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Nora 转嘟

@heyu 同事也在讨论股市基金之类的,但是我因为不买所以完全局外人

唔刚用的这片卫生巾写它加了B5
用着是蛮舒服的诶
等等我忽然想到之前公司发的一个限制颇多的废物卡,好像除了买牛奶还可以买卫生巾
太好了

生理期上不进去班只想在毛象上疯狂嘟嘟也很正常对吧

Nora 转嘟

一年52周每周上班5天每天拿1小时学德语,只需要上班38年就能学够10000小时成为德语专家

@Fandymushroom 呃,我知道有个亲戚有财会类的证,帮好几家公司代做财务,不用坐班;还有个姐考了电气类的证书可以远程工作,在家画图,收入也很可观。
等等,写到这才发现看漏了一句【不工作但有钱】,那就只能买楼收租或者开店当老板雇人看店了

Nora 转嘟

好不容易想工一会儿结果公司服务器爆炸了挤了半个小时没挤进去
同事:一扇不愿为你而开的门,一直敲是不礼貌的
我:大师我悟了

Nora 转嘟

中国的事,全都是鬼打墙。
前段时间在小红书看到有人发苏州园林的石像照片,问为什么石像的脸部都被毁掉了。
热评说,回家问问父母,他们最清楚。
有人摸不着头脑,但也有更多人翻出隐晦的文革记忆。
就那么明晃晃的历史,和闻名全世界的古遗产一起存在,但就是不允许谈论,无法说出伏地魔的名字,搞得所有人都像是被洗脑过一样忽视它。

还有当时以“破四旧”为名的打砸抢,文革结束后,被抢的人去向文革委员会要回,被告知没有了。
隔了很多年,到了这个文明的21世纪,又出现在著名的拍卖网站上,以几百万的价格待售。
当事人的后代发出帖子,但无法以文明的方式诉讼要回,只能冷眼旁观,然后快步朝前走,以免被这个吃人的旧世界席卷。

Nora 转嘟
Nora 转嘟

和友聊天,顿悟。

外界的评价体系在我们身上是失效的。老板对我的赞赏并不会让我太开心,传统的时间线几岁结婚几岁生孩子,到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情对我们完全没用,因为我们自己有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我们自己是否感觉到自己在成长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这也导致了我们根本不会有peer pressure,也不会羡慕别人。因为peers都不是和我一样的想法,无从比起。被羡慕的人也和我不是一个起点/一个评价体系,我也没有办法羡慕起来。

我有罪 

@konatasick 哈哈哈哈好厉害,居然能认出来。我觉得绿化带里都是草

@16sixteen 赞同,所以我现在在能力范围内及时行乐,不买房不买车不负债但是经常买点纯棉的衣服、舒服的鞋,出去短途旅行,不让自己太苦,但是也不至于没有储蓄

Nora 转嘟

关于“个人的储蓄扛不住时代的恶意”这一点,我父母两边都有不同的故事:
我爸这边,一位长辈在八十年代初平反时补发了几万块工资还是补偿,非常谨慎,存了一笔死期。当时够买两个院子的钱,到2000年初只够买个卫生间的。好在还有退休工资并不曾真的缺用。只是感受了一下时代对普通人的恶意而已。
我妈这边,我外公庄上有一户特别勤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省钱特别相信买田买土的,终于在40年代末置下了一点土地,50年代一到,地主。即使那些坐在台下看他们被批斗的也说他们没干什么,纯是运气不好。
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特别相信一些传统智慧,而且一旦信了视野就会narrow focus,历史上的案例、有文字记载的政府和土匪的骚操作就全不存在了一样。
有央行和税务局,政府想洗劫你都不一定要派武装力量

显示全部对话
Nora 转嘟

看到香油讨论“因为担心经济大衰退所以着手省吃俭用”的话题,我不知为何感觉是相反的:如果各位今天日子还有得过,就好好过。面子工程的钱是不必再出了,但是让生活舒畅一点的吃用,酸奶、冰激凌、水果、花卉……如常生活。
如果大危机将届,眼下就是你最可得的好日子;如果大危机化为一个炮仗,散了,你也没有损失什么。
怕的是真困难没到已经吃苦吃到眉毛上。度过危机需要的不仅是钱,还有很多很多的心理健康

@broad 我自己目前看的是贵阳,可以贵阳出发一日到荔波/黄果树/凯里各一天,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在贵阳逛逛。
顺便江浙沪的朋友我推荐去济州岛,我真的很喜欢,小小的不会累,海非常美

显示全部对话
Nora 转嘟

没关系,厌班就是热爱生活!厉害极了!

又开始纠结五一去哪玩,希望人少(相对南京等热门旅游城市),消费不要太高(欧洲之类的就算了有钱我自会去的),风景好。求推荐谢谢谢谢🙏☺️
@broad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