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现在逐渐明白一些电影为什么可以是好电影,这些电影在我看完的当下的感觉是好难看但是在不久以后在我对某些生活细节进行深度思考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些思考正是当时觉得好难看的电影想要探讨的,可以说我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我理解电影的方式,但是电影的表达方式也影响了我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好的文本势必介入读者觉悟的因果中。
还是很喜欢“赤剧永恒我演笨贼”,可是在我心里赤剧才不会是永恒的,但是是不是只有赤剧才会给你一个cast makes you feel special,和平叙事里everybody是不是都是nobody
origin
其实gender studies里的white privilege也是我受黑女辅导员启发才意识到的,(已经是两年前了!)(当时我的课题是原住民居住空间,我提出了全球性的女主内男主外意识形态,她强烈反驳我引用这个观点,哪怕是为了推翻这个观点,因为在更原始的两性关系里不存在的事情不需要被推翻!)后面我看了几篇讨论原住民女性的论文,原住民女性在原始部落中的地位,原住民女性在反殖民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殖民造成的父权扩张,后面加上我神婆网友的疯狂输出,我才开始相信女性的原始力量的,在这之前我一直纠结于结构问题并且肯定是有“女性是受压迫者”这种愤怒的,神婆们的观点是女性是“生理第一性,心理第二性”(这和我最近看的电影里的台词“身体不是你思想的牢笼,思想才是你身体的牢笼”也对上了!)所以理论上只要你顺从自己的身体你是不会受到结构性压迫的。。。。
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