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misandrist 跟misogynist 一样普遍

快过年了,我正好有一些非常悲观的关于对话和沟通的观点,可能有助关注我的朋友平静地熬过节庆聚会场合,分享给您。

首先,这年头没有人要跟您沟通了,大家不过是礼貌地、不礼貌地轮流发表高见。就算是面对面的「对话」,也大多是看似「听您说话」,其实是「等您说完」。

带着这样的预期再开口,比较不容易失望一点。

请您一定记得,您的情绪是非常宝贵的,是需要时刻留意小心呵护的。

因此在参与任何消耗情绪的讨论之前,我都强烈建议您退一步,掂量一番,问自己,这个值得我费劲吗?

请您相信,一个在网上偶然路过您的发言,留下让您想要反驳、回应的评论的对象,或者是聚会圆桌对面几年都见不到一次、说话像是背诵抖音热门评论的亲戚家大儿子,能够因为您的回应而改变、修正观点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因此任何时候我都不建议以「纯粹沟通」为目的去回应这样的对象,因为这是纯粹的浪费情绪,对自己有害无益。

那么如果您决定参与这样的一个讨论,这个讨论就必须能够提供比「纯粹沟通」更多的价值。

比如,如果对方是您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那么您可以考虑为友情搞搞自我牺牲。

再比如,您决定借此机会发表更多的高见,看似回应对方,实际上是自我表达,也是不错的。

大体上,使用简体中文的朋友,平均来说,都可以稍微培养一下「自恋」「自大」的情绪,把被原生家庭、学校、政府以及工作消磨掉的自尊养一养,不要怕矫枉过正。

然后虽然不需要大声说出来,但是私底下记得,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上,大部分试图与您对话的对象,都不配与您对话。

您的情绪、精力、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当然有时候您也可以搞搞挥金如土,或者像我一样,搞搞社会服务。

但请一定记得保持觉察,保持 mindful,有意识地保护自己,避免 burn out 和情绪过劳。

最后祝您新年好:)

求助万能的毛象
有没有好用的日语自学app啊,付不付费无所谓但是如果需要付费最好可以一次性买断的那种​:ablobcatheartsqueeze:

好久都没有这样的平静心境了,对世界深恶痛绝一遍后,又把趴在阴沟的自己扶起来。我们还是应当去体察那些与爱交织的恨与愤怒,勇敢抵御随眼球蔓延而出的绝望。
在命运的达摩克利斯剑降临之际,说出:“我不再畏惧。”

回忆了一下看完演讲的感受
想起一个词“投机分子”
难得我对自我的剖析如此准确😄

想起来高中做presentation
讲到婚姻
老师:你们年纪这么小,考虑婚姻早了点
大学,有人拿divorce lawsuit 举例
老师:这么年轻,考虑得很周到

“她读博照样是被学术压榨”
仅个人看法,既然读了研究生,起码是有考虑过往学术方面发展的。结婚生子就一定是比读博更优的选择?

@poco 以前在lofter呆过一段时间,不出意外地炸了(感觉炸不炸只是时间早晚)

想起之前看过一条评论
“有人看似关心社会,实则对身边人的苦难视而不见”

其实我感觉,两年前的阶级斗争慢慢被引导为性别对立,本来抗议资本剥削变成了单方面围剿女性,新的婚姻法,三胎政策,延长产假,导致职场性别歧视不断加剧,女性越来越难发声,各大平台对根本原因的相关言论进行删帖,禁言,炸号。寒冬将近,下一个被践踏的是谁?
普通底层男性以为资本会优待你们多久?其实只是为了进一步获得低价劳动力而已,等人口一多,30岁可能就嫌弃你们熬不动了,到那时候社会才是真正彻底碾压普通人的时候。

@gegewu 同感,感觉注意力全都放在理解文本上,反而忽略了书本传递的思想

高中那会,语文老师每次批我们班作文,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布置的作业是写读书笔记,有一次老师站在讲台上问,你们上大学之后还有多少人会坚持读书
写的大多是一些碎片。当情绪翻涌、自觉快要失控的时候,写作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调节方式
文字不仅是写自己,也是写给别人看。只要想到别人会看,多少就会思考“如何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论写什么,都会有这个思考的过程,它可以让人静下心梳理脑海中的idea
所以,语言有强大的作用​:ablobbanhammer:

这条评论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因缘能够让你做到什么地步,你就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并不是说宗教或者学术自身有什么问题

@Bohe 大学里也不少。学校有个今年刚考上研究生的学姐,九月底,搭电梯到宿舍楼顶跳下去,救护车到的时候已经救不回来了

一点无聊的感想:
有点体会到高中学长学姐当时为什么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不要总想着跟老师对着干
应该是17年的事,似乎是因为某位老师朋友圈的一些言论,被自己的学生举报了。动静闹得挺大,连已经毕业好几年的学长学姐都纷纷发声(具体细节不大清楚,但可以肯定,最后被约谈的不是那位老师)
所以,那些喜欢把“举报”两个字挂在嘴边的初高中生们
告密者的下场一般都​:ablobbanhammer:

今日新发现: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是真的有生物学依据的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