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雨伞 微博:
想到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一段话,“我受到损害,我重要的一部分被毁坏了———那就是我的现实,我生命的种种事实;而在事实的对面,有我可以成为的人、我可以感受的东西,只要我仍能用语言、用意象、用故事表达这些,我便没有迷失”。
- 转发 @谷雨-腾讯新闻 : 【女人四十,不能逃离那就写吧:40岁二孩妈妈用通勤时间写作,每天300字雷打不动 #女性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有多重要 】云四朵是一位中年女性,两娃妈妈。每天早上8点,她登上去往公司的公交车,坐下掏出手机开始写作。无论是忙到“连厕所都来不及上”的工作日,还是从早到晚“像陀螺一样”带娃的周末,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在次日10点前写下至少300个字。她写的都是平常生活中的小事,琐碎但不乏美感——虽然在她看来,自己只是掏出手机,敲下一些关于生活的“鸡零狗碎”。
她写作不为引人关注,也并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只是想“捋顺下一地鸡毛的生活”。生完老二重回单位,原来的岗位没了,领导跟她谈话“你现在是俩孩子的妈了,有点儿活干,差不多就行了”。她写下心里的委屈:
“觉得自己就像过了保质期的肥皂,没有被扔掉,搁置在一旁,偶尔被拿来用一下。而其他的同事就是柠檬味的洗手液,新鲜又好用。”
她写那些忍不住溢出内心又怯于示人的心情:
“只有离开家我才像个人,像个女人。防盗门一关的那一刻,我觉得我开始清醒了。”
她也不介意将“中年妇女”的屎尿屁以文示人。她写产后便秘对她的折磨:
“产后十一天……肚子涨得要死,腹腔里像是塞了石头,我在卧室和厕所之间来回跑,几十遍……三个小时过去了,体力精力到达崩溃边缘,我嚎啕大哭。”
偶尔看着镜中洗完澡后的身体,她会用一种第三视角凝视那个“她”,记录生育和衰老带给身体的变化:
“她擦干身体,看了镜子中的自己,她已经习惯自己四十岁的身体,开始走样,开始赘肉渐多,虽然刚开始她那么多的不甘心。她看到自己因哺乳变形的胸部,还是叹了口气,她想起以前的细腰和挺拔的身体,觉得那是别人,那不是自己,她没有留下年轻时的样子,所以查无此人。”
陪家人看病时,她用等叫号的空档写。取药窗口前,她用排队的间隙写。门诊大楼门口的马路牙上,她用出来透气的时间写。有一次四朵加班回到家,澡也没洗倒头就睡着了。半夜醒来,她又摸出手机开始写字。黑暗中男人嘀咕道:“写这玩意儿干嘛,有这个时间睡觉不好吗?”
也许是因为,开始写作那一刻,“妈妈”“职员”“女儿”“老婆”“中年人”这些角色暂时都消失了,她又变回了她。人生走到四十岁,工作没有出路,婚姻也令她失望,两个孩子又有必须尽的责任。日子密不透风,又不得不这样继续下去。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她说,“闷”,“特别闷”,“好像喘不过气来”。她写下一个四十岁中年人的困惑,也展露出一个女性从事“母职”多年,却依然并不娴熟于此的真实境遇。
最近,四朵终于向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多年来待遇和职位停滞不前,日常工作忙碌且焦头烂额,四朵感觉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带着一种极强的勇气,她离开了这份从事17年、体面又稳定的工作,却很快就被另一种忙碌所淹没。因为她的辞职,婆婆回了老家,一家四口的家务和一日三餐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暂时无业的她身上,她又进入了“从早忙到晚”的状态。洗碗、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前两天,赶上夏天的暴雨,她的关节炎复发了,手脚都有些浮肿和紧绷。她写到:
“这个月,这双手洗了几百个碗,上百件衣服,蒸了好几锅馒头,做了上百盘的饭菜。刷过几十次的马桶,擦过无数次的地,也被菜刀切掉了一块肉,被油溅出十几个烫斑。”
但也是靠着这样“日益粗短”的手指,某月的第一天,她在新的文档页面上写下,“又丧又有希望的日子,继续。” #洞见计划 图一:云四朵的自画像
图二:云四朵的自拍
图三:午夜带儿子看急诊
图四:笔友送给云四朵的《秋园》,她随身放在包里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