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酵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就是看着一种仿佛不是生命但确实又是生命的东西,几乎不间断地供养着,为它在玻璃瓶里孕育出气泡后慢慢爬升的边界线而幸福。我观察着状态,为它挑选它喜欢的面粉,调整着温度、喂养比例,甚至设定好固定的喂养时间,然后我的作息也以此为基础,就好像是它规定了我。因故而不得不放进冷藏室的时候担心失活,于是总是尽可能缩减搁置时间,就像把它从幼儿园、学校、病院、养老院里接出来,就像把它从睡眠里接出来,告诉它我们回来了该吃饭了,你还活着吧?
我喂养的时候总是偷偷沾一点吃,尚存的筋度,舌尖上微微刺激的酸味。我虔诚地吃掉它和它的孩子,虔诚地保留它的一部分并使之继续生长,虔诚地把本应丢弃的部分也保留下来,原原本本摊在油纸上直接烤成薄脆吃掉。我总是无数次想到曾经某个被我丢弃的失败面团,被裹进黑色塑料袋里扔掉,试图从视线里抹除,然而在我的心里它至今仍然幽灵一样继续发酵,永远地在被遗弃之地尽力膨胀起它白色而柔软的身体。我愧疚自己把那呼吸变成了腐烂,然而在腐烂里它仍在呼吸,如同某种生命的指引。那之后我再也没扔过任何一个面团,哪怕烂成一摊泥,我把它们全都烤出来吃下去,吃掉面粉、水和盐本身,吃掉由它们而生的已完成使命被凝固在气孔里的酵母本身。它们哺育我,我返回来哺育它们,我们是彼此的孩子和母亲。
我知道这看起来有点过分,但它确实被我赋予了远超它本身的价值。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口就要吃面包,甚至什么也不料理,不加东西、不调味甚至不复烤,就是干吃,吃掉很多。因为它在出炉后也仍然继续着风味的酝酿,我不愿意改变和遮掩哪怕一点点它的味道。把自己浸在酸香里使我感觉自己起身尚有意义,哪怕之后还会再沉睡过去。我每天活在酵母和面包的循环里,和朋友道别的时候我会说,我该回去了,我得喂酵母了,再见。
很喜欢看废墟探险废墟照片的原因:欣赏并学习其他人类那种甩手不管扭头就走的气质。看废弃剧院、学校、医院,发现舞台布景还没拆、板书还没擦、玻璃瓶中的液体还没倒干,就好像人都是仓皇逃走的——我总是习惯性地这么假设——看开发到一半没钱就搁置了的游乐场或者运营了很久终于关张的老牌酒店,宴会厅的圆桌上还有码放整齐的餐盘。可是如果去查历史,并不是如我以为的那样仓皇,并不是某地爆发战争、灾难突然降临,并没有谁下令咱们必须得连夜撤退,都没有,一切征兆反而指向一种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地结束,这就是我现在看到的废墟了,这就是how other people end things。
我总是沉迷于反复提醒自己,不是所有事情都像我直觉的那样会有一个体面的结束,一切都仔仔细细收拾归位,一切都打包盘点,或者更简单点,一切都付之一炬。其他人不是这样做的,人类社会或许就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把东西放在桌上,把锁门的钥匙挂回墙上,转身就走了,that is THE end,甚至窗户都没有关。哪怕整个屋里所有的布置都在向我散发同一个信号“人只是突然离开,ta相信自己之后还会回来”——但没有人会为了桌上的东西、墙上的钥匙回来,它们没那么重要,没有人会为了关上窗户回来。废墟的一切都处在一种落灰的栩栩如生中,像写字楼度过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周末,还在等有一天人们回来,一切都会灯火通明地继续运转。但那些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无论这是ta们计划好的还是真的临时有变。
这就是我爱看的废墟。我有一种想要好好结束一切事情的强迫症,比如毕业就应该有毕业典礼而不是拿上包静悄悄地走出校门。但是看废墟照片就是我的脱敏练习,接受ending就是某个下午两点半谁走出房间,那样一个客观得不能再客观的时间节点,ending原来不是我主观意义上认定的告别。许多废墟在我看来都始终还在等待一个告别,但我知道这物理意义上是不对的,它之所以是废墟,就是因为那场告别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不断地在一个又一个荒废的场景里纠正自己的闪念,这对我来说无比重要。因为如果ending的概念只是一个客观时刻,那其实对我来说很多事早已经走到了ending这一步,我时常想,如果邀请那些把废墟称之为废墟并热衷于探险的人们,如果请他们来评判,他们一定认为这些事都已经结束了,有的结束了几个月,有的结束了很多年。而我,就像我在看废墟时产生的第一个直觉,总觉得这些事还没结束,还有人会回来,人应该为了体面地结束它而特意回来,起码得收拾一下吧,餐具和盘碗没人要吗,就那样摆在桌上吗,密封的玻璃器皿里装着什么液体,总得有人来处理一下吧,我总想,甩手不管的话不担心有什么后果吗。其实不会有什么后果。就像我所看到的废墟探险,这些被剩下的物件并不会突然跳起来咬人,人们绕过它的灰尘,拍几张照片,安然无恙地走掉,废墟静静地睡在森林里,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然后我想,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接受一些事其实已经结束了呢,它看起来虽然是一副随时能重返荣光的样子,但已经千真万确地结束了。我在废墟的世界里小心翼翼地找原因,然后我渐渐明白我的感受和谁重合——我是桌上的那个摆件、被挂回墙上的钥匙、没人想起来要关的窗。因为我总是场景里被落下的那一方,所以我的主观期待就是希望人可以回来,我会觉得先走的那一方——那个你,你应该回来,你应该好好地、站在我面前、跟我体面地告别,ending这个词应该由我们亲口说出来。
但不是那样的。但不是那样的。
people don’t end things like that.
这一本《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称得上是我的年度好书了。赫塔•米勒的文字频繁刺破我的心。她写罗马尼亚人在独裁统治下,开动脑筋,想出以沉默为不可被禁止的方法。“但沉默使我们令人不快,说话让我们变得可笑。”我以能在中文世界看到这样一本充满尖锐隐喻和充满人性关怀的书,为今年阅读的最大乐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分明感到我们正处于同样的高压和沉默中。“我不喜欢‘故乡’这个词,它在罗马尼亚被两种人占有着。一种是村里的施瓦本波尔卡男人和道德专家,另一类是政府的机关干部。” 我简直瞪大双眼,因为我也老是说,羡慕丹麦人在丹麦,而我已没有故乡。这本书不适合睡前读,大脑被反复刺激变得兴奋,可惜我已经这样做了。
好难再找到一本对自我经历有如此敏感和尖锐点评的中文书啊。“国王蹒跚,人家以为他在鞠躬,其实他鞠躬的时候在杀人。”更多露骨的话,我甚至也不敢在这里引用。要从中文世界看到这样具有批判和反思性的文章,好难好难。
她在前言里特意写给中国读者:“你们都可能是我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有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
@runrunrun
@board
伊利里亚村塾
2023年8月版招生信息
欢迎象内转发,私信咨询。
目前提供:
一、人文系日本大学院升学辅导
二、论文、研究计划等修改建议
三、日语私教(8月起资费调整)
关于塾师:
~基础知识集中在中国古典文献
~中国中古史博士生肄业(曾发表日语论文)
~戏剧文学硕士在读
~喜欢看戏,写小说和酸诗
~JLPT N1 180分(2019年12月)
~TOEIC R&L 840分 (2022年3月)
~脾气和耐心比较好
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一、大学院升学辅导
欢迎已有志愿方向的学生,本村塾不会捉刀代笔。
当然如果尚未决定方向,也欢迎用试听的方式来谈谈,塾师会尽力提供信息和建议。
~辅导方式~
1,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知识背景,一起搜集信息、规划日程和明确目标;
2,之后进入辅导正题,进行学术文献共读,作专业知识讲座,每次会布置小作业;
3,尽快开始研究计划的写作和修改,修改同时讲解学术规范、学术日语等;
4,课后通过文字讯息接收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细节问题。
~细节说明~
*如果是塾师特别熟悉的领域,如中国古代史、文学等等,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系统的专业课。
*历史、文学、戏剧的内容应该都可以教教看,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史,塾师是有扎实基本功的。如果内容超出塾师能力则会拒绝。
*村塾的风格是辅助和鼓励为主,不作粗暴的指责和纠正。如果观点有分歧,塾师会尽力说服学生,也随时准备被学生说服。
~价格~
正价(每周1~2次):
10000日元(500人民币)/1.5小时
试听:
2000日元(150人民币)/1小时左右
————————————————————————
二、论文、研究计划等修改建议
帮助修改中文、日文的研究计划书、论文、期末报告、奖学金申请书等等,学术或非学术文书。
在你动笔写作之前,塾师也能帮助整理思路和逻辑,给大纲定稿。
~辅导方式~
1、由学生说明需求,介绍所需修改文章的核心观点,大致内容后,通过同塾师探讨明确文章结构、逻辑和重点。
2、塾师陪同学生一句句斟酌需要修改的文本,减少文法错误和逻辑断链。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只改关键句。
3、如果文本不长,问题不大,那么塾师会独自修改好,再线上答疑,费用一般为1~2节正价课课的代价。
~细节说明~
*同样是一千字,不同的文章内容、逻辑、文法、措辞也会天差地别,所以本塾不根据字数计费。
*和塾师一起修改,一起商量,听塾师解释修改的思路,你就会明白这不是单纯的修改,而是学习以后能活用的技术。
*塾师不是生养在日本,无法完全代替native check。但是,塾师会帮助你理清思路和逻辑,一起寻找更合乎你本意的表达方式,这是日本人老师难以做到的。文法错误和逻辑断链往往一道出现,修改很难只改正日文。
*只是改文书的话塾师能做的事情是非常非常有限,文书修改无法替代升学辅导。
~价格~
也欢迎来一节试听课,塾师会根据文书给出整体报价。
正价:
5000日元(200人民币)/1小时
试听:
1000日元(50人民币)/0.5小时
—————————————————————
三、日语私教
在理解学生需求的前提下长期陪伴日语学习。
在基础的日语学习教材之外,塾师会陪伴学生阅读学生有兴趣的文本,看动画片、听歌练习听力,借助这些更生动的教材来解说其中的语法点和背景知识。
如果有考级的紧迫需要,塾师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计划,刷题讲题。
~辅导方式~
1,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日语能力。
2,開始陪读,或是批改习作,或是备考讲题等等,依照学生要求调整课程。
3,教材自由,学生可以选择漫画、小说、剧本等等,甚至是声音影像资料也可以。
4,塾师的解说例包含单词、文法,和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5,学生可自己阅读,汇总问题集中在课上提问。基于双方合意,形式自由。
6,每次课后一周内有三次文字信息提问机会。
~细节说明~
*长时段来看,文本伴读比刷题更有效。日语的措辞、文法现象在详细的上下文中更有意义,更有明确的意义。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的效果是单纯背单词比不上的。
~价格~
正价:
4000日元(200人民币)/1小时
试听:
1000日元(50人民币)/0.5小时
——————————————————————
********补充说明********
1,塾师的考学班以是辅导,也会尽力提供学生所需的信息和帮助,但是不会带笔,考学生活的主体还是学生自己。
2,东京及附近的学生可以线下授课,但是请学生负担塾师的来回车费和场地,公园和马路牙子之类能坐下好好说话的地方就可以。
3,如汇率发生大幅变动,人民币价格须商议。
4,对已经开始上课的学生依不涨价,不更改授课方式。
5,如塾师无法胜任,可能可以推荐合适的塾外老师。
祝读到这里的象友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