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成长——从小就教导孩子要乖,要听话,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为了半毛钱都不值得的小红花就让自己从早到晚符合各种要求。所追求的荣誉和评价十分无聊。
上学更是花十多年时间,为了毕业后根本用不上的知识,成绩和所有人拼得你死我活。不考好就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了好工作就找不了好对象,找不到好对象就无法让孩子过上和自己一摸一样的生活……每个人趋同,演尽可能单一狭隘的剧本。
自己有爱好吗?或许有。自己的爱好重要吗?不重要。成绩最重要。
自己有兴趣吗?或许有。自己的兴趣能吃饭吗?不能。还是选热门的专业。
自己有喜欢的对象吗?或许有。喜欢的对象爸妈不喜欢怎么办?分手吧。结婚毕竟是两家人的事。
这样的人生确实稳妥。老师家长还会想害自己的孩子学生不成。一路成绩优异,考个好学校,工作后听领导的话。找个条件好的对象肯定不是最糟糕的人生。
可是这样的成长从来没有引导人明白什么是自我意识,什么叫真情无敌,什么叫自己的选择。人生耗费在过程和手段里,别人的期待和社会的成功经验里。看不到意义,也体验不到直取目标的爽快,更认识不到自己。
最近腾讯超话的道歉倒是很有意思,一群人不自觉冲塔转发“不要核酸要吃饭……”的消息。一夹一封一炸号,纷纷向夹总跪地求饶。
你说他们是没有感觉的人吗?好像不是。因为一个勇士挂出横幅,似乎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几十万人忍不住就转发了。可他们真的觉醒了,也没有。他们就算有想法,不满现在的政策和领导人,依旧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那么重要,不如爹的想法重要。
总而言之,他们觉得除了方便好处利益,其他的并不重要。自己也没那么重要。
@blueissky @board 保护卫士的信息安全指南其实非常不错,甚至是我见过中最好的,分享在此。
https://safeguarddefenders.com/zh-hans/node/18
发声有没有用,就我们这些不勇敢的普通人?
有用。微小的作用也值得肯定,更值得去努力。
就个人而言,我从来不期望成为KOL,也缺乏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但我非常希望、非常愿意成为追求自由民主的那个简中同温层里的一颗小分子,让另外一颗颗偶然遇见或碰撞的小分子们知道、感受到“原来你也在这里!” 原来,在这个全世界最大、有史以来最严酷的铁桶里,我们还有同类,我们并不绝然孤独。
这很重要。
至少,几年前我对自己V信票圈心寒失望退出,来到豆瓣时,是这样慢慢暖和起来、坚定起来的。其实在围脖、推特、matters很多其它平台上也都有星火点点,绝非一潭死水。
形势很不乐观,但也不要像茨威格那么绝望。
再次引用秦老师所阐述的“对自己负责的历史观”:
『 历史的长河,是人们一次次在各种机遇、各种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每个“文化”,每一代人乃至每个人都对历史负有责任,或者说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
@fatelab 许愿
外部力量向CCP施压,保护桥上人平安
不嘟则已 一嘟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