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认识的情侣每天上班的很多时间都挂着耳机实时打电话 偶尔说两句
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很惊讶
后来在网上看到很多情侣都是这样的 一边打很久很久电话 然后一边做自己的事
刚刚短视频刷到个小孩子戴着兔子耳罩对家里监控问 妈妈,我好看吧?
一遍又一遍
让人眼泪直流
我反复试图理解科技给亲密关系带来的变革
监控摄像头和屏幕可以代替注视吗?
持续语音通话可以代替面对面的对话吗?
我不知道
很多时候我觉得 好像不可以
但有时候又觉得可以,或者说 总比没有好
如果没有监控,那个妈妈大概永远不知道孩子孤零零地问过,看了监控知道了,就算迟了一点,也可以给孩子反馈吧
但我还是不喜欢
像一个老顽固
我还是想要拥抱 注视 希望我们在同一个空间里我可以感受对方的呼吸
而不是 视频
我的渴求太多了
又落回nana的那句名言啊
“分离是致命的,电话和信根本没有意义,如果不能拥抱在一起就没有任何意义”
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我决定不再矫正自己融入科技社会
我决定不再苛责自己对拥抱的渴望
对 我就是这样 我相信有些东西是无法替代的
我需要那些东西
因为封城入不敷出的人总是最先崩溃的,我们看不到的那些老人、残障人士、五保户、失业者,无家可归的人,我已经不敢去想他们该怎么过,最近视频里先是个体户,再是没有稳定工作的打工人,拿着刀,崩溃地哭泣和怒吼,或者自虐地敲打着自己的脑袋,或是攻击,或是自杀。我注意到那些劝他们的穿着或白或黑或蓝制服的人。他们是谁?他们的工资谁发?我想起先生制造的那篇被逼疯的四百万社区工作者,那些虐杀猫狗的人,那些殴打摊贩小商人的人,那些审核删帖加班到猝死的人,那些口口声声说着“你要为国家着想为大局着想”的人,还有在岗位过劳死的医护工作者,连轴转在电梯里体力不支倒下四次的女孩。
有这样一个数据,说清北近4成的毕业生都进入了党政机关,你能想象吗,这个国家有可能是最优秀的那批人里,接近一半融入了利维坦,他们的才华和技术,用来写八股公文废话、监视民众、维稳备战。普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丰县和上海,其实都没什么差别。一样贴宣传单被请喝茶,一样不自由,一样发声被寻衅滋事,一样不把人当人。
嘟嘟噜