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 是非常能体现俄罗斯作家的复杂性的,《米嘉之恋》里面的乡土风景、自然描写很俄罗斯,但整个故事简直是翻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米嘉之烦恼》)是浪漫主义的、感伤主义的表达,但是这里面还是有道德拷问。《乡村》则带点儿启蒙色彩,是“到民间去”的好样本。像这段可供联想的空间简直太大了:“起初,革命和流血使他高兴:‘他们把那个部长收拾得真叫人痛快啊。’迪洪·伊里奇说着说着就一阵狂喜,‘连尸骨也没留下!’不过一谈及没收土地归于国有,他就气得直冒烟:‘都是犹太人干的好事儿,还有那些穷酸样的学生!’可是他不明白:人们都嚷嚷着要革命要革命,到头来不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太阳照常升起,黑麦照常开花,一辆辆货车照常开往车站……使他不明白的还有老农们都不吭声,或者是说话躲躲闪闪。”读普宁,读契诃夫(尤其较晚期的小说)都使我想起鲁迅。
看到有自媒体“迅速成立了girls help 朱凤娟小组”,感觉也是对她的一种强制发声,而且模糊了戴建勇性骚扰的受害者焦点,把她变成了道德审视的对象。我也觉得她在创作中被剥削了,但在metoo里对被害者的声援、对加害者的声讨,重点不应该是help她。
女性成为艺术创作中的“缪斯”,这固然存在剥削、暴力、凝视……但它并不单纯是一种劳务剥削(血汗工厂),重点是对女性在艺术创造中的主动性的否定,否认了她有创造的欲望和自觉,最终的成果被男性摘取。因此,我觉得强调“朱与戴的关系更应被定义为联合创作者”是重要的。忽视这一点,而只是将她置于有待拯救和help的一个受害者,必然结果就是引来大量对她本人的娇妻审判。
我的个人博客搭好了!!内容暂时只包括几篇我之前翻译的国内未出版的塞林格,我写的几篇短篇小说和诗,还有之前徒步旅行的游记。
后续内容将主要围绕ChatGPT,介绍这几个月来我使用ChatGPT学习和开发的经验,以及介绍一些帮助更好地使用ChatGPT的相关插件。
唐锡如原来是民国时的翻译家,1949之后离开大陆,跟胡适、施蛰存都有过通信。他竟然也翻译过《唐·吉诃德》,也写过小品文。唐的译笔很好,但关于他的生平,基本查不到什么线索痕迹。这是真正穿了“隐身衣”的人。读“美国山川风物四记”,想到这个隐者的灵魂其实仍活在这些文字里,他的文学审美,比他本人的名字存在更久。比如这一段译文:“昆虫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压碎,你会很容易相信它们是自然最后制造的生物、最不能抵抗岁月推移的生物之一;它们的类,它们的属,它们的种,一定会千百遍被磨得粉碎,让地球的变革消灭净尽,要永远遭受严酷的考验。它的防御物又在什么地方?它的触角,它的甲壳,它的轻薄翅翼,在抗御改变地球表面的动荡和暴风雨方面,又有什么价值?当山崩海立,当庞然巨物的四脚兽都要在环境的压力下改变形状和习惯时,昆虫会抵挡得住吗?在大自然中最能体现出骨气的是它吗?是的!整个宇宙与一蚋为敌。那么哪儿是它的庇护所呢?啊!就在它的渺小处,就在它的无关紧要处。”
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讲博物学家约翰·缪尔的父亲丹尼尔。丹尼尔对儿子要求很苛刻。从苏格兰移民到美国的威斯康星荒野之后,丹尼尔常常让十一、二岁的大儿子缪尔干很多重体力活,他希望,“他的大儿子最终会将所有规则内在化,这样惩罚会变成一种自我施加的行为。类似的事情确实也发生了,缪尔促使自己克服所有身体上的弱点、恐惧及懒惰。他学到了‘残酷的自我否定’,就像他终身穿着一件沉重的外套,使其对恶劣天气和贫困有所免疫。但是他也认识到,父亲的目的并非仅是宗教所提倡的否定自我;与之相反,丹尼尔并非否定他自己,而是希望进一步实现其父权统治的梦想。他通过无情地鞭策自己的儿子,以实现对荒野的控制。”#读书偶得
自然、日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