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逃跑隧道真是最理想的最looking forward的三十岁样子,比起锅包肉爹这种虽然高傲但是内耗型选手(虽然爹快四十了吧),鼻这种虽然美丽但爱着男人,小贾这种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所事事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总结下来就是小贾1有房子2有积蓄3不开销,看来还是得工作,不能搞艺术,搞艺术可能会变成爹那样,不过大差不差她们年轻时都爱过男人,没爱过我猜是不会内耗了。最近还有一事就是被六零后女长辈们的婚育观震惊了,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在婚姻中历经万劫的女人还在跟我们晚辈说婚姻有多好多值得向往。

木心的成就难道真的不是靠陈丹青说出来的吗(乱说

他哥有一段时间喜欢叫我弟弟,我第一次听到是有被吓,因为以为我们还没熟到可以篡名的程度,但其实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对我来说外号就像是给予一个人身份里想象力的空间;现在还想起这个称呼,感觉很怀念,不过我现在比以前更像个弟弟,虽然并不是说我想做男的,而是如果弟弟是形容性别意识不强的调皮捣蛋鬼的话;发现很多女明星喜欢叫自己x哥,但我觉得叫哥不但强调性别的凌驾还强调性别之上年龄的凌驾,叫叔、叫爷、叫妹妹,感觉都奇怪得很,叫姐姐也行,但是凌驾感不强,我觉得叫姨最好(刚好我小名叫某yí/🤔),叫奶奶也可以(虞书欣be like),奶奶,姨,弟弟,都可以,但其实我还是更想做小屁孩,不想凌驾谁,但是世界的位置是有限的

烟民是不是一分钟不抽烟都会死,其实也不是但是当一堆烟民聚集在一起假设每个烟民平均一小时要抽一次烟,那20个烟民或以上就有空间里每分钟都有人在抽烟的可能

显示全部对话

不和抽烟的人做朋友,现在也不听那些把烟浪漫化的歌了,真的很贱,网上关注就关注吧,现实生活中1得了肺癌拖累全家2咽炎天天咳吵死了3牙黄4我闻了就头疼这是最主要的

旅行的别称又叫胶片相机历劫记dddd

比起坐轮椅逛游乐园(像王思聪那样)我觉得我更需要轮椅逛博物馆,每次去博物馆都是累得要死

阿巴阿巴没有中风险地区了可以随便玩了

感觉园林就是为了阴天设计的,大太阳照着满院子的数感觉真的会很丑

嗯想到虞书欣说的否极泰来,好像又没有那么难受了

显示全部对话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了,被河南人在杭州给坑了只能坐天价车回市区接到个广州的电话号码以为司机会是老乡结果一口京腔,中国里到底有什么是真的?

不是乱说话,什么身高相同的男女手的大小也差不多,完全不是这样,认识很多170的女生的手感觉都比同样身高男生的小,感觉可能主要是瘦以及手臂肌肉群小?

显示全部对话

看着自己的拳头,好小好小,想到自己的心脏也这样小,好难过,想到男人们的手那样大,揉泥的,揉面的,弹琴的,都那样有劲,为什么女人不能天生一双大手,为什么矮小的男人们也能有一双大手,恨着,崇拜吗,我更嫉妒罢

其实我后面仔细思考发现旅行其实是一件很低效率的事,尤其是独自旅行,旅行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在发呆,走路,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头脑放空的过程,并且注意力也很涣散。如果是户外旅行的话大概是锻炼体能,比起说动脑子,旅行更锻炼人行为和思维的协调性,不是智力型的用脑活动。旅行相比较平面类信息输出入,是很明显s和n的区别,比如说如果你去荒山里徒步,你会真真切切的注意脚下每一步路,周围有没有蛇,叶子上有没有蜘蛛,而不会由着路想到鞋,鞋想到品牌市场,也不会由着蛇想到蝎子,再想到女巫,因为当你的身体在风险中的时候,你根本就不可能去做拓展思维!但是因为人的身体体能也是有限的,所以在长时间旅行中人的思维方式也肯定是会局限的,也就是说旅行中有一种对你大脑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是:失去想象力——再反推是因为:当你的五官被真实且新鲜的事物填满的时候,大脑很大一部分的自发类信息是会暂停的。可能是错觉、可能是确实,你会觉得大脑的容量远不及天地,但其实从不同角度比较这个也没有定论的。所以我判断旅行不能作为一种持久的生活方式存在,而应该和稳定的,有反复性和局限性的生活方式交插进行,这对于人的两种判断模式:直觉和感知,都能进行锻炼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