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の悪魔≫
既没有初恋,也没有恶魔。
希望后面至少有像样的杀人事件。
ipad代替白板,蛮好的。
这两个原则确实很好。可以冷静地挖掘出真相。
原来这个剧是试错型推理。四个主角一个个提出自己的假设,再一个个推翻。重复直至推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恋爱这种普遍未达最佳化的感情,人类已进化成不需要它的生物了。”
医院这个案件的真相,还挺有趣的。意外地合情合理。 显示更多
少年A和少年B是同室的病友。少年A爱慕对面楼栋的住院少女C。少年A跳楼自杀,少年B指证是医师D害死少年A。医师D却有不在场证明。而少年B作出证言后因病陷入昏迷。
真相是,D为了临时赶去给大人物动手术,将手术进行中的C弃置不管,导致C死亡。得知C死亡,少年A悲痛自杀。所以少年B指证是D害死A。逻辑完全没问题。
主角们成功破案,既查出真相,也挽救了即将被手术的B。(本来担心B会在手术台上被D灭口。)
松岡演的这个女主,是不是有双重人格。总觉得她在她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什么。
仲野太贺演的那个男主好可怜。父母明显偏爱他死去的哥哥。他自嘲“哥哥和我的区别就像心脏和盲肠一样。”他父母开心地表示“这个比喻真妙”。
伊藤英明演的上司明显是为男主抱不平的,希望他争气一点,查出害死他哥哥的真凶、出人头地。男主的未婚妻则希望他结婚后就辞职,当个家庭主夫。(
金句。
又开始了。主角四人组用ipad代替白板的搜查会议。
哈哈哈哈哈(((o(*゚▽゚*)o)))
被刺穿肺部的被害人不会叫喊。
这次案件的关键就在于,本来整栋楼有很多居民都在外面聊天,但听到大喊“杀人了”的呼救声,居民们惊恐万状作鸟兽散,飞快逃回自己家中锁上门。于是报警后警方以为的杀人时间,就是居民们听到喊声的时间点。
但其实那个时候死者还活着。大喊大叫的想必是凶手。是在邻居们都躲回自己家中后,凶手才进入死者家中。因此没有人看到凶手的身影。
在路边一起吃杯面的这一段,拍得太感人了。总是为别人着想的人,太可怜了。
男主接了死去的哥哥的电话。好煽情。
哥哥也是好人,男主也是好人。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追根究底的话,就是他们父母的错。没有家长上岗证的世界,只会不断制造出悲剧。
我觉得男主确实应该听他上司的话,去调查哥哥的死因。不要觉得自己的存在微不足道,能在人类世界坚持活到现在就很了不起了!
太可怕了。
哥哥的遗体被发现时,哪里都找不到他的手机。可推测是被凶手拿走了。
但是那个手机,现在在女主那里。
女主真的是双重人格吧,总是时不时失去一段时间记忆的样子,不知道自己曾做过什么。
邻居是不是变态杀人狂先不说,至少在那个瞬间,邻居与他是站在同一个立场的,共同抵御了外敌(入室抢劫犯)。创可贴这么可爱,这个邻居看起来也不是坏人啊。
这次女主遇到的挫折好奇妙啊。是有趣的日常推理!明明她亲眼看到了盗窃现场,摄像头却拍不到,赃物也搜索不出来。这当中,绝对有物理诡计!
是的。
女主的另一重人格究竟是怎样的蛇蝎心肠毒妇啊。难以想象。
女主(的另一重人格)竟然还曾经肩膀中过枪伤,让那位医生阿姨为她秘密疗伤了。
每次“在宅搜查会议”都有认真做PPT啊。明明不是杀人事件,但这个超市盗窃之谜却异常地勾起我的强烈好奇!每次偷东西的人年龄性别职业都不一样,但却有着共同的结果:明明偷了东西,却既没被监控拍到、又没有搜出赃物。太好奇这个谜底了!
谜底也是有趣的。 显示更多
真凶是那个对女主态度很亲切的老年女性老员工。她贪污公款。那群来“盗窃”的人都是她的同伙。目的是,女主抓住“小偷”,查看监控的这段时间,监控正在播放的同时就会暂停录制,在暂停录制的期间真凶就悄悄地浅入社长室打开金库进行公款挪用。“盗窃”的同伙能在监控死角偷东西当然也是因为有真凶的指点,包包里没有赃物,也是因为事先在桌子下准备了一模一样的包,在被检查前调换了包。
这次的案件,是对不守规则、做出没素质行为的人们的射箭攻击。
(这就直接进入案件介绍了吗?上一集结尾明明是女主的另一重人格出来了,这是很关键的时候啊!以及上一集的结尾后面还有小结尾,邻居告诉鹿浜他家里被安装了盗摄。)
这个射飞镖惩罚“做出没素质行为的人”的犯人,造型拗得十三点兮兮的。
笑死,鹿浜的邻居果然是个好人。职业是(还没出名的)悬疑小说家。他家中的女人是他的妻子。
小鸟先生也太好笑了!重色轻友!男主和女主问他对犯人提出的数字谜题怎么看,因为他是会计课的。他一脸杠精表情地回答:“数字与数字谜题完全是两回事。爱吃布丁的人会喜欢加进了土豆炖肉的布丁吗?爱吃土豆炖肉的人会喜欢加入了布丁的土豆炖肉吗?”女主:好吧,我想当然了……这时小鸟先生的心动对象小女警跑过来问他:“小鸟先生,你对数字很敏感吧?”小鸟先生回答:“我如果说不是,那就是在骗人!”女主&男主:“喂!!”
男主和女主的“同居生活”好可爱。男主还发现了女主的“不同人格”连吃东西的口味也不一样。他们真的好配!简直想拜托鹿浜不要继续喜欢女主,让她跟男主在一起!
女主上一集跟男主在居酒屋说到的那段话,大意就是:很平凡的人也可能在另一个人眼中并不平庸,十分异常的人也可能在另一个人眼中很正常。这个概念像极了爱情!
男主的上司,可能真的已经追查到了一些什么。但是女主自己也怀疑自己的另一重人格私底下做了不知什么可疑的事(比如杀人),所以没什么底气。
小鸟先生解出了数字暗号,可是小女警到了那里却被犯人的飞镖射伤了。内疚的小鸟先生表示是自己的单相思对小女警施加了暴力。男主:施加了暴力的是犯人!
惹 。。。
…………杀人犯的数学题,真是很数学。
犯人是使用无人机射出飞镖的。
鹿浜看到男女主互相护着对方的动作,意识到了他们的双箭头。
图形分析的胜利。
啊,好虐。女主把男主哥哥的手机还给了男主。她甚至觉得也许“蛇女”才是主人格,现在她被“蛇女”看来才是烦人应该消失的人格,觉得男主不应该靠近她。
这次飞镖事件的犯人,是被警方用网络科技手段查到身份后逮捕的,这一点很真实很合理。
“我喜欢的人,是讨厌吃番茄、喜欢吃炸虾的人。我认识你。只要我还记得你,你就不会消失。迷茫的时候,请看着我。我会告诉你,你就是你。没关系,你一定不会消失。因为我心里有你。”
男主对女主的告白,嚎感人。
邻居和鹿浜发现有别处在使用鹿浜家的电,查到一个暗门,破门后发现……????会发现什么呢?遗体吗。(它最好是。
男主的上司果然查到了女主身上,上司从楼梯滚落。但按照这个套路,他肯定不会死。
编剧太有名(大家太熟悉)就会这样,看网上讨论就发现,100%的观众都猜到了,上周那一话从楼梯滚落的上司会安然无恙。
果然和大家猜的一模一样,上司身体好好的,情绪也稳定。
(但是刚说了邻居其实是个正常的作家,鹿浜就被关进了那个可疑的监禁室,这一点很。。。。。。)他应该也很快就能脱险吧。
那个上司,官衔都是署长,还这么闲,虽然看起来是疼爱男主和他死去的哥哥,也一心想查出男主哥哥的死因。如果最后真凶是署长自己,这就是一个赖皮的犯规推理了,所以应该不会。但如果真凶是女主(的另一重人格)观众也会很困扰!所以,真凶应该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纯路人吧!
曾经有一个初中生男孩,去便利店一趟,却再也没回家。中途曾经发过一条短信,称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正被关在一个像地下室的地方。三天后,这男孩的遗体在河里被发现。警方逮捕了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也死在监狱中了。唯一留下的疑问就是短信中说的“地下室”在哪里,但最终没有调查就翻篇了。
邻居作家看见了鹿浜家的可疑地下室,怀疑鹿浜就是那个杀害初中生的真凶。鹿浜拼命想解释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地下室,但要让人信服挺困难的。
这个墙壁也太刻意了吧。
只能说道具组努力了!
好正经的台词!
老婆婆真是好人。
鹿浜说的应该是真话。
但也难怪这个作家不相信。因为如果说这幢大宅的原主人是那位富裕又善良的老太太,那怎么解释这个用于监禁的地下室。难道老太太其实是个变态犯人吗?可是她与鹿浜的相处中可以看出并不是。
是的!!!!!!
现在作家和鹿浜一起被困在地下室。
两人发现了一本日记。写日记的是一个男人。里面记录了他是如何被这个房子的原主人(富裕善良的老太太)骗来这里,被监禁,还说要审判他。
与此同时男主、女主、小鸟先生发现了关于事故的剪报。新闻显示,老太太的女儿和外孙死于一场墙壁倒塌事故。
而男人的日记里写着他是公务员,在有限的预算里修那个墙,他认为事故不是他的错。
终于救出来了。
然后他们发现,也没什么大事,公务员被老太太囚禁是一年前。公务员后来也没死,逃出去报警了,老太太被判了缓刑。
老太太在和鹿浜的相处中也渐渐熄灭了复仇心,算是双向救赎了。
好欢乐的卡拉OK!
也太有内情了吧。
作家以前是律师,曾经处理过他之前提到的初中生被杀案件。这案件与署长也有关系。
女主为什么要在最后关头夺走手机,她还是觉得署长可疑吗。
鹿浜偶遇了女主的另一重人格。惹 ,好虐!就女主的这另一重人格的癫狂样,也难怪女主觉得自己是杀人魔。
我也相信这种浪漫的说法。
虽然女主的另一重人格很cool,很有杀人狂的美感。但是真不希望女主的本体人格消失,不想让她失去这平凡的幸福。
松岡的演技还是可以。两个人格看起来完全是两个人。(
“梨沙”,就是满岛光演的那个角色。
女主根本不记得“梨沙”是谁,可是杀人狂那一重人格却清楚地记得“梨沙”。这发展就很不妙了啊。
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
另一重人格,在“梨沙”出事以后,就沉睡了整整7年。7年后她再有机会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警局,成了一个女警。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女主的本体人格也很厉害,有过那样的不良少女经历,长大后还奋斗成了生活课刑警。)
“梨沙”已经是通缉犯了。但是女主的“蛇女”人格居然还能见到她。
男主去世的哥哥,就是当时追查“梨沙”的警官。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
ipad代替白板,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