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隨想失蹤一年了,他也是完全有條件離開,卻堅持留在國內的人。因為只有留在牆內,他寫的那些反抗文章才更有說服力。普通人如果不翻牆,也沒有任何反抗的念頭,很難發現他的存在。編程隨想最早從技術科普開始,有篇文章名為《「對抗專制、捍衛自由」的 N 種技術力量》,還有「如何隱匿你的蹤跡」等等。現在他博客裡最後一篇文章仍然是分享各類電子書,所有內容都在。現在沒有確切被捕的消息,就暫且把沒消息當作好消息吧。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
@runrunrun 关于今天新闻出现的“非必要不离境”这个推的评论给了好几个案例,很多人,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减少一点点心理负担吧!造谣不需要成本,而造成焦虑又是轻而易举,so just do it!
https://twitter.com/koopeben/status/1524637778499489792?s=21&t=0yc52GGNSNxpixh3AOhmZw
#新疆
向关心新疆议题的、可以读中文和英文的朋友推荐可以在推特上follow的相关账号:
@shahitbiz 新疆受害者数据库,由Gene Bunin建立,这个号被用来更新信息和新的计划,我建议一定要首先阅读数据库的Q&A. 关于他的故事,请看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1217-notes-uyghur-xinjiang-china/.
@HumanKazakh Atajurt, 原来在哈萨克斯坦的人权组织,对新疆议题进入公众视野,以及拯救受害者方面做出了了巨大贡献,请看https://m.facebook.com/nt/screen/?params=%7B%22note_id%22%3A700118893928352%7D&path=%2Fnotes%2Fnote%2F. 目前他们的骨干已经流亡美国,活动基本完全停止
@ProjectXinjiang UBC建立的研究机构和资料库,现由Guldana Salimjan主管,原始文献比较多
@uyghurkitap 维吾尔文文献资料库
@UyghurInstitute Institut Ouïghour d'Europe, 在欧洲的一个组织,举办一些文化活动
@JimMillward 米华健,著名清史学者,目前在乔治城大学任教,他90年代关于清朝新疆财政的著作是相关领域的必读书,关于新疆的通史著作至今是英文世界最重要的一本,2021年也出了新修订本(可获取)。现在仍然经常发表非常重要的社论
@StevanHarrell 郝瑞,我们都很尊敬的人类学家,他可能是人类学家中最了解中国或者说中国的民族议题的(说实话我就是直到看了他的发言,才完全确信新疆真的出事了)
@dtbyler Darren Byler, 人类学家,研究新疆十余年,他也在supchina上开设了专栏,基本上我们也都翻译过来了。他在十多年前就建立了有关新疆话题的网站https://livingotherwise.com/. 那时候讨论的还都是小说、电影之类的
@jlfreeman6 Joshua Freeman,语言学者,现在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研究维吾尔文学,现在每月都会在twitter上发布自己翻译的维吾尔现代诗
@EricTSchlussel 刚刚获得费正清奖的许临君,那一本书对于了解当代殖民史绝对不可或缺,现在在哥伦比亚大学
@robertsreport Sean Roberts, 人类学家,目前在乔治城大学,最近出版的关于反恐战争的书非常值得读
@GroseTimothy Timothy Grose,新疆研究学者。他关于内地班的研究被广泛阅读。他会在推上发布大量从官媒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扒下来的信息(不过最近几年的很少了)。如果你想向朋友分享关于新疆危机的铁证,就仔细翻一翻吧
@YXiaocuo Guldana Salimjan, 哈萨克人,目前在Simon Fraser University研究性别问题,写了很多文化方面的社论文章
@j_smithfinley Jo Smith Finley, 新疆研究学者,目前在纽卡斯尔大学。上了中国政府的制裁名单(离谱)
@Rachel_A_Harris Rachel Harris, 研究新疆音乐的学者,目前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
@adrianzenz 郑国恩,鼎鼎大名是吧。他的报告书至少还是要通读一遍
@KasgarliKarluk 阿布都热西提·基力力,原来曾经在中央民大任教的社会学家、语言学家,现在在德国任教
@HamutTahir, 塔依尔·哈木提,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逃出新疆的故事非常震撼,很多细节以及他所描绘的那段时间的社会气氛令人冷汗直流。YouTube上有他到了美国后的(用中文的)采访,他也在自己的个人号上上传了一些以前拍的纪录片作品
@AbduwelA Abduweli Ayup, 语言学者,很多有关新疆的信息都是他最先发布的
@ErkinSidick Erkin Sidick, 社会活动家,也发布一些最新信息
@akida_p 热依拉·达吾提的女儿,现在是社会活动家
@chinese4uyghur 一个组织,大家可以去树洞投稿,或者也参与一些重要文章的翻译工作
@WEghurStories WEghur Stories, 有关维吾尔文化的播客节目,由在法国的舞蹈家Mukaddas Mijit主持。主要关注文学艺术,比如之前就做过与前述诗人塔依尔·哈木提对谈维吾尔电影发展历程的节目
@humarisaac 湖玛,我们的豆瓣网友,之前也一直致力于写一些促进相互交流的文章。她原先的公众号 湖玛Humar 依然可以看得到,也在本站哦
@Menkazak 卡扎克,我们的前豆瓣网友,现居哈萨克斯坦,也在本站哦
@nyrola Nyrola, 我不玩微博所以以前并不认识,但很多感想真的是感同身受
@Ozgur81735861 画一些漫画,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wuerkaixi 吾尔开希,他用facebook比较多,而且现在主要还是投入在台湾的政治活动中。不过那个YouTube上的口述史视频非常不错
@nuryturkel @Dolkun_Isa,也就发布一些官方信息
@HKokbore 伊利夏提,世界维吾尔人大会的中文发言人。政治倾向当然很重,但比民逗还是强很多(与马聚的某集采访中也忍不住把对这些人的看法真情流露了)
@majuismail1122 马聚,在新疆待了很多年的回族,也是出身伊斯兰教学者家庭,很绅士。在YouTube上做过一些关于新疆和伊斯兰教的节目
@OlsiJ Olsi Jazexhi, 阿尔巴尼亚人,最初抱着揭穿西方帝国主义谎言的强烈愿望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政府组织的新疆考察团,结果大受震撼。他在新疆拍的视频已经上传YouTube. 他的采访比BBC要更尖锐,因为他是一位穆斯林。也可以看看他用英文的社论视频,比如和印度人连线的那一期,了解了解非常仇视欧美的伊斯兰教徒如何看待新疆议题
好像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长毛象有免翻墙的域名?建议大家以后给墙内人安利长毛象的时候都直接推荐免翻墙的网址,把门槛降低一些,让更多人加入。
免翻墙地址 1:https://cmx.pp.ua (CN2 GIA)
免翻墙地址 2:https://cmx-im.work (CF)
免翻墙地址列表:https://unblockcmx.netlify.app
其实上海之前,我们的底线已经被反复试探过了,建墙,修宪,苛刻的言论审查,原本都是万万不能被忍受的事,却渐渐被习惯也被合理化了。最近认识的好几个在国外有稳定工作,但长远计划还是回国发展的朋友都放弃回国定居的想法,甚至有人着手当地买房事宜了。对我来说,上海是将我移民的心理进程从50%左右摇摆直接拉满到100%的节点。这样的冲击太汹涌,范围太广,也太深刻了。从底层,中产,甚至上到富商,权力可以无孔不入到把你私人住房的房门反锁,用围栏围起来,或者踏入你家“消杀”、柜门大开东西扔一地,深夜撬门把你的家人带走,打死你的宠物,可能一觉醒来就被拉去方舱然后回家的时候被阻拦在小区之外……而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曾经那些倒退节点发生的时候,也许还能侥幸地想,在这里生活也不是不行,只要不在乎那些“远方的事”就可以了,让渡一部分权利,按照禁令做事,精神上迟钝些,过好个人生活也不是不可以。甚至于可能有人会想自己不是底层,坐稳中产阶级以上,有了财富积累是不是可以在铁拳下幸免于难。但今天这种泡沫彻底幻灭了。你可以控制自己风花雪月不谈政治,谨言慎行不翻墙不关心世界,但终究控制不了自己生病,邻居生病,小区有人生病,城市有人生病。自己最私密的家随时可能有人破门而入,这是一种和被扒掉最后一层底裤强暴一模一样的恐惧,毫无章则、毫无反抗之力、毫无维权渠道、毫无改良机制,毫无过错却要遭受惩罚的彻底的恐惧。这种程度的安全感的摧毁,不仅令关心诗和远方成为奢侈,连专注个人小确幸的可能也瓦解了。
谁能想到犹太大屠杀之前的过渡时期,纳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歧视犹太人的法律竟然能令后者感到“心安”呢?“只要按照规定的禁令行事,就会平安无事。” 有人形容那时的犹太人生活在一个“傻瓜天堂”,我想这种迫不得已的天真,这种生活在极权统治下的恐惧,如今再犬儒的人也能体会一二了。犹太人说,我们在任何法律之下都可以生活,而在没有法律的地方则无法生活。后来,一个用法律、条令、规定来对待犹太人的时代很快结束了,这时任何可怕的事便都有发生的可能了。
关于抑郁自救/陪护指南的写作
本来是想上草莓县键政的,一不小心变成了传播心理学小知识和抑郁自救/陪护指南。
目前日均2k,输出毫无章法。
需要注意的细节的东西太多,没办法扔一个大道理出来让大家自己悟。字数用不够,套娃来凑,活生生把长毛象用成了博客。
东西都在脑子里。脑子里有系统,全部输出需要时间(也就一年半载吧)。
顺藤爬tag过程中感到眩晕是正常的,不是因为抑郁伤害了你的大脑,而是因为我在乱序写作。
全部更完后会理清逻辑顺序,建立系统的抑郁自救/陪护指南并多找几个地方(博客之类,欢迎推荐)发布,会在毛象广而告之。也会跪着求出版社看看我。(?)
可以转发吗?
转发随意,微博豆瓣甚至公众号都可以。请略去长毛象ID。不在意是否署名。(想要署名可私信。)
为什么要写?
因为我有很多救生圈,因为河里有很多不会游泳的人。因为这个世界在推人下河之前很少教人游泳,也很少给人发救生圈。
可以为大家带来一点点力量,我很荣幸。
最后想说的是,我并非生来如此。你所看到的温柔、理性或强大,是和抑郁作斗争时习得的。
TL太让人政治性抑郁了,我觉得我有必要也在这里分享一部剧:Years and Years。它是由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编剧RTD写的。
这部剧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英国的家庭从2019年开始往后的十几年的故事,讲述了整个世界如何慢慢腐朽坍塌,变得疯狂混乱:普京、习近平成为终身主席/总统、俄罗斯攻陷乌克兰,并将LGBT投入监狱、美国全国禁止堕胎、英国经济崩溃等等等。整部剧的现实是窒息的,这一家人是这个动荡的世界上许许多多家庭的缩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彼此意识到对方的重要性。结局是光明且充满希望的。
剧中的大姐角色Edith是我最喜欢的(同样也是我的榜样)。她是一名抗议者、活动家,她认为哪里是有问题的,哪里就是她的责任,她就义不容辞地前往抗议(这也直接导致了她最后的结局)。
翻译本剧的Dreamer字幕组也惨遭炸号。
https://1drv.ms/f/s!Ah9ifJ_Gr11MgahDFOuyZMvEDCyAQg
有效期一个月,onedrive分享。
「应对墙内警察约谈小贴士」
上一条长嘟文下有朋友问相关经验,想了想嘟上可能确实会有人需要所以还是单独发一条吧。
首先我要纠正自己的一个错误,墙内常说的“喝茶”对应的并不是“讯问”,作为专业术语它应用的对象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诉讼当事人,像我和我的朋友们所遭遇的其实是“约谈”。
严格来说约谈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我将它理解为为权力不对等情况下上位者通过谈话方式对下位者进行规训施压,常见于“维稳”目的下的警察对公民、校方对学生。所以如果警方联系你是不会直接说这个词的而是用诸如“了解情况”之类的话,因为它并不在正规的司法途径内。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你在法律层面其实是无罪的所以你不需要害怕,同时由于流程的非常规你也无法用正常的司法方法来应对所以你需要保持谨慎,具体来说:
1.如果接到自称警察的电话要求你前往派出所,请不要马上答应,先问他的姓名警号,接着向他询问具体缘由。如果对方的态度比较好,尝试提出能否不去警局直接在电话中交流,目前疫情防控是个很好的借口;如果你像我一样遇到的警察态度恶劣用上了威胁性话语那还是干脆点答应吧。结束电话后,检查一下来电号码是否为对方要求你前往的派出所的官方电话,如果不是,致电派出所报刚才问到的姓名警号核实情况,万一你遇到的是诈骗呢。
2.前往派出所时,如果有内容干净的备用手机请携带备用机,如果没有请尽量不要带手机,如果一定要带,那么首先请卸载一切墙外软件,包括谷歌和VPN本身;其次,请退出所有讨论过政治内容的群组。如果你在上条的询问中明确知道了自己是因为哪件事哪些话被约谈的,请及时提醒相关朋友(比如在群组里通知一下解散该群)清理手机,做好可能会被警察找上的心理预期。
3.警察只有在面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时才可以收集、固定电子证据,也就是说约谈场景下他们其实没有权利查看你的手机,如果对方提出请一定要拒绝,并要求他给出依据是哪一条法律哪一张授权令;如果拒绝不能,请确保自己完成了上条。
4.学会装傻充愣。警察很可能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尤其像我遇到的谈话警察是受其他警局所托的情况下,所以请不要对方问什么你就乖乖回答,更不要自己主动“坦白从宽”了。以我自己为例,警察问我为什么关注丰县,答法学生案例研讨;问都关注了些什么,答官方新闻。其实江苏警方找来的契机应该是我发了乌衣相关,但当我发现谈话的警察并不清楚这一点时就全程避开了相关话题。总之回答问题时注意模糊信息,以暴露最少最安全的内容为原则,问时间就说新闻出来的时候,问言论就说评论央视调查,语气尽量轻松自己要稳住。
5.不要和对方起冲突。我并不建议大家在约谈时跟警察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言论自由,这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做到,大部分人比如我是无法完成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糊弄完流程才是核心(不过太糊弄了可能像我一样接到二次来电询问),所以哪怕对方说了些勾结境外反华势力之类你无法赞同的话也请务必忍住,不要反驳点头嗯嗯啊啊就好。当然如果你足够厉害请自便,这篇嘟文对你应该没有参考价值。
6.稳定心态不要害怕。重申一遍约谈不是正规司法流程,之所以会约谈你就是因为你在法律上是无罪的,他们不能对你进行传唤审讯。所以一定一定不要害怕,保护好自己的情绪,这一切只是基层警察例行公事走流程警告训诫,你没有违法犯罪他们无法对你进行处罚你也不会因此有案底(那天回来真有朋友这么问我)。如果方便的话,可以找个立场相同的朋友陪你一起去在外面等你,对于缓解紧张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在朋友的叮嘱和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的一点小经验,希望大家用不上吧。
经常看到有人问怎样可以去北欧读博以及怎么读phd跑路,分享几个可以找到欧洲岗位制博士广告的地址:
1.scholarship db:https://scholarshipdb.net/PhD-scholarships (这个应该是爬虫抓取的所以很乱但也因为是抓取的所以是最全的)
2.euraxess:https://euraxess.ec.europa.eu/jobs/search 一般是导师自己发的广告,nature jobs的都会在这里显示所以就不用看nature jobs了
3.进化相关的可以看:https://evol.mcmaster.ca/cgi-bin/my_wrap/brian/evoldir/GradStudentPositions/
4.英国的可以看:https://www.findaphd.com/ 不过英国岗位制phd最好的也就是cover本地人标准的学费……我是觉得还不如申各个学校CDT的scholarship
5.灵活运用推特等教授的社交媒体,北欧学校的官网一般也会有专门的地方发phd position的广告,比如隆德的:(https://www.lunduniversity.lu.se/vacancies );哥本哈根的:(https://employment.ku.dk/phd/ );挪威还有一个找工作的网站上面也有phd的广告:(https://www.jobbnorge.no/search/en?term=phd&OrderBy=Published&Period=All#3 )
@claraorange 这几年我终于彻底明白自己对学校的厌恶是为什么。
是集体生活中无时无刻的管控和没屁眼的形式主义。从幼儿园的集体吃早饭、午睡、课上的“小手背背后”;
到小学时被要求“两臂叠放在桌子上挺直腰背”的坐法,还有那些领导和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在国旗下的讲话;
到初高中女生不能“打扮”,男生不能留头发(不然就会在检查仪容仪表时,当着全班的面被拽着剪掉,很丑,也很伤自尊);
还有总会有几个情商很高、很会跟人相处而且很善良的男生,仅仅因为成绩不好就被羞辱到落泪……
这一切都让我无法释怀,让我生理性厌恶,经常气到胃痛,后来又焦虑、恐慌障碍,所以我把这些都归结于学校,即使它什么都没做错,it's this system,it's us that‘s twisted.
This is all so wrong but nobody's ever said anything growing up, 我感觉我们是真的挺坚强,we can put up with any sort of shit, this is too sad.
现在国内各大app强制显示IP,可能有的网友还是没意识到严重性,在这里提醒一下:
国内几乎所有app都是用手机号/微信等注册的,而你的手机号/微信都是直接绑定身份证的,说是实名制上网并不为过。即使你没有在app内完成实名认证,国家也是有规定后台强制实名的(所谓的“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如果你开了代理,反而会暴露自己使用了“违禁软件”,网警找到你,你都没法辩解。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机场(VPN)已经开始审计微博,因为如果你被叫去喝茶,机场会暴露,损失极大。同时开启全局代理对你自己而言也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在我看来,显示IP的操作对言论自由的影响之大,是远大于审查敏感词这类的行为的。虽然之前也是实名制上网,但至少还有层假象,现在就是明着告诉你“如果你乱说话,我可是能直接到你家找到你的哦”。
大环境一天天收紧了,大家要注意安全。
给人在加拿大(或者有VPN)的朋友:https://mauril.ca/ 是一个免费的学习英语和法语的平台/app
#互联网闲逛奇遇
从鹅组关停、女权小组被炸、躺平小组被炸、禁止转发、禁止小组发言到今天宣布豆瓣下架,我逐渐确认豆瓣死期将至。事实上站在当权者的视角,他们的行动已经很迟缓滞后。
豆瓣小组是超大型实时互动社群。一个微信群人数上限为两百人的国家,存在豆瓣小组这种汇聚多则几十万人的社群,可能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个小组的组织影响能力可以很强。小组热门帖子顶上去可以实现一呼百应。基于类似价值观或兴趣,一个被封了还可以开新的。除了机器自动审查关键字外,人工审查据我观察是发出内容后进行的,很多时候内容已经能达到一点传播和反抗的效果。
如果你见过半夜鹅组的愤怒和直白,可能你会觉得作为反贼,自己并没有强力审查下的一片寂静的假象代表得那么孤独。如果你看到躺平小组连环被炸之迅速,你会意识到当权者有多么害怕这种和平温和的抗议形式。
女权思想(不论具体主张如何),在豆瓣已经生根发芽很多年。很多人在豆瓣上第一次接触到了女权思想,找到同盟,意识到婚姻和生育的不公平,并且其中一部分人决定不婚不育。豆瓣也是女性用户连结的港湾,而且确实是中国网上女权最热闹最有传播力的地方。在微博有“女拳”的污名化,在男性用户主导的知乎和虎扑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豆瓣我们能找到一点主场的幻觉。
说了这么多我理性上能预见豆瓣的消亡的看法,还是无法抹去真实发生的时候我的难过和无助。最近小组禁言14天的那个凌晨,我在豆瓣看申请信息,获取情感支持。今天听到下架消息的时候,我还在侥幸地想什么时候14天能过去,我就能继续观察豆瓣生态了。
一席资中筠老师的讲话,谈谈爱国。感觉好几次她都在红线边跳舞了,最终还是回到了红线的感觉,虽然如此,里面还是有不少给人启发的内容:
1. 资中筠谈到了义和团起义,当时因为政府给了好处所以农民起义军开始保请反洋,行为则是杀传教士和中国信徒。洋人不满,要发兵,朝廷出了两派,一派主张镇压义和团,另一派主张用义和团去打洋人的兵。领导人选择了后者,所以把因为“不杀信使”原则主张前者的五大臣杀死了。后来发现好像路线不对,于是政府给给死人平反。
2. 在西安博物馆看兵马俑的时候,有人提出生在秦朝最好,因为国家最强大。资中筠问他是想当秦朝的哪个人?焚书坑儒的儒生、被斩首的偶语者、被腰斩的李斯、还是秘不发丧到身体发臭的秦始皇。要知道,兵马俑没有展出的另一面,是修建兵马俑工匠的白骨,政府怕他们泄密所以将他们活埋了。
3. 我们说国家富强的同时,也要关心谁富了、什么强了。只有权力大的人富了吗?只有武器和军队强了吗?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4. 历史书喜欢讲些宏大叙事,把义和团等等运动都包装成了爱国运动。这是抽象人,不是具体的人。
今天的一切都没有脱离古代,1放到今天就是假开放言路,实则杀异议分子;2和如今权贵资本主义、私刑处理知道真相的人毫无差别;3的话,富强只让普通人想吐;4的话,可以看看抗疫新闻。
一切都挺没意义的,资中筠老师提到中国知识分子是为了改变国家死亡最多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是伟大的。但是我往下多想了一层,是谁让他们因言获罪、因言而死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J0t7oKHTQ&ab_channel=%E4%B8%80%E5%B8%ADYiXi
一件小事:
J是我十多年朋友了。我采访了他,沟通好了,全化名处理,所有的相关信息都是瞎写,男写女,二十写三十。
他看到稿子,尽管无事发生,但他很激动。因为之前因为他们医院在查谁泄露了邬主任的病历,他有些神经紧张。一个接一个电话微信逼着我找平台改稿删稿,看到被自媒体搬运走了,就逼我一定去解决,尽快解决。前天晚上我和编辑到处问,到底谁认识狗逼网易号,谁能帮忙找人删一下网易号的违规搬运。
J激动起来,质问平台的编辑们是不是有境外势力。我震惊得愤怒。知名高中+复旦八年+牛逼医院,就带来这个么?一言不合就扣帽子?一言不合就谈成分?
J质疑我。说你就是扭曲受访者意思。我说你不要再challenge我职业道德。我写出来的,我都能prove。是不是事实你心里不清楚么?
他本就觉得所有媒体都是傻逼,只有我不是,因为我是他朋友。现在我也是傻逼。他说你们写这个有什么用?大众知道医疗资源调配不公平有什么用?你写这个有什么意义?
我没搭理。就当PTSD。
去他妈的!
J在两周前问我,为什么健康云的结果要造假,我早就说了,和你们拒绝采访的逻辑是一样的。他们不觉得大众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因为大众知不知道,他们都会用最快最专业的方式去解决,大众知不知道,不影响这件事的处理进展,知道了反而产生不可控因素。
上个月,我一个发小,机长,突然打电话给我,教育我一个小时,说你们媒体写空难有什么意义。我们航空业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媒体,不是靠大众,不是靠你们怎么想。
这就跟现在鼓励媒体写内参一样。公众的知情权从来是不被鼓励存在的。
写内参是你这行的本职么?你的职责不是为不能发声者发声么?你的职责不是为历史留底稿么?你的职责不是给大众以信息么?
我纳税了,市民们都纳税了。进方舱的是普通人,坐飞机的是普通人,被抓走的是普通人,普通人为什么不该知道这些?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在中国做严肃新闻,整个就是在做慈善。2022年4月,财新就是最大的慈善机构,丁香园、中青报、极昼就是三个大慈善家。咱就说,这波媒体报道里,不是口述体的有几个?你能说他们不配看严肃报道吗?他们在过去十几年里,看到过几次严肃报道?
2022年4月,我豆瓣号也没了。我是挺后悔的。小号说一篇文章好看,结果被举报,连坐了大号。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