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豆瓣在讨论直播间购物之殇。推荐一个彻底解决网购陷阱的方法,买二手。
二手市场的价格,才反映物品真正的价值。
复盘今年度所有网购,除了洗衣袋、数据线、牛奶等食品日用品、给朋友准备的礼物、以及贴身衣服我会买全新的,数量在20几,今年度其他所有的购物,都是二手商品,数量在40。这些东西里,不是100%满意的只有3个,但也在使用。
购物记录比如:
全新独立包装的棉条,50元,68根,还没用完。
全新的前拉链运动内衣,穿脱方便,利用率很高,冬天比正常的内衣都好穿,200元。
二手牛仔裤,以前有一条一样的穿破了,我超爱这条,68元。
毛衣30元,衬衫44元,成为我的代表装束了。
两双dr.martens的皮鞋,加起来900多,前主人都没穿过,聊天时对找到喜欢它们的人,十分开心。
我还连续3年在闲鱼烟台果农家里买苹果,熟知不同品种的成熟时令。
当然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无欲则刚,但凡人都想满足些刚需,尝试些新的。
物品只有被使用了才有意义,不管来处如何,都值得被珍惜。
比什么价,适合的最便宜,二手的最便宜。
想好了再买,接来服务我的人生,不是很好吗。
虽然也有因为买二手,被现实中”好友“绝交啦…
很想说那些骂海棠作者活该的人有没有想过让你爽的黄文是另一个女人在手机在电脑面前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好久之前我看到天一说她怎么写东西,说天太冷,她冬天写着写着手就冷得受不了,必须把手揣回去捂热,捂到热了就立刻继续写作。脚在电脑桌下面冰凉得快失去知觉,她就靠跺脚取暖,一刻也不能停止写作。上大学后有一次,我在上课的教室里发现桌椅上有人用小刀刻了“天一”两个字。我知道这个东西肯定和我知道的天一不是一回事。但一整个冬天,我坐在开着暖气的教室里听课时还是忍不住想到她。教室里暖气片热烘烘的,老师在上面讲文学史,讲一些男人取得怎样的文学成就。我上高中时学校从来不给我们开空调,冬天我坐在班门口,一个男生永远嫌班里太热去开门,我坐在那里冷得跺脚,手根本没法伸出来,指头好像四条冻硬了的萝卜肿得握不住笔。我第一次用到暖气时感觉天哪,原来只是需要这样的东西。原来只需要这样的东西人就可以不用冷得发抖。我在有暖气的教室里听男人的文学,在冬天冷得跺脚也要写作的天一在监狱里。我每次到教室,坐下,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在桌上寻找有没有那两个刻下的小字。天一被关进去后好几年,我在网上还是能看到有人说天一活该。我在教室里,看到贾平凹写的《废都》,看男作家们在作品里忽然插入对女人的身体的描写,开始讲性欲,写糟糕透顶的做爱然后他们的作品忽然就被叫做文学。我控制不住地想,我见过的每个女作者都写得比他们更好。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贾平凹能被叫做中国文学的名家而天一只能进监狱。
把痛苦视为不好的,把情绪作为「管理」 的对象,可能是一件相当现代的事情。
从前人们怎么体验痛苦?浪漫主义文学中可能是审美的对象。没人对悲痛欲绝的主人公说,不能再痛苦了,明天得上班,你有论文要写,你得毕业,不能打扰你的朋友……没有人要求一个痛苦的人要执行这些社会「功能」
(友:一个诗人写了十年悼亡诗,也没人叫他别写了别悲伤了(虽然男的写悼亡诗又是另一个槽
情绪成为「管理」 的对象,可能同步于人成为工业生产的生产力「工具」 ,你得工作你得有效率你得为资本创造价值。
这改变人体验情绪(和自我)的方式。你首先为外部的事件痛苦,然后你痛苦于——我无法管理痛苦,无法管理自己,在痛苦中无法运作,我无法(正常)运作…
但人不是机器。体验痛苦,需要休息,这些都是作为人的一部分。
(流行)心理学一方面极度(只)强调情绪,教导人们要允许「负面」 情绪存在。但如果不看到这些历史、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就只是另一种情绪管理术,依然是把责任推给个体,同时也是在巩固这个把人视为工具的结构。
心理学解释在个体生命经验中占主导位置,本身也是因为这个结构如此牢固。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在医院洗手间看到代孕电话的小技巧!
用手机把号码拍下来,然后拿这个号码去什么医疗整容、金融贷款、教育补习的地方溜达,懒得主动注册啥的也可以在接到骚扰电话的时候把这个代孕号码报出去让它被骚扰。
不会说话的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实操↓↓↓
(我刚才就接了个补习班骚扰电话)
对面:这位家长您先别急着挂电话,您现在孩子上几年级的呀
我:你们这都有几年级的补习呢
对面巴拉巴拉介绍了一堆,我说我现在没空,你联系我另一个号吧,然后我把在医院拍的代孕号码报过去✌🏻
对面:您什么时候方便呢
我:哦我那个号什么时候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