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症居家隔离需要提前准备和注意的一些地方(先说在前面,本人是非常反对轻症居家的,因为最近一个月亲身参与的和所看到听到的轻症居家,没有任何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整个过程实在是太艰难了……但还是想写一写,就当作是经验和踩雷分享,给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被迫轻症居家或者打算居家的人参考。虽然不能说是特别周全,但至少能减少一些临场慌乱和焦虑)
不谈体制不键政,这里主要根据我和朋友们的经历来说一些实际中招了才发现的在准备抗疫物资时忽略了的东西。
1. 退烧药
需要提前咨询医生或者医学专业的熟人等等:手头上的退烧药按说明书常规剂量吃不管用怎么办?有没有两种退烧药能同时吃?
是的,平常感冒发烧都很有效的退烧药,在面对新冠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不管用。为了防止这些情况发生的时候陷入恐慌,需要提前咨询,准备多一两种可以同时吃的辅助性退烧药。
在香港这边的主流退烧药是必理痛,说明书要求是两片药之间的间隔3~4个小时。我认识的感染了不得不居家的朋友们,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吃必理痛依旧高烧不退,或者吃了药当时退烧了,但半小时不到又变成高烧眼看着要接近40度了。这时候要怎么办?距离上次吃药间隔时间太短,还能不能补吃一颗退烧药?如果不能吃,接下来要怎么做?……这些都要做好预案。
谷歌到的信息五花八门,查专业文献又头晕脑胀,如果有提前咨询过医生,了解多一些药物知识,就不会那么慌乱。
说到搜索,在这里提醒一下,请远离百度!
2. 物理降温
众所周知的物理降温方式就是凉水湿毛巾贴额头或者贴退热贴了。但除了这个,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像是用水冲洗身体、用酒精擦拭身体的关键部位、用冰块……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这些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都需要提前向专业人士咨询清楚。比如说“冰块降温”,是很需要护理技巧的,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导致冻伤。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都是“常识”。实际上,这些医学常识,非医学专业的人平常会主动去了解去看去查的并不多。提前准备好这些知识储备总比临时抱佛脚顶着高烧迷迷糊糊去查文献要强。
3. 体温监测
居家隔离需要定时监测患者的体温。感染之后的发烧是一阵一阵的,有时候是退烧药起效了,有时候是身体自我调节降下来了,但过一段又会开始发热发烧。这个再次发热的时间间隔是随机的,所以最好是每两到三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我认识的确诊朋友体温从低热变成高烧,大多是在睡下之后。睡着之后的高烧是很危险的,这时候就需要另一个人在旁边定时提醒进行体温测量。如果出现高热,需要完全叫醒对方吃退烧药或者进行物理降温,尽量让对方保持清醒。
我一个朋友比较幸运的是有个同居室友,虽然居家隔离导致两个人一起中招,身体都很难受,但监测体温这些可以相互监督和提醒,升高到39度以上就把对方从床上拉起来。发高烧的时候整个人迷迷糊糊,有另一个人在旁边极大增加了行动力。如果是一人独居,居家隔离很可能已经陷入危险了而不自知。
4. “重症”
需要提前咨询医生“什么是重症”、“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重症”。不要凭感觉!当一个人生病到迷糊的时候自我感觉很可能是错的!
其实有没有变成重症应该交给专业医师来判断的,但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只能自行判断。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很多“我觉得我是轻症”而无所谓的人就这样耽误了治疗时机。医疗资源挤兑严重的时候,急救电话很难打通,但不是不能打通,发动亲友一起帮忙,打个几十上百次,总能有一次成功的。
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危险状态”很重要。我一个朋友发烧到了39.5度,连着两天体温没降下来。但她一直以为自己状态还好,不严重,就是有些头晕而已。是在跟我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间提起到自己的体温、我立刻急了跟她说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5. 食物
有的药是有忌口的,需要提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必要的时候提前咨询好医生)用药期间不能吃什么。
疫情期间除了维生素片,还有人会准备水果补充维生素C增加抵抗力。我身边不少人准备了西柚橙子柠檬这类耐放的水果。有些药是不能跟这些水果一起吃的!比较典型的是布洛芬,不能跟西柚一起吃。一些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镇痛退热药,通常不能跟酸性水果一起吃。这个需要具体情况遵医嘱,不要自己随便吃!严重时是会导致胃出血的!
目前能想到的比较重要的点就上面这些,这些其实都已经涉及到专业医学知识了,本不是普通人该操心的……
我身边的确诊后又康复的朋友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居家隔离,没有专业人员咨询,发烧咳嗽常规用药止不住时完全抓瞎,几乎就是听天由命,完全是靠自己年轻的身体和运气好抗过来的。
在帮身边的确诊轻症朋友打各方热线占线无人接听和拒绝帮助的时候,我想的是,如果能有机会进方舱,如果有个医务人员,哪怕是态度很差的医务人员,能稍微提供一点点咨询,说个一两句回答,对我们这些不懂医的普通人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帮助了……
想囤一些金枪鱼罐头(人吃的)作为疫情期间应急储备粮友友们有没有推荐的牌子呢,希望腥味不要太重!非常感谢quq 作为交换这边是我的囤货物资清单!(下收)
我的情况是和父母同住,平时家中开火自己也会做饭,所以囤货思路主要考虑两点:1、易加工食品。2、需要尽量考虑父母的健康,尽量不要买高油高盐的食品。3、尽量购买常温储存的食品,留出冰箱空间给新鲜的肉蛋蔬菜。
【主食(除了常规米面之外的)】
1、公鸡牌意大利面。意面属于粗粮,饱腹感强,保质期也长,常温保存放得住。
2、世壮燕麦片。需煮和免煮的都买了一些,需煮的纤维素含量会高于免煮的。囤燕麦片一方面是我家早餐的主食本来就是燕麦,另一个考量是纤维素含量比较高,考虑到万一被封闭、蔬菜供应困难的话,即使可以服用补剂保证维生素摄入,但是食物纤维素摄取不足还是很容易造成便秘,尤其容易造成老年人便秘。而老年人便秘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问题(具体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3、速冻水饺。水饺在可以提供主食的同时又可以提供一定量的蔬菜和蛋白质,我个人觉得是不错的速冻食品选择。
因为口味差异很大就不推荐牌子了。但是这里要说,作为长期储备的话,一定要买超市冷冻柜里的那种大品牌的速冻水饺,而不是“手工水饺买回家速冻”。手工水饺未经过严格的杀菌工艺,冰箱只能抑制细菌繁殖速度而不能完全杀死细菌,所以保质期远远低于速冻水饺,需要尽快食用。同理自己提前做一些面食冻起来也不如购买正规的速冻食品……尽管可能口味上当然是手工的是最好的,但是毕竟是在做应急物资储备嘛耐放才是第一位的!
【罐头】囤罐头的主要目的是罐头可以常温保存,把宝贵的冰箱空间留给新鲜的不耐放的食物。
1、冠农的纯番茄罐头。不是番茄酱也不是番茄膏,配料就是纯番茄和番茄汁没有其他的添加物(比如盐和糖),吃法和新鲜番茄一样,打开是一块一块的大块番茄丁。在困难时刻可以保证维c和茄红素的摄入,而且番茄味真的很浓郁,平时在家做红酱如果不小心买到没什么味道不好吃的番茄我也会开一罐救急。
2、金枪鱼罐头——蛋白质来源,想买,害没买,因为不知道买什么品牌的好。所以发了这个求助嘟,求友友们推推:ablobcatheartsqueeze:
虽然也蛮想囤午餐肉罐头的,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含盐量实在是太高了。
3、清水笋尖罐头(成品可以买油焖笋的)。
4、朋友还买了甜玉米粒罐头和红腰豆罐头什么的,可以按照自己需求选取。
【其他】
1、盒装牛奶。
2、速冻甜豌豆。植物蛋白质和纤维素。不自己剥而是买速冻的原因同手工水饺。其实还可以囤速冻胡萝卜粒,不过我不爱吃胡萝卜所以作罢!当然也有罐头版,但是罐头青豆很难吃!
2、贡菜。谁还没吃过凉拌贡菜和冒菜/麻辣烫里烫贡菜,真的好好吃呜呜呜,是蔬菜干所以很耐放。
3、干货。如干木耳、干蘑菇、紫菜。
4、干果和黑加仑干。干果不是所有都营养价值高,我主要买的是松子和核桃,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5、绿豆,今年的,一定是今年的新绿豆才行,买散装还是塑封的看情况,不过散装的要小心生虫。
这里怎么有绿豆……因为可以发豆芽啊!马上天气热了两天就可以发好豆芽!发豆芽教程蛮多的了随便在下厨房搜就可以,注意过程中一定要全程避光避光避光!……只是但愿不要走到这一步吧。
希望我们都没有真正需要用到应急物资的时刻
@uno 打完会发现天亮了
文明6真的是时间黑洞,昨天和小胡一起做完核酸,点了杯葡萄多肉坐在商场二楼露天处喝完,之后陪小胡坐地铁,中途我下车回出租屋,小胡回自己家。应该差不多四点左右我就到了,就打开了文明6。期间小胡给我发消息:她到家了、她在鼓捣扫地机器人、问我有没有之前买的充电器的链接、她要回来了、她到xx了。没想到很快小胡就回来了,一看时间,原来都九点了,自己泡的酸辣粉的水都干了还没来得及吃。赶紧端起来一边吃一边听小胡在旁边叽叽喳喳讲她回家吃了多少好东西。吃完又玩了会,游戏结束了,一看时间十二点了 整个人都是恍惚的感觉,要不是有做了那么多事的小胡在旁边做参照都不敢相信居然真的玩了七八个小时
暗暗吸取教训,以后打开文明6一定要慎重又慎重
下午和小胡在家正K歌着,突然看到工作群里在问居家办公的事情。这才发现市里发了通知未来一个礼拜地铁公交停运,大家都得居家办公。公司还没表态是否确定要居家办公,同事们却都纷纷表示准立马备回公司取电脑。
还好小胡反应快让我赶紧从美团上买点菜囤着,结果一打开发现菜都买光了。于是两个人赶紧换衣服出门买菜。
到了楼下超市,发现超市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只剩下一个出入口,排队结账的人快要站满了整个超市,菜肉也几乎卖光了,我只拿到了一根大葱,小胡挑了一些鸡蛋。门外总有看热闹的中年男人站在高处用手机拍超市里的情形,闪光灯时不时亮起,仿佛自己此刻处在什么不同寻常的事件之中。超市负责人员大喊着晚上十一点还会再到一批菜,但似乎所有人对此都无动于衷。
回家路上去药店买了点维C,维B和布洛芬,想着以备不时之需。小胡却认为反正已经要居家了,感染的几率更小,不如少去点地方才安全。不过最后还是依了我。
晚上几乎是开着电视,一边看各种疫情相关消息,一边搞电脑远程连接,为居家办公做准备度过的。然而直到现在,虽然群里还不断有同事追问,但公司依然没有给出明天是否需要到公司上班的确切消息。
确诊大厂夫妻的真实生活:住9万一平的房子,妻子22点后才下班,丈夫周末还在加班
https://dig.chouti.com/link/34342679
#长毛象安利大会
推荐一个工具 [imgggg](https://imgg.gg/) ,可以将社交网络动态转换成图片。
粘贴社交网络动态的链接后可转换成好看的图片,避免截图造成的不美观和隐私泄露问题(可以对抗一部分盲水印)。
目前测试下来支持 微博/即刻/Twitter/Mastodon/v2ex/Github/Hackenews/豆瓣小组 等,但是没找到完整的支持列表,大家可以自行测试。
@duhebe 哎,真的难受,太割裂了
最近天天都在下雨,盖着被子都冷得睡不着觉。好在小胡终于回来了,至少心里总还有很强烈的暖意。
比较令人头痛的一个是下雨天测核酸。另一个就是疫情导致道路封控,早上上班也打不到车,只能打着伞匆匆忙忙地一路小跑到公司,往往到了公司,前襟和大腿处都要淋湿一大片。
前天晚上小胡从家里过来,我便去地铁站接她。平时走的小路泥泞不堪,难以通行,只好绕远走大路,一路上并没有什么车辆通行,反倒是很多车一排排地停在路中间。本以为是路还没有修好,直到看到了两米高的路障🚧才恍然大悟。踟蹰良久不知该如何是好,毕竟去地铁站我就只知道这两条路。路障把路封的严严实实,想钻都钻不过去。直到看到有一两个来往的行人,手脚利索地直接抓着路障中间的横隔,攀爬到最高处再翻过去,便径直走了。于是也如是效仿,竟顺利通过。走时还不忘拍照留念,两米多高的路障诶,竟然就这样顺利通行了,或许是第一次做这样越矩的事情,总之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感觉。不过在这样越来越难以言喻的时代里,或许会有越来越多不一样的经历吧
這位推友推薦快速檢查圖片隱形水印的方法,或者可以一試。以圖一原圖為例,經過檢查得出圖三,圖四顯示用PS調整圖片後出現隱形水印。
提及的網站:https://fotoforensics.com/
(修改可追踪鏈接後重發)
悄悄地
分享一点好东西
————————————
※人人字幕组重生站(经过部分资源清理,进站可以先看一下公告。如果之前的站点有账号的话,可以直接原账号登陆)https://www.yysub.net/
————————————
※原人人资源(疑似经过资源清理)https://yyets.dmesg.app/home
————————————
※NEW字幕站,还在https://newzmz.com/index.html
————————————
※FIX字幕侠,还在https://www.zimuxia.cn
————————————
※幻影字幕组,还在http://hysub.net/page/portal/search.html
————————————
※猪猪日部落,还在(日不落就很赞)http://www.zzrbl.com/
————————————
※MP4电影https://www.boxmp4.com/
————————————
还有些字幕组包括追新番什么的,已经有人分享过了,我这儿就不好再重复了。请自行搜索。
————————————
友情多嘴逼逼:
不要催更新。等就好了。
或者,等不到就加入!
我又来安利啦!转码选手必备!(雾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introduction-git-github/ 这个coursera小哥好可爱(雾),经常讲冷笑话,手把手从头开始教你git怎么用,还有version control system是怎么回事。因为之前有用过git command,所以实操部分我都快进,概念部分正常速度看,基本一天刷一周的课时,free trial七天没过完就能直接拿证了(虽然好像没人在意...
我真的读了两年书,每次小组作业用git就头大,报错也不知道怎么修,好多command都云里雾里。现在真的眼前一片光明!
#长毛象安利大会
此间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