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政治抑郁又跟我哥闲聊了一下(当然没有说因为什么)。他说可以发发牢骚,但是可不可以失望,想想爸爸以前那么穷也没有叹过气。我爸去年在我回去的时候笑着说他一天晒海盐十几个小时整个人大汗淋漓的事情。我还是过得太娇气,太骄傲,又太怠惰了。不要失望,不要放弃

算是一条感恩象友帮助+个人经验总结的帖子 

几个月前问了象友很多关于留学、美国生活成本和签证的问题,现在人在美国两个月了,基本生活都已经熟悉,对未来也算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故而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一下,也算是给后来的人一个参考。

1.关于留学:以下是我根据个人和身边朋友所总结的对目前主流留学国家的体验和评价:

英国:一年制硕士适合快速润走,目前有PSW和高潜力人才签开放,签证宽松,拿到工签后居留难度不大,非伦敦地区生活成本尚可,想找工作最好早做准备

美国:不建议非码农和任何想要拿身份的人来

加拿大:居留最友好,但申请难度大,歧视陆本,由于近年来是移民热门国家,门槛正在逐步提高,申请很卷,申请时做好学校降档的准备,工作机会相对少,大城市区域生活成本高

新加坡: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后直接找工作跳槽作为跳板,留学后找当地工作性价比不高

欧洲:费用相对便宜,课程压力大,如果需要其他国家人才签保底需要留意学校排名,最好学当地语言,否则很难找工作,永居难易程度一般

澳洲:申请难度低,居留政策变化大,最好申请特定专业,两年制及以上硕士项目才可以拿工签,有计划申请的象友要注意

2.关于生活成本:我的坐标是美国东部中大型城市,消费水平中上,目前来看每个月在饮食上的开销大约是300美元(以自己买菜做饭为主,包含一个月大约外食/外卖2次,主要购物超市为Aldi、weee与中超),日常消耗用品与固定话费等支出加起来大约是50~70美元,总体来说,如果不购物或没有突发情况,每个月400美金以内可以保证生活没有问题,500美金较为宽裕。此物价在美国除湾区与纽约之外应该普遍适用,象友可以参考。

3.关于签证:由于众所周知美国移民签证政策傻逼,不建议非STEM专业与以居留为目的的朋友申请,但全奖读博的朋友可以考虑。由于我本人只有一年OPT,今年就业形势又非常不好,因此考虑了以下备选途径:
(1)英国高潜力人才签证:QS前100内学生毕业五年内可境外申请,签证有效期两年,持签证可前往英国找工作/居留,缺点是费用昂贵,申请费用大约为2000磅,如需个人购买保险,则再加2000磅,根据身边人反馈,此签证在英国找到工作的几率还行(注:此签证可以在中国境内申请!)
(2)新加坡WHP签证:新加坡提供给18~25周岁,目前正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香港,日本,荷兰,新西兰,瑞士,英国,美国就读全日制学校的学生的打工度假签,为期6个月,过期后可重新申请,持此签证可前往新加坡实习+工作,申请门槛低,难度不高
(3)荷兰Search year visa:荷兰提供给QS前200名学校毕业学生的找工作签证,毕业两年内可以申请,为期一年,持此签证可前往荷兰找工作+实习+工作,获得正式工作后可转为工作签
(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打工度假签证:提供给18~30周岁之间的任意申请人的签证,需具有高等教育学历,保证基础语言水平(雅思4.5以上),此签证可作为申请澳洲学校和寻找正式工作的过渡签

目前的经验总结大概是这样,想到再补充,感谢之前象友对我的帮助,有问题可以在这条底下问,我尽量在了解范围内回复~

今天刷刷写了作业,下午上了课,我觉得对health economics outcome research还是感兴趣的,就是看两个药哪个药更有效,这个政策怎么判断该不该实施。之前一直觉得我得多学很多很多model而没看到big picture或者整个context。以及最近知道一个岗位晚投了,但我之前的精神状态也确实跌到谷底,现在能function已经很不错了,但感情上的认知还是比较麻木,只有焦虑头痛的感觉,而且还是没办法自然地感觉到身体的清醒or困累饿。下午跟新认识的gym buddy一起去做HIIT,之后还吃了三文鱼饭。晚上跟朋友聊了下天,很感激她经常找我玩,明天晚上也要去她的halloween party呢!现在还是会后悔自己之前持续的情绪崩溃,但人生就是没有一路高歌的,就算看似停滞的日子里也会有成长的。就当作是一条必经之路吧

我觉得医药健康行业还是很想去的

下半学期开始多上了两三门课,本来是想混吃等死的,结果发现混吃等死很无聊,人还是要劳动创造价值。上课之后也发现自己还是挺聪明的也喜欢学习的。晚上跟朋友看了分手的决心,第一次去波士顿的小剧场。汤唯雾雾的美跟今天的天气好像。在这里久违看到亚洲片好亲切,虽然读英文翻译削减了不少语言上的美感。唉好喜欢汤唯这种捉摸不定像浪潮一样的感情。结束后朋友跟我说她男朋友最近提出要分手,本来我很担心她因为我大学分手整整哭了一个学期,但她self reflect了很多,说毕业之后跟他在一起给了她很多归属感,但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往积极的方向想她也有很多事情需要work on,也很感激自己在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其实我才是感激她的那位,如果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多么值得被爱就好了。其实我现在的感受还是钝钝的,但是真的很幸运有这么一群朋友们 :Pkm26: 告诉自己,不要再为了虚无缥缈的焦虑放弃最最真诚的联结或者放弃自己。生活该是流水

但最伤害我自己的是,当我对周围的人做的事情都不怎么感兴趣,我就自然而然到了一个越走越窄的路…… 以后找工作也要好好考虑这点,就是我的同事能不能延续我扩展我本来的兴趣

又开始复盘了…… 现在想来,当时真的不应该为了更好就业马上选个非常technical的项目,因为我上数学课和cs课都没有很enjoy,身边朋友也很少纯做cs或者统计的。但当时就上进逼心理,觉得别人都行怎么我不行。从一开始看到录取的人的背景我就已经开始发怵了,但还是乐观地觉得不就是写写码做做数学吗。到现在也很好地证明了,我真的不太想在这方面深造…真的是撞了南墙才懂得回头… 不过让我对自己了解更多的经历就都是好经历吧

但一想到我爸我妈年纪那么大,不可能出来看我,我就好难过好难过,很想趁他们在的时候能陪在他们身边。虽然我们几乎没有言语上过多的交流,但我爸以前会为了就跟我吃顿饭每周末坐6小时的车来看我。我也很怕自己会后悔没有留在外面………
唉,就是一天天的想这个,无法下定决心去真的做出选择,不抑郁焦虑才怪。最近几周开始吃的抑郁药还没开始起效,什么恶心啊头痛啊这些副作用天天都有。然后到现在了,头脑紧绷、肌肉紧绷和易焦虑这些症状还是跟着我。只能接受接受接受,我已经进步很多了!

今晚跟室友看了the dropout,讲Elizabeth Holmes成立她的生物创业公司到整个骗局被揭发的过程。室友最近拿了biotech的offer,是治疗狗狗癌症的创业公司,位置在palo alto,周围超级多biotech startups,所以看这部片也很应景哈哈。之后大家聊起we can do a startup too。感觉自从我上过了一节商学院的课,对商业和赚钱的概念确实有了转变。比如当时跟我同组的mba在做女性健康的创业公司,其实这个点子并不非常非常profound,但这个市场多大,怎么找人合作,怎么实施落地,怎么销售+筹钱,都是具体的问题。我在国内的朋友也说有兴趣可以一起搞搞副业。
说回工作,我觉得还是想做些有意义感的事情,在进项目之前其实我一心想做healthcare相关的,但当时我对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还不清晰。比如我做生物不行,不是医生,所以做不了核心业务,然后也不想做非常技术类的事情,想要多接触些strategic thinking + decision making。

同时我时常有“我究竟在干嘛”的浪费时间的焦虑感,因为如果我但凡有很想做的事情,我总能激发一下自己的潜力克服下困难找校友帮忙,但读了那么多书我居然还是没有目标,还那么妄自菲薄,很愧对博雅教育…

今早去了医院的急诊部门做shadow,带我的姐姐很relax很nice,路过精神科听到有止不住尖叫的病人。急诊床位不够,很多人只能睡在过道上人挤人的地方。他们的儿科科室超级天使的,小病人一过去大家都跟他say hi,也有玩具室和可爱的小设计。这个姐姐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7点都要传病人,但她对我对周围人的态度都好nice哦,真的会被用力生活的人传染。下午跟新认识的gym buddy去了gym做cardio kick,一起去吃越南粉了。她本来念的建筑现在做city planning,感觉很有意思。之后她还带我去了law school的图书馆。我最近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我在职业上的困惑来源我的选择太多,接受的观点太多,但我真正有体验的非常少。比如我周围人说不要做consulting又累时薪又低,去tech好。但我暑假在tech实习literally最大的感受是i don't fit in。同时我做事情非常短视,当时找到实习了就开始焦虑做不好,反而没有花时间去真正探索我的性格适合什么,想做什么,想在哪个行业深耕。又常常因为很受政治抑郁影响,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什么在生活,又陷入了情绪失落的状态

我感觉寒假回去后可以多探索下回国的可能性,目前两边的求职市场都很💩,但我至少得先活下去。我待不住的一个致命原因是我的情绪控制力弱且生存欲望低,这里的生存欲望literally指的是继续活着的欲望,再加之我会无限自我pua来制定完全不合理的计划,进一步加强了自我攻击。完全可以想象如果继续自己住几年,我的精神状态会超级糟糕,所以我急需结束一个人内耗的状态,把注意力从无时无刻自怜反思转移到共情和爱身边的人身上。最近还听说了几个在湾区的本科学姐最后嫁人的故事,湾区真的是女性new grad地狱,大家职业高度同质化,一个人生活非常非常isolating,但找了同居伴侣后很难不被周围趋同因为大家就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很容易造成只有工作和伴侣的困局。然后跟朋友感慨,要践行feminism是需要时时刻刻的清醒和抵抗,也深知做到这一切不易。我进program一年,自我已经被各种看法观点打碎了很多,艰难重组中

不过问题是我身边的社交圈里没有一个能让我自如做自己的人,以至于我的情绪没法很好在该宣泄的时候宣泄出来。我当初因为躲避中国同学,大部分时间都在跟美国人/英语母语的人玩,但我发现我在英语语境下大部分时间都try to be nice,因为我不能很自如地用英文来制造幽默/开玩笑/表达不满和愤怒/假装生气等等,其实很多时候我没办法be myself in English。又因为我不关注体育话题,导致了我暂时不求职+学业上减缓速度之后跟朋友的共同话题一下子没了,跟室友也是处于不怎么说话的状态,因为我在家就习惯total silence做自己的事情。唉,好想念happy bay

当做我的治愈和开心记录:今天开心事:吃了pumpkin spice味的cannoli,天气很好,去了合唱团吃到了团长做的玛德琳蛋糕。然后我们练习的大江东去原版是玛丽莲梦露的river of no return,好神奇哦!
大部分时间我的思维都很非黑即白,说来惭愧,即使经过了四年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我还是有着很根深蒂固的在国内教育下形成的自卑感。比如最近长胖了我根本完全没办法接受自己,但转念一想其实我心里自己的理想的形象也很大程度受社会审美影响。就当作是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过程吧!

莫比斯风格的免费开船游戏,可以搜集海里的信件,wholesome game

pirxos.itch.io/a-red-boat

今天在chinatown西饼店看到的🌈酥,没买但是也好奇里面是什么馅料的~排我后面有个abc很努力用粤语问收银阿姨那个蒸包可唔可以微波炉,但是音调不对阿姨没听懂,我帮忙翻译了两句。等地铁的时候旁边有人bbox with good vibes,出来就看到了彩虹灯。晚上跟我哥聊了聊天,听ewon讲了first year project,还可能跟happy bay相遇波士顿。感觉好久好久没有感官那么充沛那么开心的一天了,同时也验证了我平时真的不只是不开心,是physiologically can't be happy

我不想做excel了,我想成为excel,动不动就可以not responding,很坦然,很自我,很自由。我也想动不动就对一切都not responding,我就突然不respond了,别管我什么原因,别管我什么时候恢复回应,我不respond的时候谁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之前觉得「不评判自己」的说法有点虚。但今天想到其实是,应该放弃从既有的、惯常的社会价值中认识自己——放弃这种渴求,克服这种心理需要。如果厌恶有关「效率提升」「强化自控力」之类的内容,拒绝它们背后的价值,那就不应该从自制力水平好不好、工作效率好不好的角度评价自己。

如果我没有按照预想的做掉某件事,那可能是我没有计划好究竟应该怎么做,或者是预想的时机就不对。我可以对自己不了解,也可以因为这种未知而不安恐惧,因为这样的「已知」原本就该被毁掉。提高自制力、珍惜时间,这些将人均值化为系统的某个功能部件的价值,通过透明的暴力和魔法,使人如此迫切地需要裁开、剪碎自己,不惜认知失调也要能被单一化地肯定。明明,无法被这套东西所评判的那部分矛盾的自我才是真实的。如果我真的想做,我就可以把它做好。#mTherapy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