工作之后,打扮和行为更像男生的女生会被认为能力更强...“不允许化妆”和“鼓励化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点,其实串成了男权社会的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鼓励女性化妆取悦男性,与此同时坚称女性打扮会分散她们在学业和事业上的精力。所以单纯的反对化妆或者支持化妆,很容易再次落入男权话术的圈套中,直到“化妆”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女性互相攻击的手段。所以最后我想说的其实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化妆”的含义其实是不一样的,当一个人被说“不化妆就出门多丢脸”的时候,我为她争取不化妆的权利,而一个人被说“不许化妆,影响学习”的时候,我为她争取化妆的权利。其实我们只是想要化妆和不化妆都不被judge的自由而已,就这么简单。
苹果在中国的系统更新加了一个特供功能:把Airdrop默认模式设成强制10分钟,原因很简单,就是四通桥以后更多人通过这个方式传播海报了。
西方科技媒体的报道如往常一样隔靴搔痒,还表示觉得这个功能很好希望也有。读者点出之后才理解了真正原因。
外国人真的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人会因为系统更新里的一个小小feature而难受一天。
外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中国人抗议的方式好有趣、好新颖、好有想象力。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背后是一种走投无路,是绝望之后的努力,是恐惧之后的勇敢。他们精心设计挑选素材,他们在地铁里、在马路上小心翼翼打开Airdrop选择发送,他们走进街头巷尾又消失在人群之中,他们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想要散播最后一份希望。
然后这一切简简单单就被苹果的一个小更新抹杀了,轻而易举,也等不来任何解释。最后科技爱好者还在那说这个功能好棒我也想要。
区分真诚的关注在乎,与为标榜身份立场而服务的宣传包装,不能仅仅凭借某个人或某个媒体所谈论的对象是什么,而是要看被谈论的对象在信息的呈现中是有丰富自我表达能力的、观点多样的,还是沉默的、声音单一的。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就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未必是真实的信息。即使发布信息的人或媒体似乎也在反对我们反对的,但那样的信息呈现其实并不是为了让报道对象发声,而只是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
虽然的确存在既为他人发声又塑造自身形象的可能,但如果侧重点是在塑造自身,信息呈现的重心就会偏移。很可能真相反而因此被掩盖,更多有价值的交流也会被阻断。这种例子太多了,往深了讲其实仍然是由于有意制造刻板印象而剥夺某一群体主体性的问题。
也是这个原因,新冠三年以来我不仅基本不再看国内的媒体报道(这个我早就不看了),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国外媒体中的那个中国同样是靠不住的(或如象友所说,是为了居高临下的怜悯审视制造的)。
相反的,社交网站上呈现出来的那些分散的、私人的、非专业的声音,却在帮助我建立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尽管信息的封锁导致这个认知也有不少漏洞,需要持续修正,但我发现它的开放性的确让它更接近真实。
而且也很实用:由于真实个体的碎片化分享,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判断气氛,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动。心理方面,这些信息的存在和交流,也让我不至于彻底陷入无力感——因为我们不仅仅会看到痛苦的呼喊、愤怒的咆哮,也能看到普通人是如何保持清醒的同时和痛苦愤怒共存,做出自己的回应——我们在抢救自己的生活,这种努力并不总是会在极权碾压下失败,看到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甚至是当下活在中国的每个人最最需要的“新闻”。
“信息茧房”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可是这不是社交媒体导致的,它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一直伴随我们存在。与其说是社交网络制造了信息茧房,不如说是暴露了它。以前很多观点不会被记录、展示、保存,但是现在会了。以前不同的茧房之间也不那么容易彼此发生碰撞,如今这种碰撞却更加寻常,甚至寻常到我们得承认茧房的普遍存在,并思考如何维持它,或突破它。
新闻到底是什么呢?以前我会认为它就是某个注册的媒体有组织地发布的报道,但如今我感到至少在谈论中国时,新闻渐渐在退回“小道消息”这个有些不堪但很生动的定义。它当然不一定可靠,然而在有组织的、官方背景的报道无法深入的气氛下,社交网站上这些目的丰富的个体的记述,也构成了一种马赛克拼贴式的“新闻报道”,单独去看几个色块可能看不出来是什么,但看得多了,图案就渐渐可辨了(即使仍然不够清晰)。
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决定了新闻不会死掉的,它只是正在转换自己的面貌。在当下的中国,它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重新回到了每一个讲述自我和互相倾听的普通个体手中。
然而主流媒体受制于惯性和自身所处的位置(正是它们定义自我的那个位置),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我也不知道这其中还包括了多少有意回避的成分。
以上就是为什么在上一条嘟文中,我提到了需要调整自己获取新闻和进行分享的重心。而意识到自己可以参与到新闻的编织构建中,更明确地通过社交网站获取、编辑、分享,也是我们介入现实、带来影响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外,关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都比以往更需要我们去对其保持怀疑。
友友们,Z-Library 镜像站 Zhelper 回来啦!!!
亲测可以搜索和下载!
「经过持续的抢修,今天上午我们终于实现了支持搜索和下载的公共接口 V4。
目前 V4 还在测试阶段,页面可能比较简陋。功能支持还不是很完善。之后我们会继续开发,持续跟进。」
https://bbs.yibook.org/d/225-wo-men-hui-lai-liao-zhelper-v4-beta-shang-xian
哈哈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