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幾間大學在新學期將要增設國安課程,「無得避、焗住上」,認真學習和反省極權帶來的災難與危害。
https://m.mingpao.com/pns/教育/article/20220725/s00011/1658685805667/八大7校國安教育納課程-港大未覆-中大科大下學年推國安課-同列必修
当年全国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漏洞都被乌云网公开了。
乌云的运行机制很简单,白帽子(正义的黑客)提交漏洞,平台通知企业方修补漏洞,如果企业长时间不修复,平台有权公开漏洞,让用户获知真相。
大神们也有点恶趣味,总喜欢放长假的时候公布漏洞,这样程序员们就得加班补漏洞,领导也要跟着加班…
当年,每到劳动节、国庆的时候,哥哥就守在电脑旁凑热闹。
大企业憎恨,曝光漏洞,品牌声誉受损。
领导们憎恨,这样曝光真相,会引起恐慌,不利于稳定。
直到有一天,乌云突然被关。
一批免费公开漏洞的大神,被企业反手告了,面临牢狱之灾。
上边明确告知,找漏洞属于非法测试,破坏计算机罪。
从此,国内的白帽子彻底绝迹,没人愿意公开曝光漏洞,毕竟要坐牢啊。
皇帝的新装,企业和领导面子都保住了,大家都很高兴。
大神主动公开漏洞,其实赚不了几个钱,厂商无非是给个小奖励,小吉祥物...
这批大神,赚钱有多简单?
一个漏洞,黑市能卖到数万、数百万美元。
利用漏洞,获取各类平台的数据库,卖钱。
前些天,国内某不能说的平台,数据库被公开出售,要价百万,一共10亿条数据,23T,包含身份证、姓名 等信息。
如今各类数据泛滥,什么信息都能买到,而且非常廉价,个人没有隐私。
AI换脸 + 声音克隆 + 个人隐私信息,就是诈骗的终极形式。—— 查看原文
乌云网是一个位于中国大陆的资安情报网站,于2010年5月由方小顿和孟德联合创立。该网站是一个介于企业与安全研究者之间的安全漏洞报告平台。2016年7月20日凌晨,乌云网突然被关闭,仅显示一张“乌云及相关服务升级公告”的图片。截至2020年8月25日,该网站依旧展示升级公告,无法访问。
当年11月,该网站根据白帽子提供的材料,接连披露网易、支付宝、京东商城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存在高危漏洞,12月29日更是指出支付宝1500万至2500万用户资料被泄露。12月30日,乌云网发布声明宣布暂时关站,对系统做短暂的升级。此后,该网站又相继披露出酒店开房信息泄露、支付宝漏洞、搜狗浏览器泄露用户数据、腾讯7000万QQ群用户数据泄露等—— 维基百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公安部关于印发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的通知
第九条第二点:不得发布网络运营者在用的网络、信息系统及其设备存在安全漏洞的细节情况。
第九条第六点:在国家举办重大活动期间,未经公安部同意,不得擅自发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信息。
#魔幻现实 #乌云网
转发自 心灵魔法站
“封城期间,上海的心理健康热线电话拨打次数激增。在搜索引擎百度上,上海用户检索“心理咨询”的次数比一年前增加了两倍多。一项针对全市居民的调查发现,40%的受访者有患抑郁症的风险。4月下旬,一些社区的封控略有放松后,一天上午,上海精神健康中心外排起了1000多人的长队。
……
但也有专家警告,封控对人的影响将是持久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在本月的一篇社论中写道,“精神健康不佳(给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带来的阴影将持续多年”。社论还说:“中国政府如果想愈合其极端政策造成的创伤,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在心理学家徐昕月(音)最近几周参与的咨询中,遏制政策的长期后果已变得越来越明显。
徐女士是一个全国心理咨询热线的志愿者,她说,两年前疫情开始的时候,许多打热线电话的人害怕的是病毒本身。但最近从上海打热线电话的人更多担心的是政府封控措施的次生影响,比如父母担心孩子长期上网课的后果,或年轻专业人士担心他们还房贷的问题,上海的封控已重创了该市的就业市场。
还有些人则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努力工作是否值得,因为在上海封控期间,他们看到,有钱并不能保证舒适安全。徐女士说,这些人现在减少了存钱,增加了对食物和其他能带来安全感的有形物品的支出。”
《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上海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20630/shanghai-lockdown-china/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这一招越用越顺手了。
爸:我的孩子怎么会是个同性恋?我好想死。
我:小孩是同性恋你就想死?精神这么脆弱?根本不是小孩同性恋让你想死,我看你这样脆弱的心灵遇到任何打击,就受不住了,就想死。
现在经济全球倒退,万一以后还有很多比小孩同性恋更大的打击,那你怎么办?说这种话的人就是精神不适应这个世间,今天不因为小孩同性恋寻死,明天也会因为别的事郁郁而终。你赶紧去运动吧,少想这些有的没的。
爸:女同性恋以后要怎么办?怎么结婚?
我:我找个没房子的女的一起住,我有工作有房子,领养的小孩不就和我姓了吗?我一个女的,嫁出去你家就没人了,我找女的过了,你多一个女儿养老,多一个姓x的小孩,不会绝了后还不用给嫁妆,不是比我和男的结婚更好吗?你自己算一下是不是赚了。
爸:天呐,好有道理。
有种用屎做出武器和屎搏斗得有来有回的屎感。
有北京民众的人脸识别被攻破,银行帐户内被取走近人民币43万元(约新台币189.2万元),但登录者的IP却显示在台湾。
中国新闻周刊最新报导讲述李红(化名)的遭遇。事件发生于6月19日,她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手机简讯被拦截,手机号被设置了呼叫转移,令她的验证码落入他人手中,且无法接听银行的确认电话。
更严重的是,她的「人脸识别」被攻破了。中国交通银行系统后台显示,在进行密码重置和大额转帐时,「李红」进行了6次人脸识别比对,均显示「活检成功」。
但其实这几次人脸识别并不是身在北京的李红本人操作。经过民警追查,登录者的IP地址显示在台湾,使用的手机型号是摩托罗拉XT1686,也和李红用的小米8不同。
https://newtalk.tw/news/view/amp/2022-07-18/787259
@Shawnzhong 如果隐约知道新疆的现状,就无法忍受“旅游”、“消费”等行为。
而媒体写什么,“当前的新疆,聚集着无数想要在这里得到真正放松的人,它集合了各种优势——优美的风景、地广人稀的特质、足够长且深度的旅程、放宽和友好的政策……因为这些,它成为了游客们理想中的目的地。”
更可耻的是他们有一个转折,“一个荒谬的现实却是,游客们很难在这里获得彻底的放空”,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美丽淳朴、符合游人心中理想的新疆变了,到底因何而变呢,继续装傻充愣。
我的想法是,如果不能揭露新疆的真相,就不要为某些东西添砖加瓦。
@board
虽然大家使用微信都知道会被审查和监视,但具体情况大家可能没法想象到,所以V2EX有网友发帖爆料在微信发的每一个链接都会被腾讯访问一下,发现用微信在群里或者私聊里面发的每一个链接,都会收到一个user agnet包含wechatdevtools的请求,这帖子下面其余网友纷纷现身说法,综合起来结论就是:微信无论是在群聊、私聊、文件传输助手,分享卡片链接还是纯文本链接,都会被腾讯主动访问一遍。
网友feitxue确认存在这样的情况,表示:
不夸张。印象非常深刻,让我搞了一下午。早就踩过这个坑了。
测试微信支付的时候有遇到过。
有个每次调起支付的唯一流水号,PC微信发到手机微信去测试。
莫名其妙就是流水号已使用。
后来发现,只要通过微信发送 URL ,微信就会访问一次,让我的流水号失效。
网友afirefish现身说法:
QQ发一个电影链接到QQ群里面(群里面只有4个人),电影10来G,QQ一晚上干掉服务器接近100G的流量。
https://www.v2ex.com/t/865618
是一只游荡在扎木苏里的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